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40)
- 2023(2300)
- 2022(2074)
- 2021(2105)
- 2020(1860)
- 2019(4068)
- 2018(4095)
- 2017(7706)
- 2016(4882)
- 2015(5431)
- 2014(5555)
- 2013(5452)
- 2012(5667)
- 2011(5196)
- 2010(5287)
- 2009(4942)
- 2008(5276)
- 2007(5077)
- 2006(4668)
- 2005(4297)
- 学科
- 济(16246)
- 经济(16217)
- 管理(11383)
- 业(10314)
- 企(8585)
- 企业(8585)
- 学(7485)
- 方法(7176)
- 数学(5632)
- 数学方法(5414)
- 农(4326)
- 中国(4301)
- 财(4270)
- 制(3887)
- 理论(3753)
- 贸(3382)
- 贸易(3379)
- 易(3285)
- 教育(3052)
- 业经(3033)
- 和(2993)
- 融(2970)
- 金融(2969)
- 地方(2898)
- 银(2827)
- 银行(2797)
- 体(2664)
- 行(2655)
- 农业(2654)
- 策(2646)
- 机构
- 大学(74356)
- 学院(71380)
- 研究(30531)
- 济(23533)
- 经济(22837)
- 科学(22087)
- 中国(22018)
- 管理(21866)
- 农(19444)
- 所(18453)
- 理学(18110)
- 理学院(17816)
- 京(17359)
- 管理学(17189)
- 管理学院(17068)
- 研究所(16896)
- 农业(15717)
- 业大(14715)
- 中心(13084)
- 江(12817)
- 财(11646)
- 省(11489)
- 北京(11336)
- 院(11322)
- 范(10263)
- 师范(10037)
- 农业大学(9973)
- 州(9958)
- 技术(9923)
- 室(9588)
- 基金
- 项目(45610)
- 科学(32546)
- 基金(30509)
- 家(29550)
- 国家(29306)
- 研究(28591)
- 科学基金(22220)
- 省(17926)
- 自然(16019)
- 划(15846)
- 自然科(15653)
- 自然科学(15643)
- 基金项目(15421)
- 社会(15375)
- 自然科学基金(15334)
- 资助(14634)
- 社会科(14332)
- 社会科学(14329)
- 教育(13303)
- 重点(10969)
- 编号(10944)
- 科技(10639)
- 成果(10572)
- 计划(10568)
- 部(9628)
- 发(9442)
- 科研(9418)
- 课题(8600)
- 创(8540)
- 专项(8484)
共检索到1173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家乐 李思发 韩凤进
五种罗非鱼苗种在室内水族箱中的养殖效果比较李家乐李思发(上海水产大学,200090)韩凤进(青岛罗非鱼良种场,266317)在我国北方地区现养殖有五种罗非鱼群体,其生长性能略有差异。在室内水族箱条件下,对常见的盐度为16±1‰的半咸水中的成活率、生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张禹 周应祺 蔡厚才 方金 叶鹏
对770尾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生物学参数体宽(B)、体长(L)与体重(W)进行测定,运用幂函数拟合方法获得体重与其他两个参数的关系方程。为了达到按重量300g的分级要求,选择体宽为确定分级栅间距的依据,运用几何形态法l、ogistic曲线模型方法确定分级栅间距的理论值为34.66mm,用幂函数拟合方法得理论值为38.21mm。分级试验采用平均间距为33.01mm3、7.95mm二种规格分级栅,对大黄鱼分级,结果表明:经过5~10min分级,间距33.01mm分级栅留存的大黄鱼中,达到分级标准的鱼(W≥300g)的最高比例为50.00%,平均为42.96%,留存下的鱼的平均体重296g;间距37.9...
关键词:
网箱养殖 大黄鱼 分级栅间距 分级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磊磊 宋学宏 孟祥雨 张铖 张卫业 赵杰 顾秋明
以饲料系数、养殖产量、成虾规格、体长与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作为判据,水质状况作为参考,以杂交青虾"太湖1号"为实验对象,在放养密度为60、105、150、195、240尾/m35个梯度下进行为期100 d的养殖试验,研究杂交青虾"太湖1号"苗种在池塘养殖中的适宜放养密度。结果显示,150尾/m3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95尾/m3和240尾/m3组(P<0.05),而养殖产量及成虾规格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但成虾规格较小。养殖期间各养殖水体的水质均能满足养殖虾的生长需求;高温季节除了高密度组的亚硝态氮盐指标稍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明云 竺俊全 赵志东 何东涛 童转苗 史久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何晏开 卢焱清
鳜鱼苗种生产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何晏开,卢焱清(武汉市新洲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笔者1990年开始从事鳜鱼苗种繁育技术研究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仅1993年育成寸片鱼种21.42万尾,其中2寸以上规格达到32.6%,平均成活率76.4%,效益显著。下面...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忠文 杨志刚 奚绍礽 王国新 陈年令 李春保
通过两年的试验,系统地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网箱培育鳜鱼种技术模式,即:五月上中旬催产,团头鲂挂巢开口,二级网箱培育,配足适口饵料鱼,坚持“四勤一防”。使用该模式能为鳜成鱼养殖提供品种纯、批量大、规格齐、成本低的鳜鱼种。1991年试验结果:从6毫米的鳜鱼苗28539尾养成50.4毫米鳜鱼种21797尾,成活率达76.38%,平均每尾消耗饵料鱼396尾,每尾鳜鱼种成本为0.83元。
关键词:
鳜鱼 苗种培育 技术模式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亦华
加州鲈鱼苗种培育技术李亦华(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福州350002)加州鲈鱼因其生长快、耐低温、病害少、肉质好等特点,已被作为淡水优良品种养殖的新对象。近年来我省各地对加州鲈鱼的苗种需求量不断增多,尤其对5厘米以上的苗种要求更为迫切。据此,我所在199...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盛凯 罗国芝 谭洪新 孙健 柳泽锋 侯志伟
在原位式和异位式的模式下,利用生物絮凝技术(Biofloc Technology,BFT)养殖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120 d。罗非鱼原位组(对照组)和异位组(实验组)初始体质量为(19.76±2.44)g和(21.01±1.23)g,初始养殖密度为(2.63±0.33)kg/m3和(2.80±0.17)kg/m3,实验结束实验鱼体质量分别达到(306.21±18.64)g和(338.49±19.35)g,养殖密度分别达到(33.29±0.83)kg/m3和(3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广 李华
常温静水条件下 ,采用生物毒性试验方法研究高锰酸钾、敌百虫、硫酸铜、福尔马林和食盐等五种常用药物对类的敏感性。 5种药物在 30min内对类的致死浓度依次为 4 4 92mg/L、 0 938mg/L、 1 4 6 5mg/L、 0 880mL/L、 2 0‰。试验还就鱼苗对药物的敏感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鱼苗 浮游动物 药物 急性毒性试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