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6)
- 2023(13023)
- 2022(11505)
- 2021(10856)
- 2020(9085)
- 2019(21025)
- 2018(21030)
- 2017(39878)
- 2016(22459)
- 2015(25277)
- 2014(25253)
- 2013(24863)
- 2012(23006)
- 2011(20944)
- 2010(20895)
- 2009(18846)
- 2008(18347)
- 2007(16061)
- 2006(14167)
- 2005(12195)
- 学科
- 济(83037)
- 经济(82929)
- 管理(61191)
- 业(56448)
- 企(46925)
- 企业(46925)
- 方法(38933)
- 数学(32993)
- 数学方法(32563)
- 农(23492)
- 学(22936)
- 中国(21709)
- 财(19739)
- 业经(18957)
- 制(17401)
- 地方(16945)
- 理论(16518)
- 农业(15458)
- 和(14397)
- 贸(14016)
- 贸易(14009)
- 易(13527)
- 教育(13171)
- 技术(13082)
- 环境(12995)
- 银(12444)
- 银行(12379)
- 体(12327)
- 融(12088)
- 金融(12079)
- 机构
- 大学(319465)
- 学院(315254)
- 管理(123015)
- 济(116466)
- 经济(113589)
- 研究(109794)
- 理学(106778)
- 理学院(105451)
- 管理学(103287)
- 管理学院(102715)
- 中国(78390)
- 科学(72666)
- 京(69422)
- 农(59050)
- 所(57003)
- 研究所(52590)
- 业大(52513)
- 财(52433)
- 中心(48533)
- 江(46914)
- 农业(46628)
- 范(44455)
- 师范(43925)
- 北京(43591)
- 财经(42278)
- 院(39888)
- 经(38500)
- 州(37495)
- 技术(35756)
- 师范大学(35638)
- 基金
- 项目(222024)
- 科学(173033)
- 基金(159312)
- 研究(158850)
- 家(141157)
- 国家(139986)
- 科学基金(118432)
- 社会(96555)
- 社会科(91164)
- 社会科学(91137)
- 省(87752)
- 基金项目(85192)
- 自然(79763)
- 自然科(77865)
- 自然科学(77837)
- 自然科学基金(76410)
- 划(74887)
- 教育(73729)
- 资助(65610)
- 编号(64870)
- 成果(53754)
- 重点(50066)
- 部(48293)
- 发(46735)
- 创(45831)
- 课题(45630)
- 科研(42860)
- 创新(42746)
- 计划(41955)
- 大学(40637)
- 期刊
- 济(128845)
- 经济(128845)
- 研究(90012)
- 中国(63446)
- 学报(58590)
- 农(53217)
- 科学(51771)
- 管理(44328)
- 大学(43011)
- 学学(40330)
- 教育(40280)
- 财(38030)
- 农业(36922)
- 技术(26892)
- 融(22661)
- 金融(22661)
- 业经(20916)
- 财经(19692)
- 经济研究(19382)
- 业(18966)
- 图书(18878)
- 经(16757)
- 版(16650)
- 问题(16433)
- 科技(16383)
- 业大(15992)
- 理论(15042)
- 技术经济(14310)
- 资源(14291)
- 实践(13935)
共检索到457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振宇 姜晓慧 王春梅 李贺 孙晶波 陈建光 张成义
【目的】建立小鼠组织中五味子甲素的质量浓度测定方法,并研究五味子甲素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其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将五味子甲素按25mg/kg一次灌胃ICR雄性小鼠,于给药后0.5,1,2,3和4h分别取小鼠心、肝、肾、脑,用生理盐水洗净后制成0.25g/mL组织匀浆,以睾丸酮为内标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五味子甲素在小鼠心、肝、肾、脑中的质量浓度,并对hPLC方法的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进行考察。依据五味子甲素在各组织中的峰值及各时间段的质量浓度,确定其分布最高的组织,对质量浓度分布最高的组织进行相关的药理学评价。【结果】小鼠心、肝、肾、脑组织中五味子甲素质量浓度为0....
