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0)
- 2023(11391)
- 2022(9562)
- 2021(8624)
- 2020(7121)
- 2019(15267)
- 2018(14812)
- 2017(27443)
- 2016(15328)
- 2015(16717)
- 2014(16184)
- 2013(16103)
- 2012(15462)
- 2011(14351)
- 2010(14358)
- 2009(13020)
- 2008(12641)
- 2007(11393)
- 2006(10266)
- 2005(9406)
- 学科
- 济(65827)
- 经济(65757)
- 管理(38772)
- 业(38749)
- 企(28381)
- 企业(28381)
- 方法(21909)
- 中国(21508)
- 农(20235)
- 地方(20101)
- 数学(18915)
- 数学方法(18739)
- 学(16245)
- 业经(15713)
- 农业(14051)
- 财(13571)
- 贸(13225)
- 贸易(13213)
- 易(12752)
- 制(11636)
- 环境(11576)
- 银(11488)
- 融(11484)
- 金融(11482)
- 银行(11427)
- 发(11215)
- 地方经济(11199)
- 行(11089)
- 技术(10638)
- 和(9130)
- 机构
- 学院(220042)
- 大学(219310)
- 济(88400)
- 研究(88104)
- 经济(86540)
- 管理(76816)
- 理学(65668)
- 理学院(64706)
- 中国(64699)
- 管理学(63419)
- 管理学院(63049)
- 科学(59358)
- 农(55726)
- 京(48938)
- 所(48243)
- 农业(44506)
- 研究所(44210)
- 业大(42273)
- 中心(38665)
- 财(38127)
- 江(35067)
- 院(31877)
- 省(31150)
- 北京(30953)
- 财经(29587)
- 范(29152)
- 师范(28612)
- 农业大学(28505)
- 科学院(28254)
- 州(27507)
- 基金
- 项目(151499)
- 科学(116791)
- 基金(108041)
- 研究(100728)
- 家(99554)
- 国家(98684)
- 科学基金(81340)
- 社会(63435)
- 省(61611)
- 社会科(60094)
- 社会科学(60080)
- 基金项目(57124)
- 自然(55382)
- 自然科(54046)
- 自然科学(54020)
- 自然科学基金(53063)
- 划(52475)
- 教育(44644)
- 资助(43639)
- 发(38808)
- 编号(38003)
- 重点(35411)
- 创(31985)
- 计划(31972)
- 部(31432)
- 创新(30042)
- 成果(29859)
- 科研(29734)
- 科技(29562)
- 发展(29482)
- 期刊
- 济(102776)
- 经济(102776)
- 研究(64287)
- 农(51815)
- 中国(51488)
- 学报(49109)
- 科学(41121)
- 农业(35570)
- 大学(35227)
- 学学(33765)
- 管理(29114)
- 财(27112)
- 教育(22429)
- 融(21851)
- 金融(21851)
- 业(18927)
- 业经(18306)
- 经济研究(17263)
- 技术(17058)
- 业大(14685)
- 财经(14266)
- 问题(13474)
- 版(12952)
- 农业大学(12653)
- 科技(12503)
- 经(12308)
- 贸(10597)
- 商业(10545)
- 世界(10367)
- 资源(10273)
共检索到342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杰 贺晓玉 黄朝翔 牟超 李英伦
选择28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饲喂基础日粮+0.1%蛹虫草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高剂量组饲喂基础日粮+0.2%蛹虫草菌发酵五味子药渣菌质。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饲喂14 d后,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理成分,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增殖活性,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仔猪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cv)均无显著性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晓玉 罗杰 李英伦
选用90头DLY(杜×长×大)断奶仔猪(28日龄),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阳性对照组(0.5%SC组),饲喂基础日粮+0.5%北五味子;0.1%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1%发酵五味子药渣;0.3%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3%发酵五味子药渣;0.5%FSD组,饲喂基础日粮+0.5%发酵五味子药渣。每天记录5组猪的腹泻情况以及采食量,计算腹泻率和料肉比,并于试验第7、14、21天,分别采集空白对照组、0.5%SC组、5%FSD组仔猪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中段组织以及空肠黏膜,测定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肠上皮内杯状细胞、淋巴细胞数量,以及空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玉芳 林雪玲 池春梅 姚金水 俞道进 黄小红 黄一帆
