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83)
2023(14642)
2022(12629)
2021(12083)
2020(10116)
2019(23311)
2018(23178)
2017(45516)
2016(24511)
2015(27290)
2014(26882)
2013(26397)
2012(24383)
2011(21754)
2010(22113)
2009(20553)
2008(19485)
2007(17286)
2006(15429)
2005(13909)
作者
(67384)
(55460)
(54999)
(52636)
(35558)
(26541)
(25351)
(21741)
(21308)
(20113)
(19039)
(18722)
(17686)
(17471)
(17381)
(17197)
(16670)
(16301)
(15963)
(15843)
(13746)
(13517)
(13488)
(12726)
(12589)
(12443)
(12355)
(12165)
(11087)
(10872)
学科
(91258)
经济(91153)
(72641)
管理(72019)
(60167)
企业(60167)
方法(40765)
数学(35154)
数学方法(34729)
中国(32061)
(29799)
金融(29798)
(29699)
银行(29665)
(28542)
(28179)
(25336)
(23217)
业经(22333)
地方(21003)
(18630)
财务(18561)
财务管理(18515)
(17787)
贸易(17772)
企业财务(17636)
(17602)
(17335)
农业(17022)
理论(16700)
机构
大学(331374)
学院(331077)
管理(134879)
(134345)
经济(131198)
理学(115358)
理学院(114152)
管理学(112398)
管理学院(111766)
研究(108838)
中国(92428)
(70331)
(67204)
科学(64079)
(53170)
财经(52559)
中心(52160)
(49054)
(48232)
研究所(47989)
(47757)
业大(45372)
北京(45062)
(41733)
师范(41411)
(40499)
(39903)
经济学(39816)
财经大学(39251)
农业(37350)
基金
项目(221074)
科学(173983)
研究(165865)
基金(160339)
(137495)
国家(136302)
科学基金(118157)
社会(103681)
社会科(98285)
社会科学(98261)
(85418)
基金项目(84749)
自然(76215)
教育(75507)
自然科(74442)
自然科学(74427)
自然科学基金(73105)
(71681)
编号(68876)
资助(66785)
成果(56498)
(49068)
重点(48797)
(46955)
课题(46834)
(46079)
项目编号(43169)
创新(42859)
教育部(42608)
人文(41998)
期刊
(147100)
经济(147100)
研究(104806)
中国(65136)
(50765)
(50489)
金融(50489)
管理(50037)
学报(46524)
科学(44028)
(43836)
大学(36221)
教育(35725)
学学(34006)
农业(29552)
技术(27785)
财经(25299)
业经(23721)
经济研究(23155)
(21376)
问题(18432)
理论(18377)
实践(16976)
(16976)
图书(16862)
现代(15764)
技术经济(15645)
科技(14964)
(14962)
(14919)
共检索到503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科  何理  
论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策略,包括适当引入传统金融监管指标、沙盒监管、大数据监管、开放社会的互联网金融评级、适当提升准入门槛和提升对股东的资格要求、对投资者资格进行认证和适度宽容创新等内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科  何理  
论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策略,包括适当引入传统金融监管指标、沙盒监管、大数据监管、开放社会的互联网金融评级、适当提升准入门槛和提升对股东的资格要求、对投资者资格进行认证和适度宽容创新等内容。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娟  曹彬  李鑫  
互联网向金融领域的不断渗透,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与市场,给传统金融市场带来强烈"鲶鱼效应"。但互联网金融由于存在虚拟化、信息技术装备依赖、安全系统欠缺或失误以及法律监管与缺失等问题,其风险管理比传统金融具有更大的复杂性。笔者在考查互联网金融各种模式类别特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并从互联网技术特点、虚拟化、业务操作过程、法律法规、政府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等层面,提出了风险防范与监管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嘉维  
文章分析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种类以及风险防范与监管的必要性;讨论了目前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存在防范手段单一、监管当中存在盲区、相关法律不健全、市场和监管主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不足等问题;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要创新防范及监管技术、做到多主体协同监管、完善相关法律、实现市场与监督主体的信息共享、提升行业自律水平等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宏皓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成为难题。本文从政府、互联网行业自身、投资者三方面探讨了风险规避方法,并就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例说明。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吕秀梅  
运用演化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间的动态博弈,推演出并行策略演化路径,并通过仿真模拟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与创新收益、监管成本正相关,与创新成本和可能罚金呈正态分布关系;监管部门监管意愿与罚金、监管额外收益正相关,与创新收益负相关,与监管成本呈正态分布关系;创新成本对监管部门的监管策略没有影响,但与监管部门非监管策略的概率负相关。因此,互金企业应以合规为前提,通过技术、模式及产品的创新提高创新收益,通过多样化营销渠道降低创新成本;监管部门可通过监管科技来降低监管成本,且在互金企业创新意愿不强时采取多种措施来刺激或鼓励创新。该研究有助于厘清互联网金融中互金企业创新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激励约束,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理论支撑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文虎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魏鹏  
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经营主体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市场流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众筹融资的监管。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完善互联网监管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及监管主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楠  
目前,我国互联网平台正处于发展初期,金融体系监管机制存在缺失,来自于这两方面的风险叠加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频繁出现诸多问题,对其风险监管已刻不容缓。"余额宝"类互联网金融产品依托于互联网以及金融两大平台,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风险的来源,并对风险监管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屹山  王大明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随之加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核查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诸多过度创新的风险问题。以不真实披露风险概率测度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过度创新风险、以监管机构核查概率测度金融监管机构的核查力度为基础,构建监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融资数量、项目周期、利率等微观决定因素影响监管机构核查力度。另外,加大对不真实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监管机构抽查频度等也可有效控制互联网金融企业过度创新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屹山  王大明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随之加强。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核查成本过高,互联网金融创新过程中出现诸多过度创新的风险问题。以不真实披露风险概率测度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过度创新风险、以监管机构核查概率测度金融监管机构的核查力度为基础,构建监管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企业间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融资数量、项目周期、利率等微观决定因素影响监管机构核查力度。另外,加大对不真实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增加监管机构抽查频度等也可有效控制互联网金融企业过度创新风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海滨  
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风险和问题。一是滞后性。从商品交易的演变看,先有了交易,才有了金融;有了消费,才有消费者,从这个角度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滞后效应;而具体到我国实际,200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出现了金融消费者概念,2013年,银监会出台了《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屈魁  张明  王雪  
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形式与发展轨迹,也改变了传统征信业务的覆盖范围与应用领域,这为征信业监管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监管机构应结合征信市场参与者、信息采集与应用范围等方面的变化,从明确互联网金融中征信业务主体的身份定位和互联网金融征信问题的管理规定,充分关注信用信息社会化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制定社会化信用信息使用法规等方面着手,做好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征信业监管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