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1)
- 2023(4838)
- 2022(4040)
- 2021(3838)
- 2020(3161)
- 2019(7175)
- 2018(6713)
- 2017(13670)
- 2016(6902)
- 2015(7490)
- 2014(7172)
- 2013(7051)
- 2012(6482)
- 2011(5733)
- 2010(6258)
- 2009(6348)
- 2008(5407)
- 2007(4993)
- 2006(4821)
- 2005(4798)
- 学科
- 济(25637)
- 经济(25603)
- 融(25163)
- 金融(25163)
- 银(22654)
- 银行(22653)
- 行(22044)
- 业(21600)
- 管理(19261)
- 企(18304)
- 企业(18304)
- 中国(16392)
- 制(11274)
- 中国金融(10951)
- 财(10936)
- 业经(8398)
- 农(7890)
- 方法(7742)
- 务(7675)
- 地方(7670)
- 财务(7649)
- 财务管理(7634)
- 企业财务(7284)
- 体(6826)
- 贸(6818)
- 贸易(6806)
- 易(6716)
- 数学(6636)
- 数学方法(6475)
- 体制(6049)
- 机构
- 学院(90563)
- 大学(88264)
- 济(40500)
- 经济(39557)
- 中国(32612)
- 管理(32106)
- 研究(29702)
- 理学(26105)
- 理学院(25867)
- 管理学(25418)
- 管理学院(25267)
- 财(22785)
- 京(18318)
- 银(18107)
- 银行(17517)
- 财经(17217)
- 中心(16851)
- 行(16492)
- 融(15756)
- 金融(15440)
- 经(15435)
- 人民(14806)
- 科学(14778)
- 所(14605)
- 江(14472)
- 经济学(13511)
- 国人(13366)
- 中国人(13304)
- 中国人民(13159)
- 财经大学(12824)
- 基金
- 项目(51651)
- 研究(41241)
- 科学(40467)
- 基金(36911)
- 家(30655)
- 国家(30345)
- 社会(26443)
- 科学基金(26417)
- 社会科(25215)
- 社会科学(25209)
- 省(20484)
- 基金项目(18728)
- 教育(18436)
- 编号(17436)
- 划(16482)
- 资助(15910)
- 自然(15247)
- 成果(15019)
- 自然科(14931)
- 自然科学(14929)
- 自然科学基金(14661)
- 课题(12260)
- 发(11911)
- 重点(11762)
- 性(11603)
- 创(11465)
- 部(11218)
- 项目编号(11156)
- 融(11090)
- 制(10935)
共检索到158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振 王凯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根据差异化竞争的霍特林竞争模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前提下,产品的供给能力将不再是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竞争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也就是争夺更多的客户。混合平台通过混业经营将自己的客户群扩大,互联网金融的网络属性又增强了相关企业混业经营的冲动,其可以在几乎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为更多的客户服务。混合平台成本与分业经营时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为了抢夺更多的客户,混业经营看似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现阶段从市场条件和风险控制角度来看,混业经营并非最优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杰 陈容
金融业扩张对中国各省份地区的出口活动及出口优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效应,是迫切需要得到充分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利用2005年之后中国出台的一系列金融管制放松政策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了有效的工具变量,研究发现:金融业扩张与中国各省份地区出口活动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由此揭示了中国背景下金融业扩张对地区出口扩张具有的非线性影响作用特征。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金融业扩张对中国各省份地区出口活动的“倒U型”关系影响效应,来源于金融业扩张对各地区相对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影响效应。其机制是,金融业扩张对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产生了突出的挤出效应,对制造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产生了显著的“U型”关系影响效应,二者的叠加效应构成了金融业扩张对中国各省份地区相对成本优势的“倒U型”关系影响效应。本文为深入理解中国金融“脱实入虚”以及金融业过度扩张现象,及其对中国对外贸易所造成的负面效应和渠道机制,提供了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振 王凯
为了抢夺更多的客户,混业经营看似是不错的选择,然而现阶段从市场条件和风险控制角度来看,混业经营并非最优的选择从"余额宝"正式开启互联网金融时代以来,伴随我国金融改革的推进,互联网金融得到了极大发展。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截至2013年底,我国互联网金融规模达到近10万亿元,且仍呈加速发展趋势。根据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雨婷 刘雨诗
探究居民消费扩张的影响因素对于理解"双循环"战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紧迫性。文章从供给侧视角出发,分析互联网发展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分析传统供需体系的中间环节——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互联网对于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其中,以"互联网通过增加商品供应的多样性推动居民消费"的直接效应最为明显,还存在"通过降低价格水平促进消费"的价格间接效应以及"通过增加企业吸引力从而推动当地消费水平提升"的收入间接效应。同时,研究发现本地流通业专业化水平对于互联网的居民消费扩张作用主要表现为负向调节效应,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双向融合过程中的转型阵痛。研究进一步指出,互联网的发展显著降低了地区之间消费不平等的问题,互联网普及率提高对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拉动最为显著。因此,要重视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因素在推动消费市场扩张中的作用,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把握"新基建"的发展机遇,弥补本地传统流通体系阻塞的劣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砚 陆文香 姚磊
随着中国金融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对制造业出口企业竞争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文章使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就金融业扩张对制造业出口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看,金融业扩张会降低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即金融业过度扩张不利于制造业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分组检验表明,金融业扩张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一般贸易企业的消极影响更大;机制分析显示,金融业扩张通过"生产率效应"和"工资成本效应"显著降低了制造业出口企业的加成率;进一步使用分位数回归和替代变量回归等方法的估计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的稳健性。
关键词:
金融业扩张 企业加成率 生产率 工资成本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友棠 李玉纳 刘翰林
