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16)
2023(19798)
2022(16848)
2021(15454)
2020(13344)
2019(30013)
2018(29738)
2017(56985)
2016(31069)
2015(34557)
2014(34285)
2013(34196)
2012(31261)
2011(28325)
2010(28617)
2009(26861)
2008(26537)
2007(23650)
2006(21136)
2005(19225)
作者
(92631)
(77238)
(76835)
(73068)
(49291)
(37057)
(34616)
(30174)
(29362)
(27570)
(26503)
(25949)
(24826)
(24803)
(24052)
(23572)
(22940)
(22747)
(22167)
(22149)
(19388)
(19139)
(18848)
(17660)
(17314)
(17206)
(17130)
(17031)
(15636)
(15079)
学科
(143757)
经济(143572)
(107495)
管理(104314)
(95578)
企业(95578)
方法(59690)
数学(49281)
数学方法(48677)
(39265)
(37595)
业经(37447)
中国(32365)
(28692)
地方(27761)
(27557)
(26798)
财务(26711)
财务管理(26674)
农业(26057)
企业财务(25328)
(23257)
贸易(23242)
理论(22810)
(22497)
技术(22436)
(22369)
(21310)
(20719)
环境(19920)
机构
学院(453108)
大学(451466)
(188984)
经济(185245)
管理(177959)
理学(153304)
研究(152773)
理学院(151625)
管理学(148916)
管理学院(148096)
中国(115905)
(95891)
科学(94138)
(88380)
(80497)
(78163)
研究所(70736)
业大(70067)
财经(69933)
中心(68222)
(68207)
(63449)
农业(63338)
北京(60349)
经济学(57200)
(54874)
(54656)
师范(54221)
(54096)
财经大学(51615)
基金
项目(301066)
科学(236304)
基金(219327)
研究(215127)
(192585)
国家(190968)
科学基金(163908)
社会(137151)
社会科(130043)
社会科学(130008)
(118284)
基金项目(115499)
自然(108020)
自然科(105532)
自然科学(105505)
自然科学基金(103610)
(98655)
教育(97941)
资助(91254)
编号(85531)
成果(68731)
重点(67515)
(65747)
(63794)
(63759)
创新(59198)
课题(59193)
科研(57635)
国家社会(56626)
教育部(56219)
期刊
(217031)
经济(217031)
研究(134058)
中国(86156)
学报(74737)
(74069)
管理(71443)
(71023)
科学(67187)
大学(56398)
学学(53910)
农业(50274)
教育(41491)
(40480)
金融(40480)
技术(40228)
财经(35657)
业经(35006)
经济研究(34862)
(30641)
(28173)
问题(27693)
技术经济(24614)
(21715)
科技(21476)
统计(21424)
现代(21211)
商业(20672)
理论(20584)
(20454)
共检索到677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汪旭晖  王东明  
本文探讨了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及消费者信任的中介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策略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一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认知声誉的影响以及能力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后救济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前控制更能提升认知声誉,且能力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二探究了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情感声誉的影响及善意信任的中介作用,实验数据表明,与采用事前控制相比,平台型电商企业采用事后救济更能提升情感声誉,且善意信任在两者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研究三探究了产品类型对于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策略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调节作用,实验数据表明,当消费者购买体验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互补作用;当消费者购买搜寻品时,事前控制与事后救济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声誉的影响呈替代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彩彩  贺瑞娟  韩燕雄  来燕  
本文构建电商平台服务质量对企业声誉影响的关系模型并提出假设,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电商服务质量的易用性、电商服务质量安全性、电商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电商服务质量移情性、电商服务反应性对顾客感知功能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电商服务质量安全性、电商服务质量的可靠性、电商服务反应性、电商服务质量移情性对对顾客感知情感价值具有正向影响。最后,依据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从强化系统质量、确保信息质量、增加互动方式、建立社交平台等方面提出提高电商平台企业声誉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百胜  
