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03)
- 2023(12671)
- 2022(10834)
- 2021(10033)
- 2020(8377)
- 2019(19371)
- 2018(18997)
- 2017(36772)
- 2016(19907)
- 2015(22372)
- 2014(22700)
- 2013(22596)
- 2012(21625)
- 2011(19825)
- 2010(20252)
- 2009(18626)
- 2008(18755)
- 2007(17044)
- 2006(14871)
- 2005(13761)
- 学科
- 济(92462)
- 经济(92377)
- 业(52863)
- 管理(52358)
- 企(40715)
- 企业(40715)
- 方法(38406)
- 数学(33315)
- 数学方法(33017)
- 中国(26279)
- 农(25891)
- 地方(24899)
- 贸(24192)
- 贸易(24178)
- 易(23410)
- 财(20642)
- 业经(19558)
- 学(18838)
- 农业(17298)
- 制(16192)
- 银(15157)
- 银行(15123)
- 融(14995)
- 金融(14993)
- 行(14576)
- 地方经济(13562)
- 环境(13320)
- 和(13123)
- 发(12978)
- 理论(12958)
- 机构
- 学院(295026)
- 大学(293613)
- 济(125024)
- 经济(122385)
- 管理(106961)
- 研究(106834)
- 理学(91305)
- 理学院(90121)
- 管理学(88496)
- 管理学院(87948)
- 中国(79966)
- 科学(65895)
- 京(63224)
- 财(56434)
- 所(56130)
- 农(54835)
- 研究所(50822)
- 中心(48053)
- 江(45888)
- 业大(44839)
- 财经(44487)
- 农业(43177)
- 范(40642)
- 经(40266)
- 北京(40253)
- 师范(40233)
- 经济学(38643)
- 院(38257)
- 州(36887)
- 经济学院(35004)
- 基金
- 项目(190146)
- 科学(148326)
- 研究(138044)
- 基金(135956)
- 家(119274)
- 国家(118236)
- 科学基金(99437)
- 社会(86995)
- 社会科(82476)
- 社会科学(82452)
- 省(75258)
- 基金项目(71788)
- 自然(63605)
- 教育(63311)
- 划(63227)
- 自然科(62123)
- 自然科学(62103)
- 自然科学基金(60994)
- 资助(56146)
- 编号(55986)
- 发(46184)
- 成果(45890)
- 重点(43719)
- 部(42099)
- 课题(39688)
- 创(39089)
- 发展(36961)
- 科研(36677)
- 创新(36616)
- 展(36386)
- 期刊
- 济(142560)
- 经济(142560)
- 研究(88468)
- 中国(60640)
- 农(51063)
- 学报(48339)
- 科学(44055)
- 财(43021)
- 管理(38509)
- 大学(35959)
- 农业(34818)
- 学学(33926)
- 教育(32335)
- 融(29471)
- 金融(29471)
- 业经(24701)
- 技术(24576)
- 经济研究(23622)
- 财经(21942)
- 问题(20052)
- 贸(19568)
- 经(18910)
- 业(18712)
- 国际(17005)
- 商业(15263)
- 技术经济(14845)
- 世界(14477)
- 版(14200)
- 统计(13626)
- 理论(13207)
共检索到451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雨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广阔无垠的国内市场和难以限量的发展潜力;美国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发达国家,经济和科技实力雄厚,每每充当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美两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状况,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各自国内宏观经济走向,而且也会对整个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进展迅速 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虽崎岖曲折,但总体上看步履坚实,进展迅速。据中国海关统计,1979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仅为24.5亿美元,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武敬云
本文运用CS、CC和出口相似度等贸易指数研究了中国和南非的贸易竞争性和互补性,发现两国贸易在总体上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这为两国建立更密切的经贸关系提供了经济动力,而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为中国和南非的经贸关系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和南非的经贸关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任俊生
试论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因素和发展前景任俊生中美经贸关系对于中国、美国乃至于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格局变化都有着重要影响。那么,如何看待中美经贸关系的现状,影响其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在本世纪最后5年里它的发展前景如何,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谈谈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雪 张立峰
中美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中国对美投资逐步显现后发优势、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展顺利、中美持续深化地方层级的经贸合作、中美在全球经济领域治理上合作日益增多,是新时期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同时,中美经贸合作也遇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双方在投资环境存有问题、知识产权上冲突加剧、规则之争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是基调、中美政治关系的稳定是前提、中美经济互补性是内生动力、经贸协商机制是发展保障,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是主流,冲突只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特点 矛盾 发展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雪 张立峰
