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
2023(31)
2022(28)
2021(19)
2020(20)
2019(52)
2018(89)
2017(190)
2016(77)
2015(39)
2014(18)
2013(19)
2012(9)
2011(8)
2010(1)
2009(2)
2008(3)
2007(1)
2006(1)
2004(3)
作者
(84)
(77)
(68)
(61)
(46)
(37)
(35)
(32)
(29)
(27)
(25)
(24)
(23)
(23)
(22)
(21)
(21)
(20)
(17)
(17)
(17)
(17)
(17)
(16)
(16)
(16)
(15)
(15)
(15)
(15)
学科
(108)
经济(108)
业经(95)
信息(87)
(86)
产业(86)
信息产业(85)
总论(85)
管理(78)
(72)
贸易(72)
(71)
电子(68)
网上(66)
网上贸易(66)
教学(50)
(45)
企业(45)
教育(40)
(39)
(39)
银行(39)
中国(38)
工作(38)
(37)
机化(37)
算机(37)
计算(37)
计算机(37)
计算机化(37)
机构
学院(434)
大学(410)
管理(157)
(131)
经济(127)
理学(120)
理学院(120)
管理学(113)
管理学院(113)
研究(106)
中国(102)
技术(87)
(81)
(78)
(77)
职业(76)
(72)
中心(68)
图书(66)
技术学院(65)
书馆(63)
图书馆(63)
职业技术(63)
(62)
师范(61)
科学(58)
财经(58)
农业(56)
(54)
业大(53)
基金
项目(289)
研究(249)
科学(226)
基金(191)
社会(171)
社会科(153)
社会科学(153)
国家(145)
(145)
科学基金(143)
(129)
教育(117)
编号(107)
基金项目(103)
(98)
(90)
(89)
成果(89)
创新(83)
课题(80)
(79)
高校(77)
大学(76)
自然(76)
自然科(76)
自然科学(76)
自然科学基金(76)
(75)
(74)
国家社会(73)
期刊
(167)
经济(167)
研究(139)
中国(113)
教育(96)
管理(91)
图书(68)
学报(57)
书馆(56)
图书馆(56)
业经(54)
大学(51)
科学(51)
(50)
金融(50)
(48)
经济研究(47)
成人(46)
成人教育(46)
学学(44)
科技(42)
技术(41)
商业(36)
(36)
商业经济(32)
情报(30)
(29)
科技管理(27)
农业(26)
经济师(26)
共检索到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万思志  
互联网所触及的地方就是高校社会服务的舞台。以互联网为媒介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无缝对接。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服务。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看,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并不是高校产生时就有的,而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服务作为高校一项独立的基本职能,是指高校直接地为社会提供服务。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的基本内涵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琦  
"互联网+"理念不断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互联网+"成为行业、企业现代化的标识,"互联网+"高校就业服务可能是这一阶段发展的新思路。本文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计算、智能办公系统等相关技术,围绕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提升高校就业服务质量,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促使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提出建设性意见。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勇  
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脉络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其主要业务模式和国内外监管现状,总结出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供监管我国互联网金融时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丹  
互联网金融依赖于网络化与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完全不同,也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的互联网金融特征:1.互联网金融扩散速度快,广度宽。互联网金融以虚拟网络为基础,互联网网络是一个遍布世界的网络,用户数量难以估计,而且其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信息传递速度无时间地域限制,因此互联网金融在资金支付与结算上广度与速度都远远超过传统金融,但与此同时风险扩散的广度与速度也呈正相关同比例增长,可能产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欣  王秀成  
高校师生是互联网的积极参与者和使用者,互联网既是高校教育体系所依赖的重要教学工具,也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安全、广泛、便捷地运用好"互联网+",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必要手段、有效载体和制胜法宝。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艳芳  吴南中  
互联网+"是人、事、物都被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大生态,改变了教育的存在基础、组织模式和实践模式。建立"互联网+"特色的应用型高校是依托"互联网+"教育理念和技术,通过要素融入、体系重构和与"互联网+"业态的双向调适,打造的特色应用型高校:培养适应"互联网+"业态的人是根本任务和直接目标;主要科研任务是应用技术和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为社会培育"互联网+"业态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并执行"互联网+"特色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完成文化传承职能。为此,"互联网+"特色的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是开放和包容的高校,是真正围绕学习者办学的高校,是百姓身边的高校。在向"互联网+"特色的应用型高校转变的过程中,需探索一条从意识到能力再到智慧生态打造的基本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小明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实力中,我国的高等院校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处于我国科技前沿的高校,无疑是承载这一历史使命的主力军。随着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现代高校治理也成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积极探索现代高校治理的新方向,对于有效整合现代高校资源,充分发挥现代高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周南平  
当前,互联网革命不仅仅是从社会结构及技术进步意义上而言,对于高校学科建设也具有重要影响。从内涵到外延,"互联网+"助推高校文科发展转型突围,使得高校文科的形态、内容呈现出崭新的活力和生机。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办好特色文科,要紧密联系信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立足结合自身优势凝练学科方向,注重信息科学与文科的深度融合,从而培育形成文科发展的特色与亮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  
"互联网+教育"给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既要抓住机遇又要迎接挑战,更要依据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使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琬  张国胜  杨明洪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OLogit模型考察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并未促进社会公平感,反而导致社会公平感提升一个或一个等级以上的概率下降约14.41%。这一结果在利用工具变量法、处理效应模型克服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后仍然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负面影响在男性和没有大学学历群体中更为明显,而在是否从事非农工作群体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通过提升相对收入不公平感和抑制阶层流动感降低社会公平感。此外,闲暇互联网使用偏好对社会公平感的作用效果也有所区别。因此,应从提高个体互联网使用技能并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宽增收渠道、用制度调节和规范资源分配以保障阶层向上流动渠道畅通、鼓励个体广泛参与线上学习提高人力资本、加强社会舆情引导等方面努力,以实现互联网使用对社会公平感的促进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羚雅  向运华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互联网使用和社会资本对非农就业的作用,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使农民非农就业的概率提高了49.3%,采用稳健性检验与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后,这一效应依然显著;低学历、男性与"90后"农民非农就业受互联网使用影响更大;社会资本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民非农就业的重要渠道,即互联网使用显著增加了农民的社会资本,进而提高了农民非农就业的概率。改善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推广互联网知识,有助于农民非农就业、增收与脱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傅巧灵  赵睿  鲍新中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社会基础网民规模扩大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客户基础。中国网民数量在2008年6月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其中手机网民达5.57亿,占全部网民的85.8%;网民又以青年人为主体,10~39岁年龄段网民占全部网民比例的78.1%。考虑到网络普及和代际更迭因素,中国互联网的群众基础将继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朱雪平  
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全球高速公路的雏型。INTERNET对情报事业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研究INTERNET是情报界的当务之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庆华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过程中开创的第三方运营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慕课(MOOC)的服务模式与运营模式的对比,辨析了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本文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应具备的三个核心价值,分析了其当前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公共服务体系要定位互联网教育服务并坚持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丽茹  解进强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货运服务的智能化、平台化和集约化特征日趋明显,货运组织沿着联盟、网络、平台的方向发展演变。本文阐述了构建货运平台的基本途径,分析了货运平台的实践运作,为货运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