关键词:
五味子甲素 小鼠组织 靶向疗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许培磊 焦竹青 王振兴 张庆田 李晓红 刘迎雪 赵滢 杨义明
运用叶绿素荧光参数来指示植物早期休眠的状态,为调控植物休眠提供便捷有效的参考指标。以五味子一年生幼苗为试材,运用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对五味子叶片休眠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成像中叶脉变得突出;五味子进入休眠前,初始荧光Fo,qP及非调节性能量耗散Y(NO)显著升高,而最大荧光Fm,Fv/Fm,NPQ及调节性能量耗散Y(NPQ)显著降低。说明随PSⅡ反应中心原初光能转化效率降低,反应中心受到损伤失活,电子传递严重受阻,无法将过剩的光能以热的形式耗散,光损伤情况加重,光保护能力下降。综上,Fv/Fm,Y(NPQ...
关键词:
五味子 叶绿素荧光 休眠 光合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悦怡 赵岩 刘勇慧 温馨 程铭 盛彦玲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目的】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五味子种子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其提取工艺。【方法】以木脂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取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确定因素和水平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应用SAS 9.1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木脂素提取率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验证优化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五味子种子木脂素的优化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3%,超声时间32min,液固比299mL/g。在此条件下,经过多次验证试验,发现木脂素提取率为2.47%,与理论值(2.59%)十分接近。【结论】利用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祖义 刘玉 王元兴
采用两种铈剂量的饲料饲喂小鼠 ,利用14 1Ce示踪研究了小鼠在不同时间摄取铈后在脏器中的分布和蓄积动态。结果表明 ,滞留于体内的铈经过再分配而在各脏器组织中均有分布 ,其中眼、骨骼、睾丸、心脏、大脑和脂肪内的蓄积量较高 ,且随剂量或摄入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表现了明显的选择性蓄积。眼球的蓄积性尤为突出 ,明显高于其它脏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艳菲 闫伯前 丁轲 王宗义 张忠杰 韩涛
【目的】研究五味子木脂素在不同纯化程度下的抗氧化性能,为开发富集木脂素的五味子功能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波-超声波联用法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得木脂素粗提液;首先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粗提液初步纯化,用p H10、体积分数100%的乙醇进行洗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性分析,检测方法为:Venusil XBP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B)-水(A),梯度洗脱条件:0~7 min(67%B)、7~13 min(67%~75%B)、13~22 min(75%~80%B)、22~30 min(80%~67%B),检测波长220 nm,流速0.8 m L·...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丽娜 邓白罗 谢碧霞 王森 梁文斌 陈冠群
华中五味子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木脂素类,有明显的促进肝糖元生成、降低肝炎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保护肝细胞的作用,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对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与果实中木脂素的代表物质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中五味子的根、茎、叶和果实中均含有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其中根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为最高,分别达1.464%和1.644%,其次从高到低依次为果实(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201 3%和0.117 4%)、新梢愈伤组织(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47 45%和0.021 48%)、新梢(甲素和乙素含量分别为0.0366 2%和0.0183 1%)、1~...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纪建伟 张宇时 杨宏斌 王雪
