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58)
- 2023(6890)
- 2022(5612)
- 2021(5005)
- 2020(3932)
- 2019(8741)
- 2018(8399)
- 2017(16807)
- 2016(8524)
- 2015(9116)
- 2014(8880)
- 2013(8673)
- 2012(8281)
- 2011(7690)
- 2010(7906)
- 2009(7706)
- 2008(7625)
- 2007(6953)
- 2006(6770)
- 2005(6371)
- 学科
- 济(60528)
- 经济(60487)
- 管理(25911)
- 税(21606)
- 税收(20176)
- 业(20073)
- 收(20005)
- 企(18129)
- 企业(18129)
- 方法(16425)
- 地方(15226)
- 数学(13547)
- 数学方法(13482)
- 财(13319)
- 业经(12715)
- 中国(12000)
- 地方经济(11770)
- 学(9830)
- 制(9136)
- 农(8786)
- 体(8302)
- 和(8164)
- 贸(7775)
- 贸易(7771)
- 易(7450)
- 环境(7420)
- 产业(7359)
- 经济学(7289)
- 理论(7197)
- 融(7066)
- 机构
- 学院(128704)
- 大学(127881)
- 济(66105)
- 经济(65001)
- 管理(46555)
- 研究(45408)
- 理学(39497)
- 理学院(39106)
- 管理学(38725)
- 管理学院(38472)
- 财(36387)
- 中国(34784)
- 财经(27211)
- 京(25630)
- 经(24471)
- 科学(22805)
- 经济学(22790)
- 所(21784)
- 经济学院(20138)
- 财经大学(19890)
- 江(19463)
- 研究所(18962)
- 中心(18685)
- 北京(16674)
- 院(15953)
- 州(15297)
- 范(15195)
- 师范(15127)
- 社会(13968)
- 商学(13708)
- 基金
- 项目(74236)
- 科学(59327)
- 研究(58162)
- 基金(55163)
- 家(46304)
- 国家(45936)
- 社会(41398)
- 科学基金(39963)
- 社会科(39295)
- 社会科学(39284)
- 基金项目(27581)
- 省(26950)
- 教育(25098)
- 编号(22986)
- 资助(22155)
- 划(22070)
- 自然(21282)
- 自然科(20759)
- 自然科学(20755)
- 自然科学基金(20393)
- 成果(19735)
- 国家社会(18408)
- 发(17128)
- 部(16728)
- 重点(16725)
- 性(16150)
- 课题(15674)
- 制(15469)
- 济(15383)
- 教育部(15274)
共检索到209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正 杨素 霍富迎
数字经济背景下,互联网零工经济催生出新的劳动投入方式,对现有税收理论与税收治理实践的创新提出了新要求。零工经济改变了生产关系,依托数据要素嵌入国民收入循环,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劳动关系的类型。本文结合互联网零工经济的运行机制,深入考察其税收治理逻辑,认为在互联网零工经济背景下,应从搭建完善的自然人税收治理体系、平衡地区间税收利益、把握税收立法规划、强化互联网零工平台税收协同义务等方面前瞻性构建税收治理框架,为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稳定的税收治理环境。
关键词:
零工经济 税收治理 自然人税收 以数治税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正 闵庆汉 朱学易
工业互联网变革了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在冲击现行税制体系的同时,也为解构和重塑供给端的税收治理框架提供了新契机。本文遵循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特征—价值创造路径—价值创造治理”的价值创造线索,尝试以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创造冲击我国税收制度作为主线,从理论出发,多维视角阐释工业互联网下税源变革、税收治理重点、税收结构性变化以及税收分享规则的调整。进一步地,厘清工业互联网多方联动、资源协同、结构优化、生态演进的价值创造路径,层层递进梳理出各环节税收治理的实践逻辑,并从重塑企业主体税收征管新模式、完善税收政策储备、健全税收激励机制、优化地区税收分享规则四个方面,提出工业互联网价值创造的税收治理方案,为工业互联网税收治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税收治理 数字经济 税收征管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昌 闫积静 蔡一炜
零工经济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一种新经济模式,在实践中具有多种应用场景。本文在阐释零工经济概念、特征与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剖析零工经济的政策适用与税收治理难点,借鉴零工经济税收治理的国际经验,从税制要素、税收征管机制、协同共治机制、维护国际税收权益等方面提出零工经济的税收治理方略。
关键词:
零工经济 数字经济 灵活用工 税收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香菊 付昭煜
近年来,全球经济数字化进入快速发展期。数字经济有利于培育拓展新税源,但同时也模糊了地域和国家的界限,给税制设计、税收收入分配、税收征管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同国际组织和一些国家针对经济数字化税收征管进行了探索研究,中国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从国家治理现代化、劳动关系变化、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等视角分析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逻辑起点,以此为基石聚焦税收征管制度的全面重构和改革,并提出应对数字经济税收治理的前瞻性思考,即以法律法规保障、技术赋能布局、体制机制优化等为抓手,完善数字税收制度设计;以数字技术赋能税收征管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协同治税的“以数治税”模式;提升数字税收治理效能,实现税收治理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的全方位突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强
置于国家治理大视野,税收治理有其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逻辑主要体现为基于发展与安全的连贯线索,理论逻辑主要体现为合于传统与现代的思想渊源,实践逻辑主要体现为成于经济与政治的物质力量。税收是经济范畴,又是政治范畴,税收治理具有政治主导性和市场先导性,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渗透于有为政府的政治性和有效市场的经济性的有机结合,始终彰显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目标的人民性,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
关键词:
税收治理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胡江峰 范卫国 周志波
本文基于财政社会学视角,从价值理性、组织体系、制度规则和技术理性四个维度阐释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税收治理现代化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是价值、组织、制度和技术“四位一体”的有机统一体。价值理性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所在,也为税收治理实践设定价值取向;组织体系是税收治理实践赖以依存的载体平台,形成税收治理现代化的硬件基础;制度规则为税收治理实践设置基本的规则与程序,并形成税收治理公共秩序;而技术理性则是税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因素,不仅为税收治理实践提供工具手段,还为组织完善、制度演化和价值实现提供思维方式。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潘旦
