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51)
- 2023(9330)
- 2022(7796)
- 2021(7056)
- 2020(5624)
- 2019(12715)
- 2018(12947)
- 2017(23827)
- 2016(12777)
- 2015(14084)
- 2014(14346)
- 2013(14271)
- 2012(13892)
- 2011(13128)
- 2010(13738)
- 2009(13010)
- 2008(12707)
- 2007(11647)
- 2006(11315)
- 2005(10822)
- 学科
- 济(78600)
- 经济(78533)
- 管理(33117)
- 业(30153)
- 地方(24975)
- 中国(23643)
- 企(22929)
- 企业(22929)
- 方法(18140)
- 农(17638)
- 业经(17175)
- 地方经济(15656)
- 制(14982)
- 数学(14883)
- 数学方法(14780)
- 融(14279)
- 金融(14278)
- 学(14129)
- 银(13111)
- 银行(13101)
- 行(12903)
- 农业(12374)
- 发(12110)
- 财(11995)
- 体(11265)
- 技术(10057)
- 环境(10052)
- 理论(9834)
- 贸(9711)
- 贸易(9700)
- 机构
- 学院(193354)
- 大学(192779)
- 济(90501)
- 经济(88680)
- 研究(78836)
- 管理(64778)
- 中国(60763)
- 理学(52312)
- 理学院(51603)
- 管理学(50906)
- 管理学院(50508)
- 科学(44471)
- 京(42993)
- 财(42743)
- 所(41197)
- 研究所(36287)
- 中心(33443)
- 江(32562)
- 财经(31546)
- 范(29475)
- 师范(29263)
- 农(29248)
- 北京(28996)
- 经济学(28676)
- 经(28234)
- 院(27810)
- 州(26116)
- 经济学院(25092)
- 省(24565)
- 科学院(23563)
- 基金
- 项目(109367)
- 研究(86526)
- 科学(85378)
- 基金(75197)
- 家(64336)
- 国家(63685)
- 社会(55398)
- 科学基金(53023)
- 社会科(52491)
- 社会科学(52479)
- 省(43898)
- 教育(38371)
- 基金项目(38115)
- 划(36235)
- 编号(34862)
- 发(31118)
- 成果(31104)
- 资助(30594)
- 自然(29092)
- 自然科(28289)
- 自然科学(28280)
- 自然科学基金(27753)
- 课题(26738)
- 发展(26082)
- 展(25639)
- 重点(25284)
- 部(23767)
- 国家社会(22932)
- 创(22824)
- 性(22202)
- 期刊
- 济(123870)
- 经济(123870)
- 研究(75454)
- 中国(50866)
- 财(32327)
- 农(29202)
- 管理(29049)
- 教育(28512)
- 学报(26474)
- 科学(25709)
- 融(25179)
- 金融(25179)
- 大学(20783)
- 经济研究(20301)
- 农业(19322)
- 学学(19028)
- 业经(18861)
- 技术(18614)
- 财经(18095)
- 经(15879)
- 问题(15710)
- 贸(12054)
- 技术经济(11425)
- 世界(11418)
- 国际(11179)
- 坛(10719)
- 论坛(10719)
- 改革(10564)
- 革(10564)
- 经济问题(10188)
共检索到341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承训
社会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已成为生产力的决定因素——"第一生产力",并构成一个独立的先导系统。人类的社会再生产循环运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变为科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个环节,经济学也由"四环论"向"五环论"飞跃。因此,有必要研究支持"五环论"的经济规律新体系,包括科技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经济规律和五个相关规律,研究由此带来的宏观经济大循环和微观经济小循环的跃迁,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明
由杨承训、杨承喻、乔法容三位教授合著的《历史的杠杆——科技主导经济发展研究》一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科技——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的理论及其实现研究》(批准号:99BTL006,2001年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忠良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问题 ,波浪式经济发展规律论是邓小平发展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继承了毛泽东的波浪式发展规律论 ,又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具体发展为跳跃式、台阶式、破浪式、先富后富式等具体样式 ,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理论。
关键词:
邓小平 波浪式 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颜长跃 谷兴荣
对科技发展速度及其变化规律,国外很早就有研究。我国近20多年来,对此作了大量工作,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成果。笔者认为在这些研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澄清,甚至可将之看成误区,现把它分为五个方面进行讨论。即指数规律与周期规律是否性质不同的两个规律;速度研究能否限于经验概括性研究;速度变化规律是因果规律还是非因果规律;什么样的人才与成果能列入科技统计指标之中;横向排序指标是应该重结果指标还是应该重效率指标。
关键词:
科技发展 变速规律 研究误区 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起全
论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律杨起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总量的增加。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科学技术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要素,其作用规律有明显特点,这是我们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必注意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先进生产力是一个具体的历史范畴,它应当有一个同一尺度。它是科学技术原形及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应用的集合体。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是以人才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转化应用及其在矛盾制衡中不断扩展和新陈代谢的进程.有四个具体的机制,并且在社会基本矛盾运行中行进,在现时又表现出一些突出特点,必须完整地把握它的根基、条件和趋势。为研究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及其同社会经济互动中的表现形式,应当构建一门新的科技经济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士谋 候晓虹
