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7)
2023(10937)
2022(9744)
2021(9217)
2020(7668)
2019(17971)
2018(17901)
2017(34555)
2016(19163)
2015(21422)
2014(21178)
2013(21028)
2012(19128)
2011(17363)
2010(17036)
2009(15236)
2008(14543)
2007(12601)
2006(10942)
2005(9241)
作者
(55782)
(46240)
(45824)
(43730)
(29366)
(22250)
(20777)
(18339)
(17732)
(16258)
(15998)
(15613)
(14592)
(14506)
(14303)
(14123)
(14043)
(13722)
(13216)
(13091)
(11501)
(11219)
(11086)
(10374)
(10320)
(10230)
(10166)
(10077)
(9375)
(9207)
学科
(72840)
经济(72769)
管理(51482)
(49994)
(40833)
企业(40833)
方法(36097)
数学(31314)
数学方法(30961)
(20199)
中国(17794)
(17792)
业经(16751)
(16127)
地方(15548)
农业(13708)
(13533)
贸易(13524)
(13081)
理论(12770)
(11969)
环境(11969)
技术(11713)
(11097)
(10463)
教育(10364)
(10239)
财务(10180)
财务管理(10161)
企业财务(9597)
机构
大学(265092)
学院(262984)
管理(107643)
(100457)
经济(98263)
理学(94226)
理学院(93166)
管理学(91527)
管理学院(91072)
研究(88592)
中国(63309)
科学(58737)
(57171)
(47774)
业大(45294)
(45096)
(42535)
研究所(41790)
中心(39630)
农业(37431)
(37244)
北京(36034)
(34910)
财经(34813)
师范(34527)
(32871)
(31780)
(30247)
经济学(28677)
技术(28622)
基金
项目(190840)
科学(148681)
基金(137210)
研究(136534)
(121453)
国家(120481)
科学基金(102488)
社会(83346)
社会科(78953)
社会科学(78931)
(75363)
基金项目(74141)
自然(69089)
自然科(67428)
自然科学(67414)
自然科学基金(66195)
(63591)
教育(62175)
资助(56547)
编号(55639)
成果(43905)
重点(42719)
(41027)
(40383)
(39453)
课题(38006)
科研(37005)
创新(36712)
计划(35621)
大学(35086)
期刊
(105368)
经济(105368)
研究(73274)
中国(47170)
学报(46879)
科学(42144)
(41818)
管理(38281)
大学(34982)
学学(32985)
(29999)
教育(29829)
农业(29594)
技术(23321)
业经(18346)
(17387)
金融(17387)
经济研究(16323)
(15782)
财经(15707)
图书(15305)
科技(14649)
林业(14098)
问题(14074)
(13321)
理论(13216)
技术经济(12970)
业大(12738)
(12664)
资源(12618)
共检索到3698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小泉  孟永庆  刘命荣  张复兴  
五台青杨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与年龄的关系符合Logistics生长方程;全林及各器官净生产力随年龄增长呈抛物线型变化;年龄增加主干的组成比例也增加,而枝、叶和皮则呈下降趋势;平均木及全林各器官年均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均在31~33年生时达最大值,年间最大值出现在20~27a;叶片干材净同化率在24a达最大值,33a后同化率极低,主伐年龄不宜扭过33a;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以Ca最高,N和K其次,P和Mg最低;各元素含量叶片普遍高,主干最低;80%以上养分集中于枝、叶、皮和根中,主伐时宜尽量将其留在采伐迹地上,以维护地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再清  陈国海  孟永庆  李建国  刘命荣  
在太行五台山地区,调查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分16块标准地,并测定了单株平均木各器官生物量及营养元素含量,拟合了华北落叶松林木各器官生物量随年龄变化的logistics生长方程。试验表明:华北落叶松立木及林分生物量年平均生长随年龄呈抛物线变化,24年生时达到高峰,而叶片对干材的净光合同化率18年生时即达顶峰,约为400g/m2。15年生林木各器官主要营养元素总积累量,从大到小顺序为N、Ca、K、Mg、P,林分每公顷可积累以上五种营养元素的总量是888.91kg。N为406.86kg,其中叶片中N积累214.56kg,占总N积累的52.74%;干中N积累54.35kg,占总N积累的13.36%。1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娟  魏天兴  荆丽波  尹娜  刘艳辉  
在山西省吉县蔡家川流域内设置天然次生林样地,对其生态系统内各层生物量及其分配和各层各器官中N、P、K、Ca和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积累规律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系统总生物量为36.087 t/hm2,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落物层的生物量分别占总生物量的46.02%、28.99%、12.76%、12.23%;5种营养元素积累总量为1 089.82 kg/hm2(不包括土壤层),其中,乔木层储量最多,占天然次生林营养元素总储量的40.82%,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分别占31.27%、12.55%、15.36%;乔木层各器官营养的积累量为枝>根>干>皮>叶。5种营养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永瑞  
