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11)
2023(7969)
2022(6836)
2021(6155)
2020(5352)
2019(12371)
2018(12415)
2017(23570)
2016(13604)
2015(15381)
2014(15930)
2013(15712)
2012(15024)
2011(13721)
2010(13905)
2009(12997)
2008(13001)
2007(12259)
2006(10479)
2005(9391)
作者
(43675)
(36761)
(36620)
(34855)
(23059)
(17690)
(16815)
(14531)
(13749)
(13241)
(12512)
(12288)
(11823)
(11760)
(11670)
(11639)
(11398)
(10935)
(10696)
(10507)
(9428)
(9238)
(9077)
(8366)
(8300)
(8278)
(8195)
(8149)
(7667)
(7654)
学科
(53523)
经济(53461)
管理(35958)
(32445)
方法(25364)
(25273)
企业(25273)
数学(22395)
数学方法(22154)
(16035)
(15061)
中国(14302)
(13771)
(11625)
地方(11217)
业经(10239)
农业(10160)
环境(10030)
(9713)
贸易(9713)
(9386)
(9175)
银行(9111)
(9037)
理论(8955)
(8900)
(8855)
金融(8847)
(8696)
(7910)
机构
大学(199396)
学院(199007)
(76185)
经济(74313)
研究(72595)
管理(70316)
理学(59718)
理学院(58988)
管理学(57593)
管理学院(57254)
中国(53381)
科学(49174)
(45419)
(43843)
(39868)
业大(37279)
研究所(36545)
农业(36125)
(35291)
中心(33105)
(32147)
北京(27838)
财经(27633)
(26440)
(26189)
师范(25843)
(25198)
(24869)
(24842)
技术(24450)
基金
项目(132823)
科学(100278)
基金(92056)
研究(92035)
(83185)
国家(82523)
科学基金(67302)
社会(54503)
(54313)
社会科(51429)
社会科学(51407)
基金项目(48741)
(45552)
自然(44883)
自然科(43764)
自然科学(43742)
自然科学基金(42924)
教育(42567)
资助(38604)
编号(37857)
成果(31619)
重点(30693)
(28954)
(28223)
课题(27535)
计划(26982)
(26788)
科研(26196)
科技(25221)
创新(25208)
期刊
(84767)
经济(84767)
研究(55102)
学报(42324)
(41140)
中国(40809)
科学(34548)
大学(30573)
学学(29114)
(28509)
农业(27194)
管理(23599)
教育(22429)
技术(17620)
(16549)
金融(16549)
(14769)
业经(14394)
经济研究(13563)
财经(13526)
(12229)
业大(11795)
(11592)
问题(11572)
林业(11071)
科技(10280)
统计(10264)
技术经济(9804)
图书(9657)
农业大学(9383)
共检索到297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卢孟柱  卞祖娴  
近几年,叶绿体DNA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叶绿体不仅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而且DNA分子结构紧凑,相对于核DNA而言,分子量小,结构简单,更易从分予水平上作精细分析。另外,叶绿体DNA具有稳定性、进化缓慢性及编码序列的保守性,因而是研究植物系统发育的好材料。虽然在许多植物中,叶绿体DNA分子非常保守,环状结构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徐建堂  祁建民  林培清  张高阳  陶爱芬  方平平  
为研究红麻叶片叶绿体DNA(cpDNA)非编码区的序列特征,采用改良CTAB方法提取红麻总DNA,以8份红麻光钝感突变体及其4份近缘种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8对植物cpDNA通用引物对红麻cpDNA非编码区序列进行PCR扩增,优化cpDNA非编码序列PCR的扩增条件,应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HindⅢ、TaqⅠ、AulⅠ)酶切扩增片段.结果表明:所筛选的通用引物适用于红麻cpDNA非编码序列扩增,扩增产物经1.5%琼脂糖电泳检测,片段大小为400-2000 bp,共扩增cpDNA片段大小约13000 bp.将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每个片段均有相同的酶切位点,只有cp4引物对cpD...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涛  肖良俊  陈少瑜  陈海云  宁德鲁  
【目的】研究核桃人工种间杂交种云新高原与其亲本(母本为漾濞泡核桃,父本为云林A7)的叶绿体DNA的差异,了解核桃叶绿体DNA的遗传规律,并挖掘多态性高的叶绿体基因片段。【方法】基于NCBI数据库中深纹核桃和核桃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和分析,针对其中的变异位点设计引物,进而对云新高原及其母本漾濞泡核桃、父本早实核桃云林A7的目的基因片段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深纹核桃与核桃的叶绿体基因组存在14个变异位点、30个碱基的差异,其中7个为核苷酸多态性变异(SNP),7个为碱基插入/缺失变异(InDel)。对云新高原及其亲本的这14个位点及其附近片段进行检测,发现三者有33个变异位点,云新高原与其母本在其中21个位点上保持相同碱基,占全部变异位点数的64%;云新高原与其父本在余下12个位点上保持相同碱基,占全部变异位点数的36%。这33个变异位点分属11个基因或基因间隔区片段,可以分为11个单倍型,云新高原的这11个单倍型中有10个与母本相同,1个为双亲的嵌合体。【结论】核桃叶绿体DNA的遗传方式为以母系遗传为主的双亲遗传;核桃ndhF-rpl32DNA片段存在多个变异位点,是多态性高的叶绿体基因片段,可广泛应用于核桃系统发育、群体遗传和种内品种鉴定等研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索童  刘志文  