结合福建沿海开放区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探索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三条基本规律:1)地区经济的定向开发与走廊式发展;2)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3)地区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隋映辉
当今,科技发展业已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为说明此问题,本文主要从科技对国际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竞争以及对外贸经济的影响进行论述。一、科技变革与国际经济的发展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进入了全球性结构演变的重要时期,其特点是全球经济结构的转化逐步建立在科技发展基础之上。一方面,各国出口增长率与世界贸易的平均增长率在产业科技的作用下,显露出明显的差距。科技发达国家不仅改变了以资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初级产品出口结构,还具有新技术、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创新能力,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不断扩大。这些国家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费的原料数量不断下降,而能耗低、附加值高,同时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晓峰 卢凤君 赵大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汪玉奇
1 城郊是一个空间概念。依其地理位置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嵌镶型。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把某些城郊部份包容在城市之中。由于城乡之间事实上存在的行政间隔。使这些已溶于城市的城郊部份。不得不保留乡村的社会划分。由此,它们是嵌镶在城市中的城郊;二是毗邻型。这类城郊部份的典型特征是:在空间上,处在城市的边缘,边界与城市相连。它们以一个个独立的乡村社区的形式与城市相区别;三是远距型。这类城郊部份,在空间位置上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或者说,两者之间,还隔有一个毗邻型城郊部份。这里所称的“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永朝 胡际春
一、发展新兴产业是南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它是与传统产业相对而言的,是利用科技革命和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建立起来的有望成为支柱产业和对区域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也是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可以产生超常规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黄茂兴 叶琪
研究目标: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程,总结取得的伟大成效,凝练蕴含其中的发展规律,进一步探究深化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研究方法: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客观评价取得的发展成效和存在的不足,运用统计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来展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科学抽象法、归纳演绎法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研究发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主要聚焦于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经营方式、农产品流通体制、农业发展地位、城乡二元结构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在总量增长、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纵观我国农村经济70年的发展历程,它蕴含着特有的发展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规律、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从一般到特色化探索的建设规律、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规律以及动力转换升级的规律。这也启示着我国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尊重和维护农民的根本权益,巩固和加强农村政策扶持,推动产权界定清晰,激发农村科技生产力以及实现和维护公平包容的治理环境。研究创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系统剖析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演变的空间并存性和时间继起性,以大量翔实的数据资料为基础,并上升到理论层面的本质特征,抽象总结出五个方面的发展规律,将历史经验、现实问题与发展趋势相结合,得出五个方面的经验启示。研究价值:厘清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脉络及取得的成效,尝试总结了中国农村经济70年发展的特征规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境遇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郭国庆
近日,朱坚真教授的新作《历史与现实》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学术专著。朱坚真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致力于经济发展长波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80年代末,响应国家教委的号召,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智力支边。从2000年起,在广东海洋大学从事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工作,并先后兼任广东省湛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湛江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清泉
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搞好财源建设任清泉区域经济是指在充分发挥经济区域的优势基础上(包括自然优势,地理位置优势,设备技术优势和经营管理优势等),利用各经济区域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在区域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所形成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军,吕永波,富波
人类正逐渐步入一个新型的以知识、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时代。在时代的变革中,知识与经济相结合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知识,尤其是高科技源源不断地渗透入各种经济要素中,成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当前我国正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工程,这是一项十分具有前瞻性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