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7)
- 2023(14500)
- 2022(12708)
- 2021(12133)
- 2020(10282)
- 2019(23985)
- 2018(23708)
- 2017(46571)
- 2016(25077)
- 2015(28268)
- 2014(27860)
- 2013(27114)
- 2012(24632)
- 2011(21836)
- 2010(21438)
- 2009(19595)
- 2008(19344)
- 2007(16880)
- 2006(14625)
- 2005(12712)
- 学科
- 济(91517)
- 经济(91410)
- 管理(77608)
- 业(72864)
- 企(61619)
- 企业(61619)
- 方法(47369)
- 数学(40923)
- 数学方法(40376)
- 财(27513)
- 中国(24913)
- 银(23837)
- 银行(23690)
- 制(23243)
- 农(23013)
- 行(22219)
- 业经(21517)
- 务(18966)
- 财务(18887)
- 学(18884)
- 财务管理(18842)
- 企业财务(17855)
- 融(17815)
- 金融(17813)
- 理论(17118)
- 地方(17069)
- 贸(16847)
- 贸易(16835)
- 易(16382)
- 农业(15351)
- 机构
- 大学(338162)
- 学院(335536)
- 管理(141494)
- 济(130504)
- 经济(127463)
- 理学(121130)
- 理学院(119876)
- 管理学(117816)
- 管理学院(117171)
- 研究(103010)
- 中国(86994)
- 京(71378)
- 财(64313)
- 科学(63385)
- 财经(51194)
- 农(50939)
- 中心(50206)
- 所(49600)
- 江(49009)
- 业大(48978)
- 经(46698)
- 研究所(45283)
- 北京(44678)
- 范(41895)
- 师范(41475)
- 州(40512)
- 农业(40011)
- 经济学(39021)
- 财经大学(38709)
- 院(37782)
- 基金
- 项目(232490)
- 科学(182896)
- 研究(169975)
- 基金(169673)
- 家(146467)
- 国家(145267)
- 科学基金(126556)
- 社会(106353)
- 社会科(100780)
- 社会科学(100750)
- 基金项目(90631)
- 省(90083)
- 自然(83717)
- 自然科(81797)
- 自然科学(81779)
- 自然科学基金(80272)
- 教育(78483)
- 划(75562)
- 资助(70531)
- 编号(69844)
- 成果(54949)
- 部(51356)
- 重点(51032)
- 创(48481)
- 发(47721)
- 课题(46604)
- 创新(45186)
- 科研(44997)
- 教育部(44538)
- 大学(44135)
- 期刊
- 济(137023)
- 经济(137023)
- 研究(99959)
- 中国(61809)
- 管理(52794)
- 财(50943)
- 学报(50170)
- 科学(46812)
- 农(44150)
- 融(43025)
- 金融(43025)
- 大学(39122)
- 学学(36789)
- 教育(34347)
- 技术(30138)
- 农业(29319)
- 财经(24674)
- 业经(22240)
- 经济研究(20921)
- 经(20910)
- 理论(18020)
- 图书(17737)
- 问题(17218)
- 实践(16754)
- 践(16754)
- 业(16555)
- 技术经济(16231)
- 财会(15592)
- 科技(15475)
- 现代(15348)
共检索到491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课题组 张晓朴 姚勇
互联网银行的本质仍然是银行,具备银行的金融属性,因此其具备传统银行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及风险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系统风险、账户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反洗钱风险等几个部分。本文还指出了互联网银行要想成功地经营风险,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风险管理 银行监管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互联网银行课题组 张晓朴 姚勇
互联网银行的本质仍然是银行,具备银行的金融属性,因此其具备传统银行必须面对的一系列风险。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银行风险的特殊性及风险管理方式,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系统风险、账户风险、信用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反洗钱风险等几个部分。本文还指出了互联网银行要想成功地经营风险,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及其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风险管理 银行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首文 代芊 柴若琪
2015年3月,两会提出的"互联网+"计划指明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的产业调整发展方向,而"互联网+银行"也成为互联网金融深化改革的具体承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作为银行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互联网+银行"的趋势下需要思考如何深度嫁接互联网技术进行变革。在简要梳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深远意义,探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实差距,指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向"互联网+银行"方式下的风险管理模式的突破路径,为传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在新常态下实现变革发展提供理论分析和实践参考。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戴国强 方鹏飞
本文基于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视角,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值模拟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增加银行风险,而影子银行对银行风险有两种不同影响渠道。在影子银行发展初期,正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减小,在影子银行达到一定规模后,负面影响占据主导,银行风险随影子银行规模增加而增大。在对融资成本影响方面,影子银行降低经济中的融资成本,互联网金融增加融资成本,纠正存款利率管制带来的利率扭曲。为了维护金融稳定,需重视影子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的冲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龙曦侃 谢婷
与传统金融相比,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管理形势更加复杂和特殊。对此,商业银行应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将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的建设、强化线上融资风险管理、强化数据资产理念等方面入手,提升互联网金融风险管控水平。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赵大伟
