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58)
- 2023(10684)
- 2022(9577)
- 2021(9010)
- 2020(7565)
- 2019(17569)
- 2018(17626)
- 2017(34445)
- 2016(18727)
- 2015(20693)
- 2014(20788)
- 2013(20702)
- 2012(18768)
- 2011(16877)
- 2010(16665)
- 2009(14926)
- 2008(14622)
- 2007(12532)
- 2006(10705)
- 2005(9325)
- 学科
- 济(71209)
- 经济(71126)
- 管理(53554)
- 业(51251)
- 企(43664)
- 企业(43664)
- 方法(35539)
- 数学(30683)
- 数学方法(30311)
- 财(18830)
- 农(17700)
- 中国(17596)
- 学(17484)
- 业经(15613)
- 地方(14053)
- 理论(12988)
- 务(12964)
- 财务(12903)
- 财务管理(12882)
- 制(12527)
- 企业财务(12329)
- 和(12027)
- 农业(11958)
- 贸(11900)
- 贸易(11896)
- 技术(11757)
- 易(11538)
- 银(11186)
- 银行(11148)
- 环境(11069)
- 机构
- 大学(262406)
- 学院(259092)
- 管理(105828)
- 济(98780)
- 经济(96537)
- 理学(92453)
- 理学院(91411)
- 管理学(89787)
- 管理学院(89317)
- 研究(85749)
- 中国(62186)
- 京(55885)
- 科学(55424)
- 财(45403)
- 所(43201)
- 农(42113)
- 业大(40459)
- 研究所(39728)
- 中心(38389)
- 财经(37102)
- 江(36012)
- 北京(35184)
- 范(34401)
- 师范(34063)
- 经(33824)
- 农业(33179)
- 院(31310)
- 州(29746)
- 经济学(28910)
- 财经大学(27952)
- 基金
- 项目(184087)
- 科学(144142)
- 基金(133705)
- 研究(132665)
- 家(116997)
- 国家(116025)
- 科学基金(99613)
- 社会(81888)
- 社会科(77585)
- 社会科学(77563)
- 基金项目(71876)
- 省(71692)
- 自然(66809)
- 自然科(65211)
- 自然科学(65195)
- 自然科学基金(64002)
- 划(60787)
- 教育(60545)
- 资助(55270)
- 编号(53820)
- 成果(43311)
- 重点(40834)
- 部(40356)
- 发(38275)
- 创(38216)
- 课题(36594)
- 科研(35708)
- 创新(35581)
- 教育部(34418)
- 大学(34296)
- 期刊
- 济(103298)
- 经济(103298)
- 研究(75071)
- 中国(45097)
- 学报(43766)
- 科学(39750)
- 管理(37522)
- 农(37173)
- 财(33841)
- 大学(32531)
- 学学(30551)
- 教育(28866)
- 农业(26264)
- 技术(21666)
- 融(20682)
- 金融(20682)
- 财经(17279)
- 业经(16697)
- 经济研究(16442)
- 图书(14806)
- 经(14566)
- 理论(13456)
- 科技(13252)
- 问题(13204)
- 业(13185)
- 实践(12457)
- 践(12457)
- 技术经济(12232)
- 版(12188)
- 现代(11557)
共检索到364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燕飞 邵鲁宁 尤建新
本文在归纳不同产业领域中互补性资产的影响和作用基础上,对互补性资产的衡量指标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分析,认为互补性资产的研究应结合相关领域,研究方法和衡量标准应该符合各产业的实际情况。本文结合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提升科研能力的目标,提出从多学科、多角度综合集成的视角探究互补性资产的影响,以及影响的机制和途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金柱 施佳璐 章成志
专利技术互补性作为各类组织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参考,近年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了技术互补性概念的发展沿革,从产业/行业分类、专利分类、专利引用关系以及专利内容特征关联四个角度归纳其测度方法,最后综述专利技术互补性的多种应用。基于此,总结形成专利技术互补性的概念内涵,发现相关研究主要利用专利分类或专利引用网络来形成技术互补测度指标和方法,并主要应用于创新绩效因素判定、企业并购决策制定以及潜在合作伙伴发现等。未来,建议继续细化和具体化技术互补性概念,综合利用专利文本、图表、市场信息等多模异构数据,设计细粒度定量测度指标,引入深度学习等方法,提升专利技术互补测度的准确性,进一步拓宽专利技术互补性的应用范围,提升应用效果。
关键词:
专利技术 互补性 概念 测度 应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镒 刘人怀
平台企业构建了一个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但平台企业如何利用互补性资产推动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仍未得到清晰的理论解释。为此,构建互补性资产、平台领导力与双元创新理论模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通用性互补资产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专有性互补资产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通用性与专有性互补资产均正向影响平台影响力和引领力;平台影响力和引领力均正向影响双元创新,平台协调力正向影响利用式创新;平台领导力在互补性资产与双元创新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从平台领导力视角解释了平台企业利用互补性资产促进双元创新的内在机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平台企业理论,对平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鹏宇
将指标互补性和均衡性相联系,可明确评价方法的指标互补性特征,有利于评价者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文章在改进指标互补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梳理了指标互补性和均衡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4种评价方法的指标互补性。研究结果显示:在评价对象远离均衡态时,调和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VIKOR为欠额互补,TOPSIS同时出现了欠额互补和超额互补;评价方法的指标互补性对评价对象的排序结果存在影响,与线性加权汇总法相比,TOPSIS对排序结果的影响不大,其余三种评价方法对排序结果的影响较大;调和平均法、几何平均法和VIKOR对指标非均衡态的惩罚机制和惩罚力度不同,导致指标欠额互补程度不同,评价对象的排序结果不同。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薛红志 张玉利
主导企业在技术变革中经历了技术劣势后,这种劣势在何种程度上转化为商业劣势取决于突破性创新的破坏幅度。如果新技术只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而没有破坏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改进;如果新技术同时破坏了主导企业的技术能力和互补性资产的价值,那么主导企业的绩效将会下滑。正是由于大量突破性创新属于前者并且主导企业控制了大部分的互补性资产,开发了突破性创新的新进入企业只能与主导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分享创新利润。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互补性资产 企业间合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云霞 孙明贵
