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3)
- 2023(5297)
- 2022(4353)
- 2021(3929)
- 2020(3082)
- 2019(6856)
- 2018(6522)
- 2017(13029)
- 2016(7347)
- 2015(7666)
- 2014(7623)
- 2013(7518)
- 2012(7359)
- 2011(6768)
- 2010(6811)
- 2009(5930)
- 2008(5498)
- 2007(5099)
- 2006(4859)
- 2005(4337)
- 学科
- 济(25706)
- 经济(25674)
- 管理(24657)
- 业(20898)
- 企(15233)
- 企业(15233)
- 农(11073)
- 环境(10694)
- 财(8629)
- 中国(8404)
- 方法(7620)
- 策(7527)
- 农业(7460)
- 数学(6781)
- 数学方法(6629)
- 划(6285)
- 地方(6249)
- 学(6112)
- 贸(6029)
- 贸易(6027)
- 易(5907)
- 制(5897)
- 业经(5856)
- 及其(5596)
- 政策(5335)
- 税(5312)
- 税收(5132)
- 收(5096)
- 银(5059)
- 银行(5056)
- 机构
- 学院(97074)
- 大学(94145)
- 济(43577)
- 经济(42610)
- 管理(38058)
- 研究(35170)
- 理学(31980)
- 理学院(31660)
- 管理学(31220)
- 管理学院(31034)
- 中国(27609)
- 财(21681)
- 京(19391)
- 科学(19037)
- 所(16955)
- 中心(16447)
- 财经(15927)
- 江(15772)
- 研究所(15003)
- 农(14767)
- 经(14421)
- 院(13147)
- 范(13021)
- 师范(12943)
- 经济学(12813)
- 业大(12466)
- 北京(12456)
- 州(12351)
- 财经大学(11495)
- 经济学院(11435)
- 基金
- 项目(61887)
- 科学(49653)
- 研究(49211)
- 基金(44964)
- 家(38336)
- 国家(37975)
- 科学基金(32770)
- 社会(31212)
- 社会科(29663)
- 社会科学(29660)
- 省(24151)
- 基金项目(22707)
- 教育(22093)
- 编号(20702)
- 划(20523)
- 自然(19963)
- 自然科(19451)
- 自然科学(19447)
- 自然科学基金(19101)
- 资助(18301)
- 成果(17369)
- 发(14751)
- 课题(14576)
- 部(14000)
- 重点(13922)
- 策(13540)
- 性(13015)
- 制(12886)
- 国家社会(12763)
- 创(12694)
共检索到156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俞越 刘晓雪 谷庆林
后危机时代,以建立"高能效、低能耗、低排放"发展模式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我国对此高度重视,如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继尊 魏一鸣 范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慧娟
<正>需求增加和减碳困难的双难局面我国民航领域主动承担绿色发展责任,不断探索绿色飞行,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已取得一定成绩,同时面临艰巨的任务和挑战。从国内外实践看,民航企业航空运输恢复发展、碳排放量逐渐增加,行业减排压力持续加大,民航发展与碳减排矛盾将在一定时期内并存。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朴民 贾民 张光耀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卫华 曹荣湘
气候变化问题得到了社会科学界的广泛关注。经济学的关注点集中在采取措施减缓气候变化是否值得、依成本和收益分析应将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什么水平、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应付出多大成本、最优的减排路径是什么等问题。由此形成了行动派和怀疑派两个阵营,而行动派内部也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分歧。政治学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首先集中在国际政治和全球治理方面,其次是民主体制能否应对气候变化。此外,气候政治学还日益向国家安全、社区治理甚至政治哲学如正义问题等领域扩展。社会学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则着重从风险分析、全球社会、气候伦理、社会制度等层面切入。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社会科学 研究 述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薇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返)贫、因灾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险扶贫的实践发展与政策预期尚存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保险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不精准、需求不满足与贫困人口收入约束之间的困局,通过构建贫困人口潜在保险需求转换成有效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1年先后开展的5期"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适当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放宽封顶线、提升报销比例为核心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激发贫困户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其收入和支出等福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起到积极的减贫效果。进一步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新现象,借助以提升保费补贴程度和住院报销比例等为重点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对帮助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为充分发挥保险政策扶贫作用提供了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保险政策 中国式减贫 路径优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刘瑞