零工经济劳动领域存在立法滞后、社保体系不健全、劳资关系不平衡、企业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导致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在劳动时长管理、劳动收入分配、劳动信息获取、劳动社会保障等方面均处于弱权状态。增进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群体劳动权益,政府应在零工行业的法律规划、社保福利、行业监管等方面加强顶层制度设计,企业应在入职资格、评价监管、社保福利、数据安全等方面规范治理机制,零工群体应在集体合作维权、组建行业组织、设置职业互助金等方面有所作为。三方协同合作实现零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实质性突破,从而促进互联网零工经济的健康发展,助力我国经济新业态。
关键词:
零工经济 就业群体 劳动权益 网络社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秀云 赵勐 平新乔
文章以互联网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实践进展脉络为逻辑主线,研究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在机理,指出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互联网主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自身价值创造、创新市场组织、改变市场主体行为、重塑生产方式和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融入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网络,最终创造出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为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引导互联网更全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并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价值创造 新产业革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景华 吕铖钢
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重构国际税收秩序,就必须重新审视国际税收利益分配的基本原则,反思税收管辖权的理论基础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须立足于国内法与国际法这两条路径,对实施税收管辖权进行审思与展望,重视其概念的厘定与规则的运用,并最终实现从理念到法条的过渡和从概念到行动的转变。从国内税收治理的角度而言,应进一步厘清税收管辖权"取"与"用"的逻辑;从国际税收治理的角度而言,应进一步研究税收管辖权"争"与"让"的逻辑;国内税收管辖权的治理关键在于纳税人同意权的强化,国际税收管辖权的治理关键在于税收管辖权规则的更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妮娜
2016年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税务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互联网+税收治理现代化"集中研讨活动在北京顺利召开。国家税务总局电子税务管理中心主任姚琴、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万甫、中国税务杂志社总编辑蔡宇、重庆市国家税务局局长李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党组书记赵炜、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副局长朱江涛、京东集团税务与资金副总裁蔡磊和"互联网+税收治理现代化"征文活动部分获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少强 覃凤琴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对税收的态度是简化甚至是极简化,税收的作用较多体现在筹集财政收入上,税收收入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这一时期还谈不上税收治理问题。在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税收治理作用逐步显现,但期间仍存在治理的"越位"和"错位"现象,结果导致税收治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税收治理作用正式走向前台,并在新时代全面发挥作用。展望未来,伴随着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转变,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应该逐步上升,税收治理无论是在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还是在统筹国内国际等方面的作用也应逐步"强起来"。
关键词:
新中国 七十年 税收治理 逻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惠敏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必需加快财税制度改革。为此,要从国家治理高度重新定位税收属性,以税收公共性为逻辑起点,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坚持税收法制化、科学性、互动性原则,实现由单向主导向合作互动税收治理模式转变,推行税收治理结构分化、税收治理体系重构和税收治理功能再造的演进路径,充分发挥税收的政治、经济、社会作用以实现税收现代化目标。
关键词:
税收治理 公共性体系重构 功能再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伟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税收治理现代化中,现代化的税收意识是其前提条件和价值基础,是其灵魂和核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税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推进技术的现代化,更应该重视税收意识的现代化。税务机关在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提高税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更要通过规范税务机关行为和保障纳税人权利来夯实现代化的税收意识的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治理 现代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三江
互联网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必将引起经济社会的重大变革,对税收治理也将带来诸多变革和挑战。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推动互联网与税收各领域工作深度融合,为税收现代化增添新动力、构筑新优势,是税务部门新的重要课题,也是提升税收治理能力、实现税收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立足税收工作实际,结合"互联网+"的工作要求,从税收制度、征管模式、服务体系、专业分工和税收法治等方面多管齐下,推行包容式治理、交互式治理、精确式治理、协同式治理和有序化治理。
关键词:
互联网 变革 现代化 税收治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宏伟
税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税收治理现代化中,现代化的税收意识是其前提条件和价值基础,是其灵魂和核心。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税收治理现代化不仅要推进技术的现代化,更应该重视税收意识的现代化。税务机关在实现税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手段提高税收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更要通过规范税务机关行为和保障纳税人权利来夯实现代化的税收意识的基础。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治理 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