在宏观环境变化导致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与商业银行自身升级转型要求的双重驱动下,银行业与互联网开启了深层次的融合,互联网银行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从目前发展状况来看,虽然互联网银行经营模式存在诸多风险,但这种创新金融模式确实对于降低金融门槛、服务"小微"、提升金融交易效率、有效支持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有裨益。鉴于此,有必要在梳理互联网银行风险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构建和完善互联网银行监管框架,进一步发挥其"服务小微、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银行 风险 监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增永
一、金融理财业务发展现状比较(一)互联网理财发展现状随着2013年6月13日余额宝的上线,互联网金融正式步入投资者的视线,多家机构迅速推出各种互联网理财产品。2013年年10月,中国银联旗下的银联商务联合光大保德信基金,推出"天天富"理财产品,功能与余额宝相似;紧接着,百度金融中心理财平台上线。2014年,苏宁云商携手汇添富基金隆重推出零钱宝;微信则联手华夏基金推出了微信理财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一稀 魏博文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银行微贷、阿里小贷、P2P三类模式入手,分析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的特征、异同及不足。首先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角度总结三类模式飞速发展的原因;接着从资金来源、目标客户、风险控制等方面研究各类模式尚存的问题和风险;最后根据不同模式的特性、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监管思路及政策着力点。
关键词:
银行微贷 阿里小贷 P2P 小微融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曙光
商业银行要实现"金融互联网",用互联网金融的思想武装自己、改造自己,才能在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时代立于不败之地2014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的前景进行了高度概括,同时也指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目标所在,就是要促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更多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做好金融服务,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创新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和发展,正在积极地改变整个金融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保国 薛骊阳
笔者从市场竞争与商业银行组建消费金融公司两个角度,构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中国上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出两条相反的影响渠道,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我国36家上市商业银行2013—2017年间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与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飞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造成了冲击,分流了固有客户,提高了银行的破产风险;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带来的风控技术变革以及消费金融公司的组建并不能降低整体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受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总体来看,规模越大的银行分散风险的能力越强,但区域性商业银行成为组建消费金融公司的主体,扩大了业务规模,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优势,从而降低了风险承担。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忠璐
本文从风险管理、经营效率、盈利水平和风险传染四个维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运用2003-2014年中国143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本文实证检验了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生变革,经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弥补了其在盈利性及风险方面不利的冲击,降低商业银行破产风险,促进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2)互联网金融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降低,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其中城市商业银行破产风险提升程度最大。因此,商业银行需要立足自身特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晔 杨培祥 谢富生
文章基于交叉相关函数的信息溢出检验方法,对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两个板块之间的风险溢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两个市场之间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在均值、波动率、1%下跌、5%下跌、1%上涨、5%上涨等六类信息溢出上皆显著,表示互联网金融与银行具有较高的市场一体化;单向的Granger因果检验只发现从银行板块到互联网金融的1%上涨和5%上涨信息溢出效应,未显示有从互联网金融到银行板块的任何单向溢出效应,表明互联网金融在资本市场主要受到来自银行板块的风险溢出影响,处在一个被动吸收风险信息的位置,监管部门要重点防范传统银行业的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华 蔡则祥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治理及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相结合的多层次审计治理机制,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系统,在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中紧密结合独立审计机构,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充分融入政府审计治理理念与方法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家华 蔡则祥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业态,具有明显的影子银行属性,结合数理模型分析了其业务风险的"蝴蝶效应"及扩张的一般路径:由奇异吸引子到正反馈机制,通过不断分形迭代最终形成风险爆发;并根据其风险扩张的一般路径提出与公司治理及宏微观审慎监管体系相结合的多层次审计治理机制,包括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建立强有力的内部审计系统,在微观审慎监管机制中紧密结合独立审计机构,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充分融入政府审计治理理念与方法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