选取品种、胎次、分娩期相近的10头待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的母猪从产前5-7 d开始,每头每天分别喂服50 g中药黄白痢散一次,产后1-2 d连喂2次,之后每隔5 d再喂一次,直至断奶.于仔猪出生后的20 d,从每窝仔猪中随机选取体重相近的空腹公、母仔猪各一头,采血检测相关指标,探讨母猪喂服黄白痢散对哺乳仔猪血液的有关生理生化及免疫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给母猪喂服黄白痢散能提高哺乳仔猪血红蛋白含量10.36%(P<0.05)、红细胞比积8.00%(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19%(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16.56%(P<0.01)、血清白蛋白含量1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自逵 陈小军 屠迪 胡兴平 朱中平
选取42日龄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为3组.第Ⅰ组注射生理盐水(3mL/头),第Ⅱ组、第Ⅲ组猪颈部肌内分别注射3、6mL/头复方黄芪多糖注射液,连用5d,观察临床表现及药物对仔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临床表现无异常;给药第3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4.05%、20.45%,差异显著(P0.05).给药第5天,血液中RBC、PLT较给药前分别提高了16.26%、20.86%,差异显著(P0.05);血清白蛋白分别提高1.31%、10....
关键词:
复合黄芪多糖 血液生理生化指标 断奶仔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盛清凯 伊惠 王怀中 韩建东 万鲁长 武英
为了促进菌渣的利用,研究不同菌渣发酵床对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垫料中臭气与菌群的影响。试验采用1+2×3析因设计,对照组为锯末稻壳发酵床,试验组为菌渣发酵床,菌渣种类为金针菇菌渣和杏鲍菇菌渣,菌渣在锯末稻壳发酵床中的添加比例为15%、45%、60%。和对照组相比,菌渣添加比例为45%的试验组ADG显著升高,F/G显著降低(P<0.05);血清皮质醇、热应激蛋白70含量极显著下降(P<0.05);试验末期垫料中氨气、硫化氢、3-甲基吲哚浓度降低,枯草芽孢杆菌含量增加(P<0.05)。其...
关键词:
猪 垫料 菌渣 生产性能 臭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志坚 林藩平
选用杜长大杂交生长猪 90头 ,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个重复 ,每个重复 1 5头 .在各组的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 0、2 0 0、5 0 0 μg·kg- 1酵母铬 (以 Cr元素计 ) ,进行为期 1 0 5 d的饲养试验 .结果表明 :(1 )添加酵母铬可显著提高猪平均日增重和料肉比 (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小青 张凤鸣 陈英 涂志
为了深入了解生理状态对荣昌猪母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哺乳期、妊娠初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共4种生理状态下母猪血液的13项生理指标、9项生化指标和2项免疫指标,以生理状态为固定因子,在一般线性模型下进行了单因素多因变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荣昌猪母猪血液的白细胞数、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谷丙转氨酶活性、白蛋白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葡萄糖浓度、总胆固醇浓度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证实了生理状态显著影响荣昌猪母猪部分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相雷 金灵红 杨金玉 陶生祥 卓儒浩 许梦慧 吴嘉敏 柳清扬 钟翔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湿法膨化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1日龄、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288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Con)饲喂常规豆粕,3个试验组(WeSM1、WeSM2、FSM)分别饲喂湿法膨化(2组)和发酵豆粕。在试验的14 d和49 d,于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健康状况良好的断奶仔猪采血。在试验的47~49 d,连续收集3 d的粪便用于养分及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结果](1)湿法膨化豆粕1组和湿法膨化豆粕2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采食量均高于常规豆粕组(P > 0.05),以湿法膨化豆粕1组的效果最优。发酵豆粕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常规豆粕组(P < 0.05)。(2)与常规豆粕和发酵豆粕相比,饲喂湿法膨化豆粕可以显著提高断奶仔猪总能、粗灰分的表观消化率(P < 0.05);与常规豆粕组相比,其它3组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和天冬氨酸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P < 0.05),以湿法膨化豆粕1组效果最好。(3)与常规豆粕组相比,湿法膨化豆粕2组和发酵豆粕组仔猪血清游离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含量显著提高(P < 0.05)。