叶绿体DNA标记是水稻分子生物学分析中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水稻叶绿体DNA的提取过程复杂且耗时,为了简化分析步骤,本试验使用CTAB与SDS方法分别提取栽培水稻籼93-11和粳沈农265的叶、根、种子3种组织总DNA,选择3对叶绿体基因间隔区标记(psbA-trnH、petG-trnP和infA-rpl36)以及2对水稻叶绿体籼粳分类标记(ORF100和ORF29-TrnCGCA)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以它们种子、根为模板的扩增效果与叶片模板的扩增效果相一致,并与预期的结果相符合。最后对60份杂草稻种子总DNA进行叶绿体籼粳分类标记扩增分析,结果表明,杂草稻种子总DNA中扩增出目的片段同样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傅建敏  梁玉琴  孙鹏  姬燕晓  谭晓风  
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对4种柿属植物君迁子D.lotus L.、油柿D.oleifera Cheng、浙江柿D.glaucifolia Metc.、金枣柿D.kaki spp.进行叶绿体DNA(cp DNA)提取方法的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柿属植物cp DNA提取方法具有高效、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特点;经检验,利用此方法提取的cp DNA质量好,浓度与纯度均较高,能够满足后续叶绿体PCR扩增、基因组测序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唐谦  顾万春  
几种落叶松树种叶绿体DNA的分化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的含义唐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R.A.EnnosT.Helgason(英国爱丁堡大学生态与资源管理学院英国爱丁堡EH93JU)落叶松属是松科中唯一落叶的,同时也具有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咸吉  聂现辉  艾文胜  孟勇  肖扬波  周楚人  彭逸斯  汪启明  彭国平  
利用3种叶绿体DNA条形码序列ndhF、psbA–trnH、rps16对竹亚科植物17个属的98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聚类分析,并对已知的43个耐盐竹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种DNA条形码序列对竹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平均通用性在96%以上;psbA–trnH未能对瓜多竹外的竹亚科植物种属进行聚类,能对部分耐盐竹种进行聚类;ndhF、rps16条形码序列能对部分种属进行聚类,对牡竹属、箣竹属、苦竹属中包含的耐盐竹种聚类效果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咸吉  聂现辉  艾文胜  孟勇  肖扬波  周楚人  彭逸斯  汪启明  彭国平  
利用3种叶绿体DNA条形码序列ndhF、psbA–trnH、rps16对竹亚科植物17个属的98个竹种进行DNA条形码聚类分析,并对已知的43个耐盐竹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种DNA条形码序列对竹子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平均通用性在96%以上;psbA–trnH未能对瓜多竹外的竹亚科植物种属进行聚类,能对部分耐盐竹种进行聚类;ndhF、rps16条形码序列能对部分种属进行聚类,对牡竹属、箣竹属、苦竹属中包含的耐盐竹种聚类效果较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少闻  刘楚吾  
In this paper,genetic diversity of intraspecies, and genetic relationship of interspecies in Epinephelus spp.(E.merra,E.fario,E.awoara,E.akaara and E.septemfasciatu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mitochondrial DNA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mtDNA RFLPs).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c...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彬彬  李云  金晓洁  冯慧  
