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8)
- 2023(7874)
- 2022(6301)
- 2021(6047)
- 2020(4576)
- 2019(10376)
- 2018(9702)
- 2017(17045)
- 2016(10363)
- 2015(11821)
- 2014(11934)
- 2013(10653)
- 2012(9635)
- 2011(8873)
- 2010(9319)
- 2009(8085)
- 2008(6525)
- 2007(6015)
- 2006(5543)
- 2005(5145)
- 学科
- 济(26029)
- 经济(26014)
- 融(24579)
- 金融(24578)
- 中国(23470)
- 银(21705)
- 银行(21696)
- 行(21172)
- 教育(20105)
- 管理(19648)
- 业(19137)
- 企(15509)
- 企业(15509)
- 理论(10975)
- 中国金融(10908)
- 制(9572)
- 财(9417)
- 地方(9401)
- 教学(9242)
- 农(9060)
- 方法(8375)
- 业经(7993)
- 数学(7523)
- 数学方法(7338)
- 发(6670)
- 农业(6598)
- 务(6443)
- 财务(6426)
- 财务管理(6417)
- 学(6277)
- 机构
- 学院(123414)
- 大学(117812)
- 研究(43525)
- 济(40157)
- 经济(38846)
- 管理(34784)
- 中国(33745)
- 教育(29691)
- 理学(28982)
- 理学院(28581)
- 管理学(27831)
- 管理学院(27592)
- 范(26383)
- 师范(26232)
- 京(26145)
- 职业(24805)
- 科学(23790)
- 技术(22981)
- 财(21587)
- 师范大学(21412)
- 中心(21212)
- 所(20708)
- 江(20629)
- 研究所(18683)
- 州(17582)
- 北京(17541)
- 职业技术(17459)
- 财经(16639)
- 技术学院(16502)
- 银(16005)
- 基金
- 项目(76371)
- 研究(68692)
- 科学(61163)
- 基金(48509)
- 教育(41478)
- 家(40179)
- 国家(39605)
- 社会(39152)
- 社会科(36892)
- 社会科学(36881)
- 省(34779)
- 科学基金(33285)
- 编号(32904)
- 划(30094)
- 成果(28820)
- 课题(27694)
- 年(24603)
- 基金项目(24357)
- 规划(20253)
- 发(19754)
- 重点(19711)
- 资助(19413)
- 性(19293)
- 项目编号(19205)
- 部(17907)
- 度(17623)
- 自然(17536)
- 创(17204)
- 自然科(17101)
- 自然科学(17099)
共检索到204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昌荣
"产教融合"具有职业性、区域性、层次性、互动性和共赢性等主要特征,其基本要求是人才供需融合、人才培养融合、社会服务融合和文化育人融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有效路径可概括为"五位对接",即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区域产业、行业、企业进行人才培养要素对接。"对接"促进"融合","融合"深化"对接",必将有力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潘思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发展颇受关注。新时期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的关键途径。由蒋新革等编著、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高职产教融合路径研究》一书,基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史出发,讨论市场机制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从制度保证的角度解决对外开放的实施问题。本书选题新颖且有较强实践性,论述了新时代产教融合的内涵特征和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类型,对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校企文化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治理体系等改革内容加以探究,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及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艳琦 丁丽娟 周钰爽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河南省近年来在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教融合成果存在地域分布不均衡、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不足、校企双方在办学诉求上存在较大差异。对此,提出河南省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深化路径:政府利用政策工具包,优化产教融合的宏观环境;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优化产教融合的中观环境;高职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产教融合的微观环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昌送 张俊平
从知识生产方式视角看,产教融合的实质是一种关注"应用价值"导向、多主体协同、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知识生产制度安排。在这一知识生产的制度设计下,以共同生产知识产品的产品型合作将取代以特定资源获取和依赖关系形成的资源型合作成为其主要合作模式,这需要产教融合各主体围绕应用价值知识生产能力提升的目标,从需求融合、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和文化融合等方面构建"四位一体"实践路径,致力于产教深度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渝
产教融合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是高职教育在办学历程中形成的必然产物,也是体现其人才培养模式特色的主要途径。我国欠发达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产能低下,对人才资源的需求也比较单一。因此,这些地区高职教育的综合环境比较封闭,其产教融合的情况受到很大限制,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弱化了高职教育服务功能。对此,有必要从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产业特点出发,明确产教融合中主体的层次性和主要职责,界定这些主体在职业教育方面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加强无缝对接的机制研究,构建发展共同体机制、多元化的资源配置机制、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联动机制,对欠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进行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无缝对接 欠发达地区 高职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祝成林 柳小芳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和职业教育融为一体,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承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发挥育人双主体作用,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企业生产效益。目前,产教融合背景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政策机制不健全、企业参与育人的主体地位缺失、高职院校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尚待提升等困境,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制定策略,即完善组织管理与制度体系、探索"政-企-行-校"多元合作办学模式、联合企业共建"三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斌 胡昆