(4)在试验第14 天,与常规豆粕组相比,发酵豆粕组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提高,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显著降低(P < 0.05),发酵豆粕组和湿法膨化豆粕2组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IgM含量(P < 0.05),湿法膨化豆粕1组和2组及发酵豆粕组均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血清中MDA的含量(P < 0.05);与湿法膨化豆粕1组、湿法膨化豆粕2组相比,发酵豆粕组显著提高试验49 d血清中GSH-Px的活性(P < 0.05)。[结论]豆粕经湿法膨化和发酵处理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相关指标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作用,且发酵豆粕在提高血清抗氧化及免疫功能方面优于湿法膨化豆粕,但在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方面不及湿法膨化豆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竹英 李铁军 唐利华 段杰林 印遇龙 张彬 李丽立
选用21头35日龄、平均体质量(12.22±1.27)kg DLY(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个处理分别为基础饲粮(Ⅰ组)、基础饲粮+2%竹炭(Ⅱ组)、基础饲粮+1%竹醋液(Ⅲ组),试验期为37 d,探讨竹炭和竹醋液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Ⅱ、Ⅲ组终末质量、ADG、ADFI和料重比与Ⅰ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Ⅲ组有提高断奶仔猪终末质量、ADG、ADFI,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与Ⅰ组相比终末质量、ADG、ADFI分别提高了9.70%、14.74%、6.33%和料重比降低了7.17%。(2)添加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 宋天骄 徐腾起 吴巧露 林雁冰
【目的】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多种促生功能的根际促生菌,并探究其对五味子幼苗的促生效果,为五味子微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可培养的细菌,并通过测定其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吲哚乙酸、产铁载体和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能力,筛选具有多种促生功能的菌株。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菌株的种类。通过盆栽试验探究菌株对五味子幼苗的促生效果。【结果】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85株细菌,通过测定其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吲哚乙酸、产铁载体和产ACC脱氨酶能力,筛选出综合促生能力较强的菌株142,其固氮能力值为1.56,解有机磷能力值为2.06,溶无机磷能力值为1.47,产吲哚乙酸质量浓度为52.34 mg/L,铁载体表达量为49.65%,产ACC脱氨酶能力(A_(600))为0.22,经鉴定菌株142为沙雷氏菌属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促进五味子幼苗的生长,施加该菌株后五味子幼苗的株高增加了198.20%,茎粗增加了53.05%,地上和地下鲜质量分别增加了92.95%和73.95%,地上和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11.76%和98.33%,叶绿素a和b含量分别提高了42.00%和8.11%。【结论】筛选到的居泉沙雷氏菌142对五味子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楠 李佳静 范思媛 于前前 赵萌 刘景玲 董娟娥
【目的】通过五味子果实颜色及内在成分含量变化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为以果实色泽变化程度指导适宜采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五味子果实转色起,依序采收5批次不同颜色的果实,测定各批次样品的L*、a*、b*、叶绿素、花色苷、多酚、黄酮、多糖含量及五味子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甲素、乙素、丙素含量;观测果实体积、干质量、鲜质量等基础指标及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糖酸物质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确定适宜采收期的评判指标。【结果】随着五味子果实由绿变红,a*由负到正不断增大,L*和b*值不断减小,叶绿素含量下降,花色苷含量上升;果实横径、纵径、体积、鲜质量、干质量均不断增大;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断增多;关键药效成分醇甲及总木脂素含量持续显著下降;其他药效成分黄酮、多酚含量降低,多糖含量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五味子转色期间,红绿色度a*与横径、纵径、体积、鲜质量、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次生代谢产物五味子醇甲、醇乙、乙素、总木脂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红绿色度a*与大多数指标显著相关,可作为关键指标指导五味子适宜采收期的判定。以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果实质量为首要因素,兼顾外观性状、果实成熟度和多酚、黄酮含量,确定果实外观呈白绿或斑驳粉色是五味子的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五味子 果实颜色 木脂素 适宜采收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何颖 赵武 陈忠伟 秦毅斌 梁保忠 梁家幸 胡旭 金锋 孙志勇 胡庭俊 赖胜基 韦明宇 张恒博 蓝炳顺