"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剑指中国的"撒手锏",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法和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美国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行"舰机"航行自由,目的在于护持美国的亚太霸权地位。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纷争的本质是海洋霸权国与新型海洋强国在南海战略矛盾和战略利益的竞争,其法理诱因是双方对航行自由原则的认知分歧,也是美国理想主义"海洋自由"传统和实用主义"航行自由计划"的延续。中美"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不断发酵对中国海洋军事安全,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以及海上崛起的舆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中国应当在实现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思考该问题的解决路径。中国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的首务是要保持战略定力,为实现中国海洋强国争取战略机遇期;要加强与美国的战略对话,在南海构建稳定的航行自由机制;要在国际舆论、海洋法律秩序和区域海洋公共产品提供中争取外交主动,适时适度推进南海岛礁建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凤志 刘瑞
南海航行自由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剑指中国的"撒手锏",超越"南海航行自由"陷阱是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维护国际法和实现海洋强国梦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美国打着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幌子行"舰机"航行自由,目的在于护持美国的亚太霸权地位。中美南海航行自由纷争的本质是海洋霸权国与新型海洋强国在南海战略矛盾和战略利益的竞争,其法理诱因是双方对航行自由原则的认知分歧,也是美国理想主义"海洋自由"传统和实用主义"航行自由计划"的延续。中美"南海航行自由"问题的不断发酵对中国海洋军事安全,海洋战略空间的拓展以及海上崛起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季宁东
为打造一支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师德高尚、充满活力并具有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今年我校实施"五项"举措:一档建库、二重结对、三室创建、四径合作及五项培训,积极探索"五阶梯"教师成长模式:教学新秀→教学能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段颖 张良文 朱培嘉 方亚
目的:系统梳理医疗保险减贫效应评价研究进展,为充分发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减贫作用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医疗保险减贫效应评价的测度标准,厘清实现减贫效应的作用机制,分析国内外医疗保险减贫的主要成效及差异。结果:学者对于国内外医疗保险的减贫效应多数持肯定观点,但尚未得到较统一的结论。采用的测度标准包括贫困脆弱性、灾难性卫生支出、多维贫困体系等。减贫效应主要通过减少支出总量(直接机制)及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间接机制)等途径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发展面临着政策制定与减贫资源的传递缺乏精准性等诸多挑战。结论:建议综合分析由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等构成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减贫效应,采取多维贫困测度标准科学、合理地评价基本医疗保险的减贫效应。
关键词:
基本医疗保险 减贫 进展 困局 展望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玉婧
贸易中常用的环境规制措施包括环境技术标准、法规、PPMs、环境标志或生态标签等强制性和自愿性的要求,涵盖了R&D、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以及回收等各个环节,由于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磊 郭建利
国际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对国内外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围绕国际油价高涨这一焦点问题,从高油价的原因和趋势分析入手,重点分析了影响国际油价高位运行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实际着力分析了高油价对国内和上海经济社会的影响,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高油价 油价走势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震 卢春天
基于政策制定的前端视角,构建我国加入UNFCC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碳减排相关政策文本数据库,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层面发布的15项单项碳减排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显示:15项政策中,完美级1项、优秀级6项、可接受级8项,无不良等级政策,但存在政策功能不足、激励保障欠缺、效力级别较低、受众客体单一及作用层面有限等突出问题。对此,从低碳发展法律体系、加强系统协作谋划、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绿色低碳先进制度及全民低碳参与等方面提出优化我国碳减排政策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刚
我国在全球的碳减排上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当前的碳减排方案,可以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伞形国家集团"、"欧盟"、"七十七国集团加中国"三大集团。各个集团出台不同的碳减排方案。深入分析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有利于我国制定更为科学的碳减排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尽管美国与欧盟的碳减排方案存在差异,但是可以发现它们的碳减排方案都是基于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考虑,都是一种国家利益的考量。因此,在未来的碳减排上,我国应该秉承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挂钩的基本策略;此外,尚需要进行一些国际谈判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碳减排 应对策略 美国 欧盟 中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克
一位经济学教师在一堂经济学课上向学生们提出了如下问题:世界探明的已知石油储藏量为1238万亿桶,每天的消耗量为8000万桶,请问这些石油将何时彻底用完?上述问题的答案是——永远用不完。因为用该出题者的观点来解释就是:价格上升过高,人们就不会再使用石油,而改用其他替代品作燃料了;剩下的石油则因为开发成本太高,无人开发,自然永远不会用完。这看似玩笑,却不是玩笑,不过倒是可以给最近热门的一个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