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
2023(119)
2022(115)
2021(129)
2020(124)
2019(339)
2018(407)
2017(977)
2016(394)
2015(272)
2014(126)
2013(58)
2012(29)
2011(23)
2010(7)
2009(7)
2008(2)
2007(9)
2006(4)
2005(6)
作者
(460)
(391)
(367)
(308)
(216)
(152)
(145)
(139)
(134)
(124)
(114)
(108)
(107)
(106)
(105)
(102)
(100)
(98)
(96)
(93)
(88)
(83)
(82)
(79)
(78)
(75)
(74)
(73)
(73)
(69)
学科
(895)
经济(895)
业经(764)
(663)
产业(661)
(642)
贸易(642)
信息(640)
(640)
信息产业(637)
总论(637)
电子(592)
管理(584)
网上(581)
网上贸易(581)
(547)
企业(547)
中国(265)
(260)
(259)
银行(259)
(251)
(215)
金融(215)
农业(178)
中国金融(175)
(170)
(156)
财务(156)
财务管理(156)
机构
学院(2598)
大学(2054)
管理(937)
(911)
经济(893)
理学(811)
理学院(807)
管理学(792)
管理学院(789)
研究(495)
中国(473)
职业(472)
(462)
(432)
(387)
技术(384)
财经(384)
商学(349)
商学院(347)
(342)
技术学院(318)
职业技术(303)
(301)
中心(300)
财经大学(285)
经济学(270)
北京(269)
科学(265)
(262)
师范(258)
基金
项目(1732)
研究(1455)
科学(1350)
基金(1149)
社会(968)
(926)
国家(918)
社会科(909)
社会科学(909)
科学基金(881)
(818)
编号(760)
基金项目(661)
教育(615)
(579)
(543)
项目编号(513)
(491)
创新(490)
自然(475)
自然科(468)
自然科学(467)
自然科学基金(463)
课题(455)
(431)
(424)
成果(418)
(412)
(400)
重点(400)
期刊
(1254)
经济(1254)
研究(738)
业经(577)
经济研究(429)
管理(400)
中国(382)
商业(378)
商业经济(345)
(325)
教育(251)
(246)
(237)
金融(237)
技术(228)
农业(193)
科学(173)
财会(158)
学报(157)
大学(149)
科技(146)
学学(145)
(142)
企业(142)
现代(128)
农业经济(123)
会计(118)
(117)
财经(116)
(112)
共检索到33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广新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则全面布局"工业4.0",毫无疑问,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日渐成为全球共识。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应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银寅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获取的平等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环境,被简称为"互联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作为制造业的一个技术要素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互联网营销催生产业链重构,研发生产设计网络化将线性竞争转化为弧形竞争,比较优势被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斌  赖新峰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特征及新发展,指出中国制造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一变革时代的产物,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品牌战略实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制造业的具体实施细则、积极应对国外的竞争战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15"、尽快出台"互联网+"的创新政策和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朱启航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宏观层面的早期研究源于对产业融合现象的讨论,多集中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和产业互动。微观层面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渠道成员间的"零供关系"到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新形态分析。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突破传统的"零供关系"研究视角的局限,探讨互联网驱动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关系及跨界交互的基本模式;二是探讨互联网情境下零售商与制造商关系结构特征及由此引致的市场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朱启航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宏观层面的早期研究源于对产业融合现象的讨论,多集中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和产业互动。微观层面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渠道成员间的"零供关系"到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新形态分析。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突破传统的"零供关系"研究视角的局限,探讨互联网驱动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关系及跨界交互的基本模式;二是探讨互联网情境下零售商与制造商关系结构特征及由此引致的市场行为和绩效;三是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多维度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华东  
为了应对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对制造业形成了挑战,本文以海尔战略损益表为研究对象进行制造业转型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战略损益表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然后分析战略损益表的宙斯模型及其具体内容,最后分析战略损益表变革的两个内在约束条件和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有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这给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唐国锋  李丹  
针对学术界缺乏对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和驱动机理探究的现状,选取在工业互联网背景下实施制造业服务化的18个典型案例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展开质性研究。通过对案例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性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共得到104个概念、20项主要影响因素,类属于5个主范畴,包括模式创新前期基础、模式创新外部环境、模式创新内在需求、平台支撑能力、服务化模式创新;构建能反映影响因素对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创新驱动机理的典范模型,并进行理论阐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覃剑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孕育演进背景下,以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为主流趋势,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国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整体水平不高、行业不均衡、区域不均衡、意识能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等制约因素。面向未来,必须坚持精准化、协调化、融合化、开放化、长效化五个方向,根据制造业企业类型实施差异化转型升级路径,打造"平台+企业"协调发展的生态体系,促进官、产、学、研、企资源整合创新,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融合,增强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推动制造业发展动力变革能力,加快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早日实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繁华  刘淑萍  
"互联网+"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其作用机制也十分关键。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均产生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对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比重的上升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大于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比重上升的促进作用;"互联网+"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级。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  
"互联网+教育"给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既要抓住机遇又要迎接挑战,更要依据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使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分析企业知识创造主体、知识客体和环境因素所呈现的新特征,并提出互联网对企业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四大驱动力因素,网络开放性、虚拟网络、多主体参与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以及驱动力因素,有利于企业挖掘互联网中价值创造的要素。最后,基于知识的视角提出企业从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能力和加强互联网技术3个方面,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快速响应变革的环境,进行新知识的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