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3)
2023(10096)
2022(8466)
2021(8207)
2020(6929)
2019(16035)
2018(15976)
2017(28855)
2016(16251)
2015(19058)
2014(19533)
2013(18332)
2012(16731)
2011(15193)
2010(15620)
2009(14045)
2008(13874)
2007(12355)
2006(10935)
2005(10171)
作者
(45127)
(37574)
(37386)
(35970)
(24032)
(17938)
(17120)
(14585)
(14275)
(13832)
(12949)
(12779)
(12332)
(12078)
(11784)
(11662)
(11314)
(11276)
(10967)
(10792)
(9760)
(9281)
(9153)
(8688)
(8628)
(8508)
(8473)
(8409)
(7716)
(7452)
学科
(59845)
经济(59767)
管理(51577)
(46447)
(40196)
企业(40196)
方法(28116)
数学(24900)
数学方法(24274)
中国(17545)
技术(17156)
(16460)
(15675)
(15503)
理论(14187)
业经(13502)
教学(11986)
(11738)
贸易(11732)
(11509)
(11471)
(11243)
(10120)
银行(10098)
教育(10090)
(9906)
财务(9850)
财务管理(9816)
农业(9749)
(9594)
机构
学院(226817)
大学(220216)
(87244)
经济(85170)
管理(84328)
研究(73985)
理学(71645)
理学院(70861)
管理学(69219)
管理学院(68794)
中国(55984)
(47701)
科学(43855)
(42256)
(37010)
(36223)
中心(34365)
(33391)
研究所(33080)
技术(32934)
财经(32187)
业大(31282)
北京(30347)
(30013)
师范(29717)
(29086)
(28797)
职业(27683)
(27039)
经济学(26002)
基金
项目(146150)
科学(114826)
研究(112100)
基金(101654)
(87583)
国家(86850)
科学基金(74988)
社会(67219)
社会科(63634)
社会科学(63620)
(60697)
教育(57226)
基金项目(52553)
(50361)
编号(48540)
自然(47799)
自然科(46759)
自然科学(46749)
自然科学基金(45865)
资助(42989)
成果(39678)
课题(35718)
重点(34182)
(32491)
(32065)
(31321)
(30770)
创新(29927)
(29873)
项目编号(29169)
期刊
(98334)
经济(98334)
研究(68073)
中国(57567)
教育(42584)
(35474)
管理(34839)
学报(32278)
(30425)
科学(30415)
技术(30345)
大学(25764)
学学(23704)
农业(20802)
(19129)
金融(19129)
职业(17361)
财经(16341)
经济研究(16039)
业经(15239)
(14083)
(12838)
论坛(12838)
技术经济(12781)
(11955)
图书(11931)
科技(11654)
技术教育(11621)
职业技术(11621)
职业技术教育(11621)
共检索到354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耿春霞  
五年制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行工学结合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未来的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本文对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构建、实施步骤、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筱云  
文章论述了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高职建设为契机,紧密结合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探索以"工作过程导向,岗位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学院+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体系;以CDIO工程教学模式构建"1C+5P"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完成学生到企业员工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邹羚  
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动漫产业的发展,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调研,创建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1.5+2+0.5+1"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此为主线,采用"2+3"纸机交替的课堂组织模式,构建"岗位轮转"艺术工作室,学生轮流在各组的各岗位上进行顶岗实践,熟悉动漫制作的完整流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徐宁  季宁东  侯继丹  史亚明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做合一"为载体,探索体现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的"3.5+1+0.5"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鹏  姜永华  白春涛  
烟台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通过构建"四条主线,三方合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立足4个岗位群,确定5项岗位能力,开发6个工作过程导向学习领域的"456"课程体系,使学生岗位能力达到行业职业技能标准。在此基础上构建"自主学习+仿真教学+工学结合实训"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工学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辉  
文章从五年制高职教育基本规律与会计职业发展规律入手,提出了"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作者通过对该模式的构建与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为下一步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俊飞  
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我国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探索构建适合初中毕业生为起点的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模式,将中、高职教育有机贯通,对学生培养进行整体设计。本文认为,应坚持以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围绕外贸人才培养特点进行课程整体设计,从学生性格与外贸岗位匹配关系出发进行动态专业选择,依据学生能力发展差异性实施分类培养,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学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萍  
现代模具制造工是掌握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是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都较高的专门人才,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应是以现代模具制造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科学设计五年一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活动顺序,突出实践、实用、实效,以达成学生综合素质高、知识能裂变、技能可聚合、发展有后劲的人才培养效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仁盛  
文章介绍了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春燕  陈敬华  周令芳  
随着"校校合作"模式下五年制大专联合办学工作的开展,一些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文章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针对五年制大专学生存在专业能力不足、职业素养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低下等问题,对此种模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分析和反思,提出科学遴选合作学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细化课程标准,加强教学质量督导,提升双师型教师水平等相应可行的应对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静霞  余菲  赵杰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微电子技术专业在企业职业岗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集成电路版图设计、数字线路设计作为专业的核心工作岗位和主要就业岗位,兼顾基本就业岗位和辅助就业岗位需求,构建由文化素质平台课程、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保证课程体系实施,实行弹性的"2+1"人才培养模式,平衡学生学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之间的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后生  
根据区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通过建立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机制、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着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等问题。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苟春梅  吴民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本文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背景,阐述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最终确立了适合本专业具有一定特色的"三阶段渗透式"人才培养模式和"386"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彤  薄志霞  
五年制高职课程体系构建是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群),对每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分析,根据目标岗位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遵循五年制高职教育特点和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坚持"宽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原则,构建"以岗位(群)工作任务为载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春燕  张文文  
探究五年制大专联合办学"2+3"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实际开展"3+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更为科学合理的一种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全面分析了现行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五年制大专联合办学的"3+2"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和弊端,提出了五年制大专联合办学的"2+3"人才培养模式设想,并深入分析了此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方式、必要性、优势和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需要提供的支持和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