文章通过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二元金融体系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作用机制,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在居民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两种情况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主要是互补关系,表现为两部门贷款利率和贷款规模的同向变动;而在货币政策冲击下,两部门短期内呈现相互替代的关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以2009—2017年中国涉农企业为样本,在测算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对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自主创新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2012年实施的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对涉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技术引进与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呈现非线性影响,存在以自主创新为门槛的倒"U"型门槛效应;(3)在涉农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呈现互补效应,且互补效应在2012年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后变得更为显著;(4)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大于非国有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能享受更多自主创新带来的红利,但国有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互补效应不显著;(5)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小于传统行业涉农企业自主创新倒"U"的转折点,自主创新为其带来的红利期较短,同时单纯技术引进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农企业会带来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倶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把控。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卖家的约束效力不强,难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导致平台卖家的机会主义行为容易引发平台型电商声誉危机,进而对其他卖家产生传染效应;平台型电商声誉对平台企业的约束效力较强,可以作为制度的补充机制,使得平台企业不仅约束自身行为,还会规制卖家行为,有助于维护良好的交易秩序。为此,平台企业应该综合运用市场化方案、产业化方案、行政化方案规制平台卖家,除了持续完善平台程序、平台规则、声誉租金、监管策略,还要充分发挥经济性激励与社会性激励双重作用,从而更好地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旭晖  张其林  
平台型电商模式的本质在于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共创价值,向平台买家提供完整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平台型电商声誉形成平台企业个体声誉和平台卖家群体声誉双元结构,具有个体声誉和集体声誉的混合性、"公地悲剧"和"公地繁荣"的并存性、分享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分离性等特征,成为一种特殊的"类俱乐部声誉"。平台企业和平台卖家既共同创造平台型电商声誉,也共同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其中,平台卖家分享平台型电商声誉的机制可以分为声誉转移路径和声誉溢出路径,声誉分享效应大小取决于卖家的声誉、数量与结构,声誉分享边界却被平台企业牢牢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周雪峰  左静静  
本文以2012~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金融关联、内部控制及其交互作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关联和内部控制均能促进企业创新投资,且在促进创新投资过程中,金融关联和内部控制存在替代效应。区分金融关联类型后发现,该替代效应主要存在于银行金融关联之中,而非银行金融关联未影响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本研究表明,在目前大力推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中,应当考虑"关系"这一非正式制度背景,进而优化企业创新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鄢翔  王储  
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是关乎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命题。以往文献探讨了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的原因,却未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其原因在于未能考虑总部职能的多重性。本文以放松卖空管制作为外生冲击考察了外部市场监督加强的经营环境下集团总部职能会发生何种变化,结果显示进入卖空名单后,总部发展自营单位直接从事业务的比重显著增加,且上述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地处制度环境相对较差地区的企业中表现更强;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进入卖空名单后总部自营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资本增长并降低了企业的经营不确定性,另一方面,随着自营程度增加,集团总部对下属子公司的控制程度明显下降。路径研究表明,进入卖空名单显著提升了企业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经营互补性,且集团内代理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本文的研究结论揭示出了解决内部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无效的一种可能形式,即由集团总部发展总部自营单位并使其加入与子公司之间的竞争,在外部监督机制的约束下,总部可以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维持内部资本市场的“挑选胜者”机制和集团内部的信息通畅,进而提升集团的长期发展能力。本文研究成果对内部资本市场理论构成了重要补充,丰富了股票卖空的经济后果研究,同时可以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管理实践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韩斯玥  刘力一  温权  