中美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中国对美投资逐步显现后发优势、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展顺利、中美持续深化地方层级的经贸合作、中美在全球经济领域治理上合作日益增多,是新时期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同时,中美经贸合作也遇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双方在投资环境存有问题、知识产权上冲突加剧、规则之争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是基调、中美政治关系的稳定是前提、中美经济互补性是内生动力、经贸协商机制是发展保障,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是主流,冲突只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特点 矛盾 发展前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雪 张立峰
中美双边经贸合作持续扩大、中国对美投资逐步显现后发优势、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进展顺利、中美持续深化地方层级的经贸合作、中美在全球经济领域治理上合作日益增多,是新时期中美经贸关系的特点。同时,中美经贸合作也遇到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中美双方在投资环境存有问题、知识产权上冲突加剧、规则之争等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是基调、中美政治关系的稳定是前提、中美经济互补性是内生动力、经贸协商机制是发展保障,中美经贸关系发展是主流,冲突只是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中美经贸关系 特点 矛盾 发展前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向阳
随着中印两国政治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双边贸易总额不断增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经贸关系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虽然中印贸易中尚存在贸易不平衡、贸易摩擦较多、印度高关税及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制约因素,但是从长远来看,两国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邱济洲 许冀萍 储建君
1.五十年代的友好时期 新中国的成立为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开辟了新纪元。1949年10月16日两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1951年两国建立国际贸易关系,开始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活动。这之后,两国陆续签订了《中蒙经济与文化合作协定》、《关于中蒙贸易支付结算议定书》、《中蒙交货共同条件议定书》、《中蒙通商条约》等协定、议定书和条约,特别是1955年横穿蒙古的中蒙苏铁路通车后,为发展两国贸易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61年与1951年相比,两国的贸易额迅速增长,由75万美元增加到4994万美元,增长了近66倍,占当年蒙古贸易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唐毓流
一、中越经贸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与越南的经贸关系渊源流长。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西南丝路”就成为联结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纽带。19世纪后,由于中国移民不断移居越南,双方经贸关系有了较快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中越经贸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1951年两国建立了国家贸易关系,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近30年中,中越贸易的发展,同中国政府为支持越南的民族解放战争和经济建设所提供的大量援助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此期间,虽然中越两国间的贸易规模不大,1966年双边贸易额为1.25亿美元,为贸易额最高年份,但是中国通过援助提供的各种物资却是十分巨大的。截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黎国焜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就已成为加拿大产品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市场。为了适应中加贸易发展的需要,1908年加拿大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贸易代表处。1931年又在大连、天津设立这种机构。到1936年,双边贸易额达到了828万加元,其中,加拿大对中国的出口为456万加元。木材和纸张占66%;加拿大从中国的进口为372万加元。新中国成立初期,两国间贸易额仍很有限,1959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656万加元。 6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大量购买加拿大小麦、中加贸易有了较大的增长,1961年双边贸易额第一次突破1亿加元大关,达1.26亿加元。1966年,双边贸易额增加到2.05亿加元,这是60年代的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崔日明
中韩经贸关系及发展前景辽宁大学国际经济系崔日明一中韩两国地域相邻,汉民族与朝鲜族数千年来在文化上、经济上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韩两国曾长期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从7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际局势及亚太地区形势的逐步缓和以及中国对外开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静珍 张汉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小济 路林书 成小洲
一、中国与东亚地区贸易关系的发展前景 (一)东亚地区的贸易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经过近15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东亚地区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明显提高。据统计,1993年东亚地区贸易占世界比重已高达24.6%,金额为18500亿美元,随着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和该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东亚地区的经贸发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1.随着日本、“四小龙”等工业发展战略从出口导向型向扩大内需型的转变,东亚的经济增长对内部市场依赖程度将日益提高,它会使区内贸易以更快于同区外的增长速度发展下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