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7)
2023(6010)
2022(4832)
2021(4408)
2020(3631)
2019(8001)
2018(7801)
2017(14430)
2016(7560)
2015(8104)
2014(7230)
2013(7106)
2012(6541)
2011(6034)
2010(6273)
2009(5610)
2008(5581)
2007(5446)
2006(5013)
2005(4213)
作者
(19417)
(16281)
(15996)
(15189)
(10215)
(7674)
(7214)
(6112)
(6063)
(5979)
(5456)
(5350)
(5343)
(5093)
(5088)
(4995)
(4781)
(4637)
(4497)
(4330)
(4088)
(3918)
(3794)
(3736)
(3664)
(3645)
(3645)
(3628)
(3272)
(3221)
学科
(28508)
经济(28492)
管理(25204)
(21683)
(19218)
企业(19218)
技术(11374)
中国(10890)
技术管理(8809)
(8578)
地方(8249)
业经(7857)
方法(7341)
(6709)
(6431)
理论(5748)
农业(5476)
(5456)
银行(5445)
数学(5424)
(5395)
数学方法(5307)
(5301)
(5235)
金融(5235)
教育(5100)
环境(4601)
(4533)
(4487)
(4408)
机构
学院(92418)
大学(92049)
(38597)
经济(37772)
管理(34885)
研究(34727)
理学(28693)
理学院(28358)
管理学(27833)
管理学院(27623)
中国(26899)
(20427)
(19209)
科学(19206)
(16559)
(16315)
中心(15907)
研究所(14566)
(13843)
财经(13471)
(13337)
(13269)
北京(13188)
师范(13176)
(12893)
(12178)
(12081)
业大(11832)
技术(11592)
经济学(11402)
基金
项目(59880)
研究(47806)
科学(47762)
基金(41605)
(36353)
国家(36010)
科学基金(30983)
社会(30489)
社会科(28816)
社会科学(28808)
(24822)
教育(22082)
基金项目(21509)
(20251)
编号(19368)
自然(17987)
自然科(17609)
自然科学(17603)
自然科学基金(17266)
成果(16361)
(15839)
资助(15383)
创新(14955)
课题(14913)
(14054)
重点(13932)
国家社会(12884)
(12613)
(12394)
(12224)
期刊
(48714)
经济(48714)
研究(32624)
中国(29519)
教育(18177)
管理(17282)
(15381)
(13294)
学报(12704)
科学(12347)
技术(11188)
大学(10423)
(10244)
金融(10244)
学学(9106)
农业(8601)
经济研究(8084)
业经(7997)
图书(7504)
财经(6766)
科技(6312)
(6010)
职业(5879)
书馆(5872)
图书馆(5872)
(5839)
论坛(5839)
问题(5655)
技术经济(5375)
(5317)
共检索到16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将大学自身的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大格局中。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要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召唤中,迎来了"双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洪成文  
首先,从比较的视角理解“双一流”。“双一流”要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包含三层含义。第一,思想,要有能够影响其他国家教育的思想;第二,制度,要有能够影响其他国家的制度,为其他国家的制度提供可以借鉴的范本;第三,人才,特别是人才流动的方向,国内专家能向国外流动,参与国际交流,参与别的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咨询。所以,高等教育强国的三个指标,概括而言就是有没有影响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马陆亭  
在系统分析我国高校重点建设政策发展变迁,分析新时代国内外环境变化,分析大学、学科发展各种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双一流"建设需要向以合作为主导的系统生态方向调整。在国家政策层面,要支持一流大学建设常规化、制度化,加强育人工作,推动科研和服务职能的融合,进一步扩大开放,带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在大学层面,要树立服务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培养引领社会的时代新人,融入和引领世界科技,支撑区域社会经济,以制度维护好学科生态。在院系学科层面,要强化特色追求创新,推动内外部的协同合作,加强实验室自主性硬件建设,努力造就学术领衔大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秀超  
"双一流"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的重大举措。中央财经大学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实施精英教育战略、协同创新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国际化战略和依法治校战略"五大战略",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闫丽雯  周海涛  
面对"双一流"建设中存在的使命感不强、制度活力不足、利益主体参与度不高等瓶颈,亟须在坚守责任的基础上重塑高校组织愿景,以权力下移和组织结构微调重塑制度活力,以共享共建理念重塑主体能动性,激发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新动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褚照锋  
通过系统比较24个地方政府"双一流"政策的颁布时间与机构、文本名称与结构、规划时间与目标发现:地区间差异较大,但规划目标数字化特征明显。其指导思想上凸显区域特色,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推进策略上主要体现分层分类支持、资源优化整合、前后政策衔接、巨额资金投入,保障策略上强调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绩效动态考核。在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需注重高等教育体系结构的优化、省域高校的科学分类、人才引进与培养并重、政策设计的系统布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别敦荣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已经正式启动,如何开展建设工作,是政府和大学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实施"双一流"建设战略,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双一流"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之间的关系,服务国家需要与大学自身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继承传统与超越创新之间的关系,中央建设与地方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一流人才培养与一流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短期建设与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之间的关系,入选学科建设与未入选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雷云  
当前,"双一流建设"被置于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地位,被赋予"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重大意义,在全国如火如荼地推行。在此紧要关头,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几个关键词出发剖析"双一流建设"的意蕴,或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并贯彻落实这一政策。首先应厘清"世界一流"的涵义。简要分析可知,"一流"是通过横向比较而得到的关于自身状态水平的客观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剑  朱立明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引起了社会集中关注与广泛热议。"双一流"建设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核心在于学科的建设,关键在于学校的发展。"双一流"建设政策自提出以来,已经深刻影响到大学的办学方略,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方向引领作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中国传统哲学中,"道"是抽象的、无形的,表现为事物的内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长安大学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学校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00年由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建校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学校溯源于1906年建立的川东师范学堂,几经传承演变。2005年,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为西南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崭新篇章。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现有53个一级学科,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等12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8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51个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1种专业博士学位、19种专业硕士学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翁铁慧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紧盯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为"中国梦想"增强支撑,为"中国教育"增强引领,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当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要找准发展定位,抓住关键环节,聚焦根本、夯实基础,聚焦特色、分类发展,聚焦内生、增强动力,精准推进实施。要建设政府、学校、教师、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加快构建法治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激发高校办学活力,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能级,加快"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步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伟  
梳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能清楚地看到两大脉络:近代高等教育和红色高等教育。这两大脉络都为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了巨大贡献,都对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创建于陕北公学的中国人民大学,8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历史发展表明,我们党不仅能够创办出色的大学,而且党的领导是建设"双一流"的根本保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合文  
"双一流"建设启动伊始就在遴选标准、政策工具、价值地位、区域布局等方面面临一些必须予以重视的挑战。"双一流"作为高等教育系统的一部分,必须扎根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遵循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开放、有序竞争、公平正义、服务区域等系统价值,才能缓解所面临的挑战。"双一流"建设需从建设中国一流标准,采用分类推进战略,理性使用大学排名,指向社会公正目标,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等多方面整体推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平祥  刘辉  谢书山  汪华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提出的要求,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紧紧围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农业大学必须全面理解双一流建设内涵,系统分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华中农业大学教育教学实际探讨有效推进"双一流"建设改革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