选择二元杂交(杜/长)的(28)日龄断奶仔猪90头,平均断奶体重(8.99±1.60)kg,按体重和性别分成3个处理组,每处理3个重复。A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基础日粮;B组为添加0.2%(m/m)NS复合乳酸菌制剂到基础日粮中;C组为添加0.2%(m/m)金霉素、0.025%(m/m)阿莫西林和0.012 5%(m/m)的支原净。试验分为3个阶段:试验共30 d,研究微生态制剂NS复合乳酸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减少腹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S复合乳酸菌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平均末重、平均增重、平均日增重分别比A组高9.12%,7.64%和7.67%,差异显著(P<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习会 李淑敏 夏东 丁宏标 李文义
铁、锌缺乏会引起家畜特别是幼畜的营养不良[1]。目前国内外饲料中铁、锌的添加均以硫酸亚铁、氧化锌等无机盐为主,但其易使载体着色,与饲料中其它原料配伍性差。有机态铁、锌能提高动物机体对其的吸收利用率,降低饲料中其它营养成分的损失[2]。螯合型氨基酸矿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官小凤 钟晓霞 简悦 姚焰础 黄健 刘志云
【目的】探究液态发酵饲料对仔猪生产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指标、粪便微生物菌群和粪臭物质含量的影响,为液态发酵饲料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60头28日龄、体质量(8.0±0.3)kg/头的健康长白×荣昌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基础饲粮组(MF,饲喂干粉料)、液态饲料组(LF,饲喂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组(FLF,饲喂液态发酵饲料)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饲养试验42 d,其中预饲期5 d,正试期37 d。饲养试验结束后,测定各组仔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粪便菌群及粪臭物质含量,并从每组选取5头体质量约22kg/头的仔猪,采用全收粪法进行代谢试验,预饲期3 d,正试期4 d,分别评价干粉料、液态饲料和液态发酵饲料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1)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日采食量分别提高19.52%和12.14%(P<0.01),日增体质量分别提高21.11%和23.64%(P<0.01),料重比有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仔猪的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IL-1β含量下降,而IL-10含量上升,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3)与MF组和LF组相比,FLF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而Simpson指数显著增大(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上升,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下降,但均差异不显著(P>0.05);FLF组仔猪粪便中链球菌属相对丰度较LF组显著降低(P<0.05),罕见小球菌属相对丰度较MF组显著降低(P<0.05)。(4)FLF组仔猪粪便中的对甲酚、丙酸、丁酸、异戊酸和戊酸含量较MF组和LF组降低,吲哚、粪臭素和乙酸含量较LF组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5)与MF组相比,FLF和LF组仔猪消化能及氮、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有所上升,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液态发酵饲料可提高仔猪生产性能,降低粪便菌群多样性和潜在致病菌数量,但对仔猪血液指标、粪便臭味物质含量和饲料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清甜 李平华 汪涵 石磊 牛清 林明新 吴望军 周波 黄瑞华
为研究粪肠球菌替代饲用抗生素的可行性,将150头25日龄断奶仔猪[(8.41±0.17)kg,杜×长×大],随机分为基础日粮、1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Ⅰ组)、2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Ⅱ组)、400 g·t-1粪肠球菌(处理Ⅲ组)和抗生素组共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7或8头仔猪。试验1~14 d和15~28 d测定各组猪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基础日粮组、抗生素组和处理Ⅱ组血清IgA、IgM、IgG含量,同时试验结束时测定上述3组肠道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1~14 d阶段,各处理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和腹泻率较基础日粮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与抗生素组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