对千烟洲试验区人工林的植物和土壤中1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布和生物积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块人工林土壤中缺乏N、P、Ca3种元素,微量营养元素未发现亏缺现象。草本层的养分含量高于乔木层的养分含量。两块人工林的生物吸收系数均以P、Ca、N的吸收系数最大,Ti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最低,其余的养分元素均属弱积累中等摄取的营养元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佟志龙  陈奇伯  王艳霞  熊好琴  吴晋霞  
【目的】对云南省玉溪市磨盘山云南松天然次生林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分配及其随林龄变化的趋势进行研究,为云南松林养分利用及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5,30和45年生云南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各林龄林地中各设置3个20m×20m的标准样地,对样地内的乔木层按照叶、枝、干、根取样,灌木分叶、枝、根取样,草本分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取样,凋落物全部取样,同种植物的相同器官取混合样品,所有样品取回后在实验室进行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与分析。【结果】云南松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树枝>树根>树干;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均以N最高,其次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何斌  黄恒川  黄承标  黄海仲  吴庆标  
对广西南丹山口林场秃杉人工林的N、P、K、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和分配及其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组分营养元素含量大小次序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林木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以N,Ca或K最高,其次是P,Mg最低。8、14和28年生林分营养元素积累总量分别为574.79、833.21和1 214.11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占92.87%、86.74%和85.88%,林下植被层依次占2.02%、2.99%和4.62%,地表现存凋落物层依次占5.11%、10.27%和9.50%;乔木层均以N或Ca积累量最多,Mg最少;秃杉人工林不同组分营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周荣伍  王延云  
该文对13种元素在40年生洋槐人工林中的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对元素的年吸收量为197.479 9kg/hm~2,年存留量为41.798 9kg/hm~2,年归还量为155.681 0kg/hm~2.各元素平均循环速率为0.79.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元素量为20.3k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萍  何斌  蒙跃环  曹明  韦家国  荣薏  
对第2代杉木人工林N、P、K、Ca和Mg等5种营养元素含量、积累量、年净积累量与分配及其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8年生、11年生和14年生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为325.18、343.55和482.61 kg/hm2,其中乔木层分别占78.31%、89.15%和85.64%,灌草层分别占10.90%、2.77%和5.28%,地表现存凋落物层分别占10.79%、12.13%和9.08%;乔木层均以N或Ca积累量最多,其次是K和P,Mg最小;不同组分营养元素积累量的分配随林分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由8年生和11年生以树叶和树枝为主,逐渐转移到14年生以干材、树根和树皮为主;林分营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辑  程根伟  李伟  何祖慰  
对贡嘎山东坡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冷杉林营养元素分布和生物循环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冷杉成熟林和中龄林N、P、K总积累量依次为 172 0 0 76、2 10 3 2 90、174 8 2 2 9kg hm2 ;N、P、K的归还量依次为 6 6 5 77、34 85 0、33 917kg (hm2 ·a) ;存留量依次为 73 75 9、95 387、81 6 0 3kg (hm2 ·a) .冷杉林保持N、P、K能力强 ,N、P、K循环速率比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尹光天  许煌灿  周再知  曾炳山  陈康泰  陈土王  