利用PCR-RFLP技术对白杨派毛白杨、毛新杨和银腺杨及其F1代的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进行了分析.以总DNA为模板,扩增了叶绿体trnD-trnT、rps12/7-nadB、trnT-trnF、trnL-trnF3′和trnL-trnF5′基因片段,线粒体coxⅢ、ND5/6、orf25、atp6、nad4/1-2和ND2-COⅢ基因片段,比较了这些扩增片段5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片段多态性.结果表明毛新杨×毛白杨、毛新杨×银腺杨F1代的叶绿体DNA为母性遗传;4种杂交组合线粒体基因片段的PCR扩增与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未发现多态性,表明白杨线粒体基因高度保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卞赛男  常鹏杰  王宁杭  刘志高  张明如  吴家胜  申亚梅  王小德  
为探究适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生长的最佳氮素水平和氮素形态,采用盆栽法,以2年生喜树实生苗为材料,以分析纯硫酸铵[(NH4)2SO4]、硝酸钾(KNO3)为氮肥,设置对照(ck)、铵态氮(NH4+-N)[T1(2.5 g·株-1)、 T2(5.0 g·株-1)、 T3(7.5 g·株-1)、 T4(10.0 g·株-1)]和硝态氮(NO3--N)[W1(2.5 g·株-1)、 W2(5.0 g·株-1)、 W3(7.5 g·株-1),W4(10.0 g·株-1)]处理,研究不同水平铵态氮和硝态氮施肥对喜树生长生理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系统Ⅱ核心复合体叶绿体相关基因(psbA, psbB, psbC和RbcL)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个生育期看,与ck相比,合理增施(T1~T3, W1~W3)铵态氮和硝态氮显著促进了喜树的生长发育、叶绿素合成、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叶绿体相关基因的表达(P<0.05)。本试验条件下,T3和W3施肥处理效果最佳(P<0.05),且W3优于T3(P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叶学敏  于雪丹  付其迪  郑勇奇  张川红  
[目的]筛选出高变异率的叶绿体DNA序列,以进行血皮槭天然群体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方法]以血皮槭16个天然群体为试材,对叶绿体基因组20个非编码区序列进行测序研究,并利用筛选出的高变异率cpDNA序列初步分析了其遗传变异。[结果]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血皮槭cpDNA种内变异非常低,9个cpDNA序列检测到不同程度的变异位点,其中只有4个序列psbJ-petA、ndhF-rpl32、trnD-trnT和trnH-psbA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水平。[结论]筛选出的4个高变异率cpDNA序列,可以在分子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包宏  沈漫  夏民洲  胡兹苓  
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在碳十八柱上,以乙腈-异丙醇为流动相,分析了银杏、杉木、杨树叶中磷脂酰甘油的分子种组成。分析采用磷脂酰甘油经磷脂酶C水解后,用3,5-二硝基苯甲酰氯衍生,再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的方法。分子种根据文献的相对保留值、标样的实验保留值、分析样HPLC峰的脂肪酸组成分析而确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林木叶中磷脂酰甘油均主要由八个分子种组成,在八个分子种的相对含量上,树种间存在明显差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计红芳  张令文  宋瑞清  
为进一步明确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生长的抑制机理,研究了该提取物对叶枯病菌糖酵解途径中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与乳酸脱氢酶(LDH)及TCA循环中琥珀酸脱氢酶(SDH)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菌体代谢旺盛,随处理时间的延长,5种酶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提取物处理组菌体5种酶活性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其中处理24 h的SDH活性与处理48 h的HK、PK、MDH活性均已降至为零,而处理48 h的LDH活性仅为对照组的14.09%。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5种酶的活性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严重干扰了叶枯病菌菌体糖酵解途径与TCA循环的顺利进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登强  危起伟  王朝明  罗晓松  
以白鲟科和鲟科的13种鲟鱼为研究对象,设计7对特异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鱼类线粒体DNA(mtDNA),扩增片段大小在2~3kb,总长度约为整个mtDNA的97%。同时利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即MboⅠ、CfoⅠ和HaeⅢ对13种鲟形目鱼类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总共检出233条电泳带,其中209条有多态现象,表明鲟形目鱼类mtDNA存在广泛变异。但是各个扩增片段的变异程度并不相同,其中NADH脱氢酶亚基基因的RFLP多态性较丰富,其次是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而两个rRNA基因最贫乏。说明在鲟形目鱼类mtDNA的进化中N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