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14)
2023(15928)
2022(13770)
2021(12883)
2020(10945)
2019(24447)
2018(24243)
2017(46082)
2016(25360)
2015(28448)
2014(27415)
2013(26898)
2012(24590)
2011(22104)
2010(21963)
2009(20215)
2008(19948)
2007(17448)
2006(15095)
2005(12929)
作者
(73710)
(61176)
(60831)
(57703)
(38902)
(29714)
(27495)
(24016)
(23213)
(21717)
(20843)
(20514)
(19393)
(19245)
(18767)
(18732)
(18694)
(18376)
(17533)
(17409)
(15425)
(14878)
(14869)
(13915)
(13754)
(13742)
(13482)
(13458)
(12377)
(12295)
学科
(92930)
经济(92827)
管理(77820)
(75595)
(64248)
企业(64248)
方法(44027)
数学(37339)
数学方法(36845)
(27502)
中国(24798)
(24302)
业经(22442)
(22402)
技术(20733)
(19990)
贸易(19979)
(19443)
地方(17882)
理论(17584)
农业(17252)
(16932)
(16086)
财务(16013)
财务管理(15989)
(15326)
企业财务(15124)
环境(14756)
(14535)
银行(14465)
机构
大学(352669)
学院(352246)
管理(140459)
(133951)
经济(131029)
理学(122724)
理学院(121367)
管理学(119062)
管理学院(118465)
研究(115195)
中国(84383)
科学(75736)
(75141)
(64020)
(59034)
业大(58589)
(58365)
研究所(53738)
中心(52504)
农业(50788)
(50746)
财经(47990)
北京(46928)
(45866)
师范(45283)
(43636)
(41852)
(41362)
技术(39028)
经济学(38888)
基金
项目(247595)
科学(193249)
基金(178194)
研究(175713)
(157816)
国家(156471)
科学基金(133622)
社会(109448)
社会科(103644)
社会科学(103615)
(98594)
基金项目(95028)
自然(89538)
自然科(87518)
自然科学(87493)
自然科学基金(85939)
(82828)
教育(80866)
资助(72856)
编号(71000)
成果(56111)
重点(55242)
(54939)
(52956)
(52053)
创新(50663)
课题(48839)
科研(47590)
计划(46623)
大学(45596)
期刊
(142157)
经济(142157)
研究(97385)
中国(66783)
学报(63584)
(57457)
科学(55604)
管理(51696)
大学(47234)
(44688)
学学(44641)
教育(41193)
农业(39853)
技术(30614)
(26414)
金融(26414)
业经(25151)
经济研究(23020)
财经(22766)
(21656)
科技(19990)
(19445)
图书(18453)
问题(18305)
(18122)
技术经济(17325)
业大(17210)
理论(16361)
商业(16194)
实践(15080)
共检索到502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沈志渔  孙婧  
以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深入剖析企业营销能力、企业技术能力与产品创新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从过程角度研究企业互补性能力对产品创新不同环节的影响和相对重要性。创新过程可视为从创意产生,到创意转化,再到创意扩散的三个阶段的有序演进。研究发现,在创意产生阶段,企业营销能力比企业技术能力作用更重要;在创意转化和扩散阶段,企业技术能力比企业营能力作用更重要;企业营销能力与企业技术能力的互补效应对创意产生、创意转化及创意扩散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聂聆  陈诗雯  
通过计算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在彼此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增加值分布,构建并测算价值链互补指数,从而研究它们的价值链互补性。研究表明,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绝大多数制造业价值链的多数环节互补性较强,它们的价值链分工有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其他"金砖国家"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互补性相对较弱,且主要体现在资源产品及服务环节。其中,印度与中国制造业价值链的互补性相对较强。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基本具备了构建区域价值链的条件,中国在其中能够发挥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国应通过建立"金砖国家"长效合作机制,创新并深化"金砖国家"产业合作领域,与其他"金砖国家"联合布局建立产业价值链的区域协同机制,加大对其他"金砖国家"的投资等方式,构建自主型价值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章健  
本文在说明了企业创新的特定含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在企业战略研究领域比较流行的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对企业创新的消极影响,并探讨了消除这种消极影响需要具备的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岳  
在产品同质化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以改善用户体验为宗旨的微创新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并逐渐为业界和学界所重视。微创新具有众多与传统创新方式不同的特点,在产品设计中必须根据其特点在创新的视角、途径、内容以及意识等方面作相应的调整,并利用消费者预期使用体验与实际使用体验相互转化和促进的微创新模式以产生持久的创新动力,实现产品的"异质化";同时,微创新也是形成产品创新内在逻辑以及构建创新壁垒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优势地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建华  倪自银  
破坏性创新战略的成功应用,必须围绕破坏性创新产品价值主张制定业务成长计划和商业运作模式,构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高绩效价值网,在此过程中,互补性资产起决定作用。在破坏性创新商业化过程中互补性资产决定着创新绩效的获取能力,互补性资产的创新为破坏性创新构筑了更多的产业壁垒,增强了对破坏性创新保护力度,构建了竞争优势的持久性。在价值网构建过程中,产品价值来源与价值网的绩效决定于互补性资产活动的开展与整合,而价值属性排序和衡量标准又为互补性资产选择提供了依据,价值网的特性为互补性资产活动能力提出了要求,进而完善和提升了互补性资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韩军辉  闫姗娜  
运用考虑非合意产出SBM方向距离函数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2008—2015年制造业26个行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系统GMM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如何影响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从弱变强的过程中,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由下降逐渐转变为上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整体上呈非线性"U"型关系。因此,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推动以绿色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对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重大意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永林  万春阳  
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结合微观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协同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生产过程的提升作用。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互补对高技术企业和传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有着积极显著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存金  曾艳  
创造价值是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价值创新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核心。企业价值链是一个网络化价值链体系,基于价值链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剖析了企业价值链、价值创新能力与经营能力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企业价值创新能力构建与培育的三维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何俊岑  银路  王敏  
结合互联网和服务经济的特点,分析了互补性资产的内涵和概念边界,并将之划分为3类——生产类、销售类和服务类。根据创新成果商业化过程中不同环节的特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3类互补性资产对创新获利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创新成果的商业化速度、用户体验、壁垒构筑是互联网时代互补性资产对创新获利的主要影响,而价值创造、价值增值和价值分配是互补性资产影响创新获利的主要环节。最后,对当前中国企业如何通过互补性资产增强创新获利能力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琼婕  郑彤彤  
随着生鲜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与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等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开始实现跨区域甚至是跨国流通。而由农户、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共同参与的流通价值链,在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正常、稳定运作能够充分确保各个环节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实现整体运作的规范化。本文首先对生鲜农产品的特性、生鲜农产品流通价值链中的主体、相关要素及其运作逻辑展开描述,其次分析当前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价值链组织与分工优化路径展开探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琼婕  郑彤彤  
随着生鲜农产品市场的扩大与相关冷链物流技术等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开始实现跨区域甚至是跨国流通。而由农户、企业、消费者等主体共同参与的流通价值链,在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正常、稳定运作能够充分确保各个环节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实现整体运作的规范化。本文首先对生鲜农产品的特性、生鲜农产品流通价值链中的主体、相关要素及其运作逻辑展开描述,其次分析当前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生鲜农产品流通价值链组织与分工优化路径展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