数据治理是提升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数据治理存在唯技术论倾向、价值缺失、动力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文章从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角度阐释大数据思维下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数据治理"内涵与特征;从数据治理目标、数据治理主体、数据源设计、数据使用类型层面揭示我国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数据治理形态嬗变及其利弊;从目标设定、标准制定、平台搭建、团队组建、制度确立维度探寻最符合大数据时代特征与最契合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的现实需求的文化治理形态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产教融合 质量评价 数据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静 蒋丽华
当前,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文章通过对重庆市支柱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对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找出重庆市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对接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在产教融合趋势下调整和优化重庆市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的建议,为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树超 郭文富
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提出明确要求。《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做出全面部署,产教融合成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制度安排。从中国高职教育20年的大发展来看,坚持产教融合是其发展壮大的关键,也是其实践探索取得的重要经验。深化产教融合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克服现存问题,进一步将产业先进技术、优秀文化和发展需求融入专业教学,深入推进产业界、教育界的有机衔接,以保证高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教育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牛士华 陈福明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战略。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较丰富的理论及实践成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经济发展新常态对高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要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机制创新、重点项目工程实施以及创新载体建设,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新常态 高职教育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显嵘
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形式,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高职产业学院建设,必须明确其建设机理和行动依规,其中要以推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创新发展为动力,以满足区域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为逻辑,以实现学院、学科与专业重构为关键。在此基础上,促进高职产业学院的组织模式和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治理方式变革和保障机制建构,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实现高职产业学院的多方共赢。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向帅
对我国高职院校而言,产教融合困境的形成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当前阶段,高职院校产教融合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重构产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在实践层面找到真正有力的抓手。为此,可以探索将PPP模式应用于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过程中,其主要优势包括: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形成利益共享机制;降低校企合作成本,形成风险共担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深度合作机制。在这一改革过程中,PPP模式应用的关键则在于实现内涵、技术、制度三个维度的系统创新,即激活改革存量资源,丰富公私合作形式;打破传统教育边界,加强合作平台建设;保障各方合法权益,完善教育产权制度。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产教融合 PPP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新革
新时代产业发展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对高职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使命与要求。在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程梳理的基础上,对比分析高等职业院校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路径,双师工作室共育路径、特色学院特色路径、专业学院多元路径及产业学院融合路径等不同类型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新时代高职深化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建设路径,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有益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明
产业学院作为我国产教融合探索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在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产业学院,形成了"学校—企业型""学校—协会型""政—校—行—企多主体型"等治理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国应从法律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的法律性质与地位,从制度层面上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及科学的治理架构,从机制层面上建立适当让渡企业利益的退出机制,从经济层面上明确产业学院产权划分,从文化层面上推动校企文化融合,提升产业学院治理效能,探索能够实现"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治理机制。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产业学院 治理模式 产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万兵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本质特色,也是推动高职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下,我国高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政府管理缺位、合作沟通机制不畅、行业协会缺乏主体意识、利益平衡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各级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力量应当联合行动起来,从加强制度建设、明确权责界定、深化教学管理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促进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 高职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