针对五味子烘干系统的工艺要求,采用LTM8663双CPU强固型远程测控模块、LTM8871数字传感器、LTM-8520RS-232/485隔离型转换器及JSA12M模拟量控制电动执行器设计出了一套双循环五味子烘干控制系统。系统的主体结构采用了的双循环设计,并通过上位机VC++语言编制的监控软件对五味子进行分时段烘干控制。该系统集自动控制与手动控制功能于一体,且参数设置灵活、操作方便,是一套自动化程度高,节能环保的高效烘烤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热风利用率的同时,烘干房内温度均匀,有效地避免了五味子在烘干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破裂与粘连现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小军 王森 郭红艳 钟秋平
通过对华中五味子雄花发育特征的研究,旨在为遗传育种和栽培管理提供参考。采用SMZ—168体视显微镜对华中五味子不同发育时期雄花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采用石蜡切片法对其细胞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采用蒽酮乙酸乙酯比色法测量其花部可溶性糖的含量,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量其花部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不同发育时期花柄细胞结构无明显差异,由内至外分别为维管柱、皮层和表皮;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细胞结构无差异,随着花的发育,薄壁细胞不断分裂,花瓣增厚,花瓣上存在气孔;花药及花粉在Ⅴ(花冠展开期)发育成熟,外部形态表现为内侧花瓣全部变红,外侧花瓣绿色,花蕾顶部露出红色,花瓣逐渐展开。不同发育时期,雄花花柄、花瓣、雄蕊中可溶性糖含量均在Ⅵ(盛开期)时期达到最大值;华中五味子同一发育时期不同部位中,雄花花瓣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华中五味子不同发育时期,雄花花柄、花瓣、雄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降低后升高;同一发育时期不同花部,雄花花柄、雄蕊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相对较高。花药及花粉在Ⅴ(花冠展开期)发育成熟,外部形态表现为内侧花瓣全部变红,外侧花瓣绿色,花蕾顶部露出红色,花瓣逐渐展开;发育时期、花部位对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极显著影响。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雄花 生长 发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庄红卫 王森 聂宏善 苏苒 邢怡琪 陈建华
河南省栾川县是华中五味子的适生区,经全面调查,收集了24个品种的叶和果穗进行研究;根据果穗特征分为长穗稀疏颗粒和短穗紧凑颗粒两种类型,其中长穗型的颗粒大,而短穗型株产量较高;雄株叶片宽大且厚,适于开发调料及疏菜类食品。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楠 李佳静 范思媛 于前前 赵萌 刘景玲 董娟娥
【目的】通过五味子果实颜色及内在成分含量变化确定其适宜采收期,为以果实色泽变化程度指导适宜采收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五味子果实转色起,依序采收5批次不同颜色的果实,测定各批次样品的L*、a*、b*、叶绿素、花色苷、多酚、黄酮、多糖含量及五味子醇甲、醇乙、酯甲、酯乙、甲素、乙素、丙素含量;观测果实体积、干质量、鲜质量等基础指标及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等糖酸物质含量,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确定适宜采收期的评判指标。【结果】随着五味子果实由绿变红,a*由负到正不断增大,L*和b*值不断减小,叶绿素含量下降,花色苷含量上升;果实横径、纵径、体积、鲜质量、干质量均不断增大;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断增多;关键药效成分醇甲及总木脂素含量持续显著下降;其他药效成分黄酮、多酚含量降低,多糖含量升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五味子转色期间,红绿色度a*与横径、纵径、体积、鲜质量、干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次生代谢产物五味子醇甲、醇乙、乙素、总木脂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多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红绿色度a*与大多数指标显著相关,可作为关键指标指导五味子适宜采收期的判定。以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果实质量为首要因素,兼顾外观性状、果实成熟度和多酚、黄酮含量,确定果实外观呈白绿或斑驳粉色是五味子的适宜采收期。
关键词:
五味子 果实颜色 木脂素 适宜采收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 宋天骄 徐腾起 吴巧露 林雁冰