文章采用构建理论之多案例研究法,以国内三个行业的三家企业其四类外部互补性资产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性如何以及为何能够影响企业外部互补性资产协作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由位势嵌入性高的网络核心企业扮演网络治理主体的角色,发起和组织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成员间的协作,与价值链下游同一环节的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成员建立差序化嵌入性联结,其内核是差序化关系治理,同时,"明星嵌入性联结"的溢出效应提高了外部互补性资产网络的整体协作水平。本研究延伸了网络治理理论和协作治理理论。
关键词:
企业资产 资产网络 资产管理 企业管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越 李荣林
在不同条件下,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既可以是替代关系也可以是互补关系。现实中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一方面反映了二者之间真实的经济互补关系,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虚假的统计互补关系。垂直联系机制和水平联系机制构成经济互补关系的传递渠道,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共存成为统计互补关系的基础。在经验分析中,只有控制同时影响二者的外生因素,才能剔除统计互补的影响,得出二者之间的真实关系。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贸易 互补与替代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兵 李富华 罗守贵
生态位效率评价能够帮助企业认识自身发展现状和不足,有益于企业在商业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位置。文章基于2013年29家文化传媒上市企业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方法,从互补性资产角度对其进行生态位的"态""势"效率综合测度和评价。研究发现:企业"态"和"势"要素效率并不一致,"态"要素效率多为高效,"势"要素效率却几乎低效;互补性资产中的总资产和宣传推广费用对"态"要素的提升作用明显,而宣传推广费和研发费对企业生态位"势"要素的提升作用较明显。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燕飞 邵鲁宁 尤建新
本文在评述国内外有关互补性资产和企业生态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行业背景和企业特点,基于互补性资产的视角切入,从需求满足能力、资本资源、研发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指标评价体系,并选取我国14家电动汽车企业,通过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与企业净资产和销售收入基本具有一致性;政府补贴等制度性资源是电动汽车企业生态位中的关键互补性资产,对我国电动汽车产品的推广和扩散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晓东 苏启林
本文将互补性资产概念引入科技中介,界定了通用性互补资产、专业性互补资产的具体内容。以外部网络强度为调节变量,在结构—行为—绩效的逻辑范式下,实证检验了科技中介的两类互补性资产对其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中介的网络强度对互补资产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网络强度在逐步下降;专业性互补资产是科技中介技术转移绩效实现的关键载体,而通用性互补资产对绩效贡献相对较小。本研究从资产—能力的视角解释了科技中介的运行机制,对科技中介的经营战略提出建议:专业性互补资产的核心是专家团队和专业技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构建"软研发"核心竞争力;同时加强与非政府部门合作协议式的"弱联系",实现对创新资源的跨界整合。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欧阳桃花 王钧 胡京波
成功的技术变革与商业化过程离不开对互补性资产的管理。因为技术变革初期,新技术往往与旧技术共享互补性资产(销售团队、支持技术团队等),由于组织惯性,组织认知等原因,再加之旧技术仍是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导致新技术变革往往得不到必要的互补性资产支持。所以,很多技术变革的商业化过程的失败不是因为技术本身,而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互补性资产支持,死于黎明前的黑暗。本文旨在以中标软件为案例研究对象,研究软件企业如何成功推动云计算技术变革以及商业化。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成功进行技术变革,不仅要关注新技术的研发,还要处理好新技术与商业化所需要的互补性资产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研究分析推导出本文研究结论:第一,识别关键性的互补性资产并建立其与新技术的组织联系是成功实施技术变革的关键要素;第二,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不会主动建立组织联系,需要高层领导建立管理机制,通过管理机制促使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建立组织联系;第三,激励措施、组织学习、知识分享等管理机制是推动建立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之间的组织联系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结论不仅对新技术与互补性资产之间的关系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对于中国企业成功应对行业内的技术变革也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
技术变革 互补性资产 云计算 案例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慧敏 李婧
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在市场中赢得竞争的物质保障。在企业的整个生命历程中,资产质量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资产质量是每个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重点。以经营者的角度深入研究资产质量,有助于企业准确评价自身资产,合理分配使用资产,保障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进而提升企业的生命力。因此,资产质量评价研究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丁从明 陈仲常
文章研究了金融深化、资本深化及其相互关系,提出金融深化是资本深化的被动反应,同时又通过渠道效应促进了资本深化。文章在1952~2004年的时间区间上验证了上述假说,并分析了导致这种资本深化的经济和体制因素。
关键词:
金融深化 资本深化 渠道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关键词:
破坏性创新 价值网 互补性资产 产品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曹广喜
混沌和分形等非线性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分析已成为近年来金融研究的一个热点。文章综述了用于金融资产价格或收益率波动性特征研究的分形理论,介绍了分形特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最后给出适用于中国金融市场分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长记忆性 多重分形 标度 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