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0)
2023(15026)
2022(12345)
2021(11848)
2020(9675)
2019(22768)
2018(23003)
2017(41667)
2016(23727)
2015(26991)
2014(27087)
2013(25454)
2012(22988)
2011(20889)
2010(21421)
2009(19361)
2008(19106)
2007(16976)
2006(15401)
2005(14461)
作者
(62315)
(51922)
(51483)
(49709)
(33208)
(24832)
(23648)
(20027)
(19904)
(18735)
(17821)
(17641)
(17008)
(16724)
(16192)
(16113)
(15473)
(15428)
(15077)
(15026)
(13386)
(12820)
(12636)
(12098)
(11844)
(11669)
(11626)
(11556)
(10475)
(10218)
学科
(85022)
经济(84918)
管理(63449)
(58423)
(48727)
企业(48727)
方法(32870)
中国(30705)
数学(28644)
数学方法(27952)
(25262)
教育(24288)
(21862)
(21833)
业经(20445)
理论(19358)
技术(19110)
(17743)
地方(16938)
(16586)
农业(16246)
教学(15113)
(14161)
银行(14134)
(13878)
贸易(13867)
(13689)
金融(13684)
(13532)
(13458)
机构
大学(313320)
学院(310022)
(118675)
经济(115754)
管理(110848)
研究(110566)
理学(93852)
理学院(92656)
管理学(90482)
管理学院(89851)
中国(80501)
(69683)
科学(64727)
(58505)
(54858)
(51676)
师范(51311)
(50815)
中心(50019)
研究所(49076)
(46911)
北京(44965)
财经(44077)
教育(42464)
业大(42272)
师范大学(41625)
(40312)
(39926)
(39904)
技术(39356)
基金
项目(199708)
科学(158338)
研究(156553)
基金(139341)
(119873)
国家(118701)
科学基金(101673)
社会(95655)
社会科(90236)
社会科学(90214)
教育(81028)
(80857)
基金项目(72148)
(69059)
编号(67420)
自然(62714)
自然科(61293)
自然科学(61281)
自然科学基金(60123)
成果(58170)
资助(56525)
课题(50742)
重点(46862)
(45435)
(43983)
(42560)
(42148)
(40957)
项目编号(40391)
(40105)
期刊
(138927)
经济(138927)
研究(106956)
中国(84758)
教育(75421)
(47747)
管理(44928)
学报(44230)
(43786)
科学(41961)
技术(36386)
大学(36059)
学学(31717)
农业(29490)
(28472)
金融(28472)
经济研究(22218)
财经(22157)
职业(21955)
业经(21698)
(19245)
问题(17457)
图书(17077)
(16968)
(16723)
论坛(16723)
技术经济(15143)
技术教育(14756)
职业技术(14756)
职业技术教育(14756)
共检索到504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洪起  
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衔接关系到学生的质量和发展。宁波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中高职五年一贯制衔接提供了实践机会。人才培养应围绕区域经济定位,实行以专业理论体系和职业资格等级为标准的双轨模式,规划阶段目标和课程体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召军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努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特别是稳步发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探索"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客观分析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在审视反思中提出中高职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改革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厚林  
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长学制在贯通培养上的独特优势,必须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以"四按"为要素,创新开展"大类招生、专业分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拓展专业面向,在提升培养质量,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收效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超阳  刘德胜  陈晓伟  孙悦  
当今时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新的工业革命正在每天改变这个世界。新工科背景下,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应该更加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对于当前培养方案的问题,如何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无疑成为学院发展和专业进步的重大问题。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现状,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思政、形成性考核、实践环节进行模块化设计,紧跟工程认证要求,助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学生发展提供最强力的保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辉  刘冬  
"一贯制科技高中"(P-TECH)由IBM公司及其协作伙伴共同创设,以其务实中求创新的办学思路、联群通力的治校机制、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聚焦应用型综合技能的培养过程而获成功,成为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席品牌",其办学模式正在全美多州推广。"一贯制科技高中"办学模式之兴将对美国教育改革进程发挥积极影响,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亦可从中获取启示与借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曾照香  刘哲  
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是在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分阶段、协同式"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志文  张帆  李光辉  王旭  段有艳  佟云峰  孙余一  周遐  黄玮  施卫华  陈铁牛  元娜  谢敏皓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职业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和提炼办学特色的内在需要。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紧紧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行业发展需要,结合区域经济特点、企业利益和学校实际,与西门子(中国)公司、后藤电子(上海)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载体进行探索,逐步构建了"3C→E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阐述了对该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并对该模式的创新点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总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显泽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实习实训条件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奎  成建生  高文忠  沈玲煜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西子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在推进"双主体"模式办学中探索了"分层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为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课程、基地、资源建设等方面与西子奥的斯企业开展"学校-校企-企业"主体递进式分类合作,构建"基础-专项-综合"素质、技能递进式课程体系,推进"师资-基地-教学"合作递进式资源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爱武  
高职本科作为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不是简单的"3+1",也不是应用本科的"转型",而是"全职业化"过程的本科层次的培养模式,文章就高职本科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实施等几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进行了阐述,以供兄弟院校参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朝霞  周晓敏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本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基于职业本位的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强调根据行业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需求设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多层面立体式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高技能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建敏  赵立影  孙国良  袁新苗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四个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当从培养目标注重"职业性"与"高等性"的有机融合,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制度注重教师与学生利益的统筹兼顾,评价体系以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为目标寻求完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铭辉  
本文主要从职业教育及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入手,通过剖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途径,并从国外三种典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得到启示,从而提出一系列深化改革的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云霞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向必须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规定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为促进这种结构形成而采取的培养过程及运行机制。为此,应把"产学结合,双证融通"作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曾小兰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呈现出学历层次高移化、知识结构复合化、技术素养实践化等新特征。同时,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创新型、智慧型、生态型、卓越型人才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要求,职业院校应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以人才培养目标变革为基础,从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向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以教学内容变革为依托,实施"专度"与"广度"相协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教学方式变革为重点,构建"教、学、做"融通开放化的行动导向型教学模式;以课程体系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