【目的】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多种促生功能的根际促生菌,并探究其对五味子幼苗的促生效果,为五味子微生物菌肥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分离纯化可培养的细菌,并通过测定其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吲哚乙酸、产铁载体和产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能力,筛选具有多种促生功能的菌株。通过16S r 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鉴定菌株的种类。通过盆栽试验探究菌株对五味子幼苗的促生效果。【结果】从五味子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85株细菌,通过测定其固氮、解有机磷、溶无机磷、产吲哚乙酸、产铁载体和产ACC脱氨酶能力,筛选出综合促生能力较强的菌株142,其固氮能力值为1.56,解有机磷能力值为2.06,溶无机磷能力值为1.47,产吲哚乙酸质量浓度为52.34 mg/L,铁载体表达量为49.65%,产ACC脱氨酶能力(A_(600))为0.22,经鉴定菌株142为沙雷氏菌属居泉沙雷氏菌(Serratia fonticola)。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够促进五味子幼苗的生长,施加该菌株后五味子幼苗的株高增加了198.20%,茎粗增加了53.05%,地上和地下鲜质量分别增加了92.95%和73.95%,地上和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了111.76%和98.33%,叶绿素a和b含量分别提高了42.00%和8.11%。【结论】筛选到的居泉沙雷氏菌142对五味子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红艳 王森 晏巢 张震 黄雯
【目的】通过对华中五味子雄花特征及花粉特性的研究,旨在为华中五味子的传粉生物学研究、系统分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华中五味子雄花不同发育时期(Ⅰ花蕾膨大期、Ⅱ花瓣松动期、Ⅲ花瓣开放期、Ⅳ完全开放期)的花部特征、花粉形态进行研究;利用生物光学显微镜,采用琼脂固体培养基法(培养基中琼脂浓度均为10 g·L~(-1),蔗糖浓度梯度设置为50,100,150,200 g·L~(-1),硼酸浓度梯度设置为0.10,0.15,0.30 g·L~(-1))对花粉离体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华中五味子蔷薇花冠,成熟时花冠朝向地面,花瓣覆瓦状排列,花瓣内外侧均具不规则纹饰...
关键词:
华中五味子 雄花 花粉形态 花粉萌发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卿 林鹏
对福建九龙江口的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海南东寨港的海莲及广西英罗湾的红海榄 5种红树植物各器官K、Na、Ca、Mg和Cl等元素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与陆生植物福建武夷山的甜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1)红树植物体内存在一有效的盐分重新分配机制 ,各器官之间盐分含量差别较大 ,而甜槠植物体内Na分布相对比较均匀 ;(2 )这 5种红树植物主要是通过积累盐分来抵御生境高盐引起的渗透胁迫 ;(3)根系拒盐是所有红树植物最重要的排盐机制 ,在满足细胞渗透调节的前提下 ,保持地上部分器官较低的盐分浓度是所有红树植物的共同特点 ;(4 )拒盐红树植物 (秋茄、海莲和红海榄 )与泌盐红树植物 (桐花树和...
关键词:
红树植物 元素分配 抗盐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雯 李英伦 叶刚 施飞
以酒石酸泰乐菌素为靶标药物,探究药物中加入桔梗石油醚提取物对小鼠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组织分布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浆及心脏、肝、肺、肾中酒石酸泰乐菌素的浓度,运用PKsolver程序及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非房室模型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酒石酸泰乐菌素的血–药时曲线呈现多峰;与对照组(药物未加桔梗石油醚提取物)相比,桔梗石油醚提取物组(桔梗组)消除半衰期和达峰时间均变短,达峰浓度降低;药时曲线下面积减少,而表观分布容积增加;平均滞留时间缩短,而药物清除率增大;组织分布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桔梗石油醚组小鼠心脏中的药物浓度明显比肺、肝、肾中药物浓...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天舒 朱茂山 李柏宏 张子君
分离纯化了五味子叶枯病的病原菌细极链格孢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最快,在PDA,PSA,JB培养液中最有利于孢子萌发。温度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影响显著,30℃菌丝生长最快,25℃孢子萌发率最高。病菌在pH值2~12之间均能生长,pH值8最适合菌丝生长,pH值6~7孢子萌发率最高。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麦芽糖和果糖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碳源,蛋白胨是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最佳氮源。不同微量元素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产生作用不同,Ca2+、Zn2+有利于病菌菌丝生长,Na+促进病菌孢子萌发。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防治五味子叶枯病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五味子 叶枯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