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7)
2023(5813)
2022(4092)
2021(3772)
2020(2667)
2019(5635)
2018(5970)
2017(10566)
2016(6061)
2015(6885)
2014(6796)
2013(6069)
2012(5296)
2011(4670)
2010(4706)
2009(4124)
2008(4105)
2007(3694)
2006(3496)
2005(3302)
作者
(16842)
(13897)
(13836)
(13410)
(8870)
(6595)
(6409)
(5449)
(5444)
(5072)
(4799)
(4580)
(4571)
(4525)
(4492)
(4484)
(4264)
(4145)
(4081)
(4080)
(3669)
(3496)
(3472)
(3299)
(3258)
(3207)
(3179)
(3086)
(2897)
(2829)
学科
(20786)
经济(20756)
管理(12236)
(11752)
中国(9492)
(8454)
(8388)
企业(8388)
业经(6882)
农业(5819)
(5748)
理论(5664)
教育(5453)
地方(5381)
(5193)
教学(4603)
发展(4594)
(4583)
(4552)
方法(4317)
产业(3991)
(3919)
(3799)
总论(3619)
信息(3519)
(3483)
银行(3470)
(3372)
金融(3369)
(3334)
机构
学院(78613)
大学(77779)
研究(29345)
(28029)
经济(27313)
管理(23197)
中国(21737)
理学(19075)
科学(18844)
理学院(18819)
管理学(18309)
管理学院(18178)
(16871)
(15380)
(14979)
(14004)
研究所(13607)
(13118)
中心(13043)
(12921)
师范(12743)
农业(11900)
业大(11749)
技术(11114)
(10906)
(10817)
北京(10620)
师范大学(10186)
财经(10030)
(9725)
基金
项目(51677)
研究(39891)
科学(39372)
基金(34753)
(30663)
国家(30370)
科学基金(25054)
社会(24185)
社会科(22480)
社会科学(22474)
(21439)
教育(19578)
基金项目(17633)
(17536)
编号(17272)
成果(15195)
自然(14657)
自然科(14277)
自然科学(14274)
自然科学基金(14012)
课题(13094)
资助(12648)
重点(12359)
(11746)
(11494)
(10693)
(10520)
(10370)
项目编号(10131)
国家社会(10044)
期刊
(36788)
经济(36788)
研究(25323)
中国(21204)
教育(16948)
(15978)
学报(15167)
科学(12400)
大学(11444)
农业(10579)
学学(10434)
(10347)
管理(10303)
技术(8343)
(7403)
金融(7403)
业经(6144)
经济研究(6054)
(5851)
职业(5765)
图书(5588)
财经(5296)
(4944)
问题(4872)
(4678)
书馆(4227)
图书馆(4227)
(4152)
论坛(4152)
业大(3866)
共检索到12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品良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揭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序幕,中国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迈出了新步伐。党和红军根据井冈山受众多数是农民这一实际情况,积极革新、创新和探索新闻宣传的途径和办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实现了农民受众转向,开拓出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本土化的新方向。这一传播实践使党和红军在传播理论、宣教方式、媒介手段、传播主体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井冈山红色新闻宣传的特色,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成效,使井冈山军民的思想观念得到升华,为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红色井冈山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农民转向的历史性节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新闻宣传实际相结合新的出发地。实践证明,这具有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为之后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云  
文章认为,《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概括与升华,它为无产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奋斗方向。《宣言》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群众认识国情及进行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的大众化。文章指出,《共产党宣言》在中国的传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规律:一是大众化要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为理论前提;二是大众化要以提高实践效能为基本要求;三是大众化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曹云清  尹超平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强大、民族繁荣、政党兴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上。面对当前我国网络管理落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现状,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环境管理。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及和谐管理科学管理机制;坚持系统管理、高效管理及创新管理等先进管理原则;构建建立牢固阵地、优化主体配合及强化参与互动的主体管理理念。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品良  
史无前例的长征,不只是敌我军事的较量,也是中国革命史上一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成功尝试。长征中党和红军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重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红军充分发挥组织的保证作用,实施了严格制度化的措施,塑造出强有力的组织传播形态保证宣传工作的落实。同时,红军依据不同民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沿途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取得了巨大的传播效果。这些宝贵的经验,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吸收与借鉴。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华平  
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研究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于准确认识、把握马克思主义,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历史进程、历史规律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源起问题为研究起点,整体审视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乃至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有更深刻的理解。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金晔  
从传播学的视角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正面临着传播技巧简单化、传播内容抽象化、传播对象个性化和"传播噪音"复杂化等困境。为了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其路径优化可运用"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合理设置学生关心的议题、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实现传播方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的转变、根据"把关人"理论健全校园媒介监管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彪  戴利有  
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井冈山军民,在血与火的岁月中铸就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内涵是: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在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将井冈山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可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增强育人实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玉珍   钟恢万   郭艳梅  
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冲破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开辟了一条鲜活的以乡村为中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梳理并研究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开拓创新的成功实践与精神特质,能为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开拓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动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善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即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力行的过程,也是大众提升文化自觉的过程。历史自觉、理论自觉和德性自觉是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必需的文化自觉的三项主要内容。历史自觉是大众认知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前提。理论自觉是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决条件。德性自觉是大众力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万建鹏  陈歧燊  
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加强了党的政治建设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这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艳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为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使科学理论与群众需要更有效地结合,本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学习、信仰、运用、宣教四个维度25个指标对效果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构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施效果监测评估模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唐尚书  程华东  
李汉俊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与教育工作。他将马克思主义教育引入高校课堂,在校内组建历史社会学研究会与图书资料室等,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引导青年关注社会革命现实,开辟了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新境界,为革命事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田建国  
理论揭示规律、明示方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是方向、导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本质是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在高校做好理论大众化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加深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