本文以2003~2012年我国债券市场中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和中期票据为研究样本,本文从政府监管与债券信用评级信息含量的关系出发,分别从政府对发债企业的监管程度、对信用评级机构的干预程度和对债券本身的隐性担保三个方面,对政府干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做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对发债企业严格的审批监管,规范了企业在债券发行过程中的行为,使得企业向债券评级机构提供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提高了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监管部门对信用评级机构干预程度的增加能够使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更加规范,有助于提高债券信用评级的信息含量,防范评级机构恶性竞争、迎合客户。同时,拥有外资背景的信用评级机构做出的债券信用...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应品广  
在反垄断法视角下,针对行政性垄断的规制模式主要是"事后救济",即通过行政执法或司法救济对已经发生的行政性垄断行为予以"矫正"。相比之下,借助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竞争政策的手段(比如竞争审查制度、国家援助控制制度和行业法的"竞争法化")进行"事前控制",更能对行政性垄断形成有效规范。有必要推动中国行政性垄断规制模式的转变,赋予竞争主管机关更多"事前"职能。与此同时,竞争主管机关可以充分利用部门内部的协调机制和发挥多元机构力量,为赢得社会共识和获取政治支持做好准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宏宇  郎艺  王震  
基于意义建构的视角,本文从员工对制度和领导提供支持的意义建构来探讨员工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建立,对现有文献中关于制度和领导提供的支持之间是替代还是互补关系的分歧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141家企业的1985名员工的分析结果表明,员工感知到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领导支持和员工成长型工作价值观三者共同影响员工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建立。对于低成长型工作价值观的员工来说,其感知到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领导支持相互替代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的建立,而对于高成长型工作价值观的员工来说,其感知到的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领导支持相互互补影响关系型心理契约建立的假设并没有得到支持。本文不仅为制度和领导的交互作用、心理契约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还回答了"如何更好地利用制度和领导来帮助员工建立关系型心理契约"这一重要的实践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建国  杨海燕  
本文采用2002-2012年Chelem数据库的出口数据,测算了中美两国2002-2012年ISIC4位数分类产品的附加值与竞争互补性指数,结果表明:虽然中国的出口总量增长较快,但是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偏向中低附加值的产品类别,而美国的出口增长虽然较为缓慢,但明显偏向中高附加值的产品,中美两国在全球市场的出口互补性仍然大于竞争性。本文进一步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欧盟市场上的出口表现,发现中美两国对欧盟的出口强弱互现,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虽然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背离了欧盟的进口需求结构,使得中国未来对欧盟的出口增长可能会面临比较大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万丛颖  
本文以2004—2009年的765家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市场竞争及股权结构为研究对象,检验市场竞争与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主要体现为股权集中后对股权代理冲突和控制权代理冲突的影响,而国有股股东和法人股股东非但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治理效应,相反其控制能力的增加会导致代理冲突的激化;市场竞争度对两类代理冲突的治理效应显著,且市场竞争度与股权集中度的治理效应之间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与国有股股东和法人股股东控制能力的治理效应之间则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慧兰   刘博  
平台型电商的快速扩张和消费预期的改善为生鲜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但也带来了柠檬问题的干扰,制约着产品在线交易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评估平台认证的市场效果,并结合线上声誉分析其对上述问题的修正机制。以淘宝网大闸蟹金牌卖家认证为例,通过爬虫采集相关销售和评级数据,实证考察了生鲜农产品电商平台认证对卖家销售绩效的影响及其与线上声誉的交互作用。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旭晖  宋松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平台卖家的各种违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给平台型电商的声誉造成了严重损害。通过设置情景模拟实验,根据不同销售阶段卖家实施违规行为的不同表现形式,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进行了总结及分类,探讨了平台卖家不同类型的违规行为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的影响及原因。研究发现:(1)较之实际销售欺诈行为,消费者对平台卖家虚假营销宣传行为的态度更为消极,从而会对平台型电商声誉造成更大的破坏;(2)买家态度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和平台型电商声誉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平台卖家违规行为通过影响买家态度进而影响平台型电商声誉;(3)平台卖家声誉对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与买家态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平台型电商可以制定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策略,对不同类型的平台卖家违规行为以及不同声誉水平的平台卖家采取差异化的监管办法,并运用一系列手段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改善买家态度,以维护平台型电商声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