树龄为18a、藤龄为5年生的4种类型(Ⅰ~Ⅳ)林藤混交林和白藤纯林地上部分生物总产量分别为164.849、164.844、170.195、98.864、16.234t/hm~2,除白藤纯林外,4种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92%以上,藤层占2%~4%,地被物层占2%~5%;类型Ⅰ~Ⅳ10种营养元素总积累量分别为1977,78、2142.54、1778.21、989.36kg/hm~2,其中乔木层占82%~90%,藤层占4%~6.5%,地被物层占5%~12%,与生物量的分配相比较,藤层和地被物层营养元素积累量占总量的比率均有所上升,而乔木层的比率则有所下降;生产单位干物质对营养元素需求量以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甲荣  张东升  肖斌  牛健植  
在陕北黄土区 3块油松人工林样地中 ,对油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组分中N ,P ,K ,Ca ,Mg等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分配格局和积累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油松人工林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排序为树叶 >树枝 >树根 >树皮 >干材 ;在油松人工林现存量中N ,P ,K ,Ca ,Mg总量分别为 319.5 2 ,32 .5 3,2 5 0 .0 2 ,2 19.11,4 3.5 4kg hm2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死地被物层养分贮量分别为 6 6 8.75 ,0 .6 7,0 .2 4 ,195 .0 6kg hm2 ;油松人工林N ,P ,K ,Ca ,Mg的富集系数分别为 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玉盛  邱仁辉  何宗明  俞新妥  黄宝龙  
对南平溪后29年生杉木林不同连栽代数林分生物量、净生产力及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的研究结果表明:随连栽代数增加,林分总生物量下降,林分净生长量及乔木层净生长量占林分净生长量比例均有明显降低,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贮量减少,乔木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均下降,但林下植被层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则明显增加,林分的营养元素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却增大。不同代数杉木林营养元素总的循环速率为2代(0493)>1代(0460)>3代(043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潘开文  刘照光  
研究了 1 0年生连香树人工群落 8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循环。主要结论是 :( 1 )连香树营养器官中各种元素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a>N >Al>K >Mg>P >Fe >Mn。 ( 2 )元素量在各营养器官的分配顺序为根 >叶 >去皮干 >皮 >枝 ,各元素含量顺序为Ca>N >K >Al>Mg>P >Fe >Mn。 ( 3)连香树群落 8种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是 72 9 82kg·hm- 2 a- 1 、2 0 6 72kg·hm- 2 a- 1 和 52 3 1 0kg·hm- 2 a- 1 。 ( 4) 51 2 %的归还总K量靠降水淋溶归还 ,其余元素总归还量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耀  荆桂芬  
对地处滇中的昆明北郊水源保护区红壤山地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吸收、分布及其生物循环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元素在该林分植物体中的贮量约为1804kg/hm ̄2,其中各器官积累量的排序为干>叶>枝>根,各元素的积累量以N>Ca>K>Mg>P为序。土壤中营养元素贮量53820kg/hm ̄2,其中Ca,K和N较多,Mg,P较少,该人工林对各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为:N163.40kg/hm ̄2,P5.58kg/hm ̄2,K153.73kg/hm ̄2,Ca139.40kg/hm ̄2和Mg30.27kg/hm ̄2;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N77.59kg/hm ̄2和85.71kg/hm ̄2,P...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苏小飞  郑笑  马力  丁雨龙  刘国华  
实地调查我国14个竹产区毛竹林,测量样方内30株毛竹的胸径与竹高,并收集林下3份土壤样品,运用元素分析仪和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土壤样本中营养元素含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各地区土壤元素含量的差异,用R软件中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剔除对毛竹平均胸径与平均竹高影响较小的土壤元素变量,进而分析毛竹生产力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地区毛竹胸径范围较为分散,相对竹高范围较为集中;从以平均胸径为参考的生长级来看,14个竹产区毛竹生长级均属Ⅱ级(9.0 cm)及以上,说明这些地区毛竹林具有较高的生产潜力;各地区同一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波动较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与毛竹生产力呈显著相关关系的营养元素为大量元素N,中微量元素Mg、B和Z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