金融景气与企业扩张风险存在着客观内在的逻辑关联。本文运用时差相关分析法将金融景气监测指标分为先行、同步、滞后三类,并构建金融景气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据此对金融动态景气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索金融景气先行指标和企业扩张风险指标的相关关系,构建行业扩张风险判别模型,并对20家大型房地产企业进行实证检验,进行企业扩张风险预警定位分析,最后针对房地产企业扩张中的经营、投资、融资活动风险提出相应的防控路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珏 刘钇沅
以2009—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经营性负债和金融性负债对企业扩张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经营性负债为主的企业的扩张规模要小于以金融性负债为主的企业,但其盈利能力要好于以金融性负债为主的企业。总体而言,无论是累计扩张规模还是内部新增扩张规模,都与盈利能力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累积扩张还是内部新增扩张,以经营性负债为主的企业都比以金融性负债为主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文章为企业合理利用经营性负债进行谨慎、有效的扩张提供了实证支持。
关键词:
经营性负债 金融性负债 企业扩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黄昌富 朱梦
本文以我国2005-2012年A股上市民营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企业金融关联、企业扩张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24家样本中有78.57%的企业存在金融关联关系,金融关联抑制了企业内部扩张却促进了企业并购等外部扩张;金融关联维护成本降低了会计绩效,在改善市场对公司价值预期上有微弱的正向作用,无论是内部扩张还是外部扩张都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金融关联只有通过企业的行为,使其转化为经营资源,在推进企业内部扩张和外部扩张时才能起到促进企业绩效增长的作用。
关键词:
金融关联 企业扩张 经营绩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铮
本文从我国"互联网+商贸流通+金融"融合发展现状出发,从政策体系不完善、风险管控不健全、高端人才缺乏等方面,深入分析制约"互联网+商贸流通+金融"跨界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从着力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发展理念、搭建金融服务平台、发展跨境电商合作等方面,提出推动"互联网+商贸流通+金融"跨界融合发展策略,以期为拓展互联网金融商贸流通服务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 商贸流通 金融 跨界融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艳 于延良 栾双军
"互联网+"背景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产业边界变得模糊,出现了多产业跨界融合发展的局面,在此环境下传统消费产业与金融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跨界融合成为二者发展的共同选择。消费与金融产业跨界既符合我国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又对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有着积极的意义。然而,从目前消费与金融产业跨界发展来看,虽然跨界规模不断扩大,并形成了多种跨界发展模式,但在融合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阻碍,影响了消费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发展。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消费与金融产业跨界融合的现状及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找出目前跨界模式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的阻碍,并对此尝试提出应对策略,以实现消费与金融更好的跨界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 金融 跨界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胥爱欢
我国互联网金融在推动金融业结构性改革、倒逼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也面临着三大挑战:第一,"大数据自大"、算法演化和数据生成者学习行为等因素制约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减少信息不对称;第二,从长期来看,跨界经营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会受到跨行业周期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大企业病"等冲击,容易成为引起金融动荡的潜在风险源;第三,互联网企业巨头通过收购和兼并不同应用场景企业构建互联网经济金融闭环,容易掉入市场垄断的陷阱,由承担着去中心化、重构权利契约的积极角色异化为扮演着阻碍竞争、抑制创新活力的消极角色。对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中大数据的作用,警惕互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华 李国峰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金融相结合的新型模式,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改造着传统金融业。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借助电子商务和信息数据等优势大举进军金融领域;另一方面传统金融机构加速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互联网金融日新月异的创新与变革对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但也对于金融监管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做到既能充分包容创新又能确保监管到位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对于互联网金融内涵的界定,目前界内尚未达成统一的共识。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晓东 王涛
中国拥有巨大的金融资产存量,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7月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显示,2014年中国的国家总资产已达691.3万亿元,能够从容应对1.5次金融危机。但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业务的不断深化,今后势必会产生诸多风险及一系列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莉 熊朝旭
互联网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金融领域备受瞩目,成为学术界讨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因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创新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互联网金融发展有其独特的理论支撑;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了监管制度、金融业务和金融组织机构的创新;阻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外部监管体系不健全、行业自律有待加强、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和信息安全面临挑战等问题。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必须完善外部监管,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征信体系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 动因 问题 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