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7)
- 2023(13785)
- 2022(12088)
- 2021(11276)
- 2020(9434)
- 2019(21607)
- 2018(21406)
- 2017(41174)
- 2016(22362)
- 2015(24956)
- 2014(24277)
- 2013(23696)
- 2012(21260)
- 2011(19033)
- 2010(18992)
- 2009(17571)
- 2008(15918)
- 2007(13621)
- 2006(11825)
- 2005(10185)
- 学科
- 济(80133)
- 经济(80045)
- 管理(60447)
- 业(58678)
- 企(49219)
- 企业(49219)
- 方法(37788)
- 数学(32853)
- 数学方法(32477)
- 中国(27025)
- 融(26689)
- 金融(26687)
- 银(24939)
- 银行(24891)
- 行(24034)
- 农(22297)
- 财(21695)
- 业经(19920)
- 地方(18149)
- 学(17167)
- 制(16991)
- 理论(16658)
- 贸(15250)
- 农业(15238)
- 贸易(15236)
- 务(15021)
- 财务(14954)
- 财务管理(14932)
- 易(14816)
- 企业财务(14189)
- 机构
- 学院(297369)
- 大学(295521)
- 管理(117772)
- 济(113237)
- 经济(110582)
- 理学(102707)
- 理学院(101623)
- 管理学(99753)
- 管理学院(99259)
- 研究(94843)
- 中国(75148)
- 京(61847)
- 科学(59801)
- 财(51454)
- 农(47733)
- 所(46538)
- 业大(45610)
- 中心(45161)
- 研究所(42800)
- 财经(42064)
- 江(41926)
- 范(39325)
- 师范(38941)
- 北京(38651)
- 经(38205)
- 农业(37521)
- 州(35186)
- 院(34511)
- 经济学(33719)
- 技术(33030)
- 基金
- 项目(208958)
- 科学(163470)
- 研究(154883)
- 基金(149488)
- 家(129469)
- 国家(128344)
- 科学基金(110687)
- 社会(95321)
- 社会科(90376)
- 社会科学(90353)
- 省(83716)
- 基金项目(80120)
- 教育(72151)
- 自然(72083)
- 自然科(70403)
- 自然科学(70389)
- 划(69597)
- 自然科学基金(69105)
- 编号(65044)
- 资助(61284)
- 成果(51994)
- 重点(46749)
- 部(45064)
- 发(44682)
- 课题(44482)
- 创(44384)
- 创新(41237)
- 项目编号(40296)
- 科研(39996)
- 大学(39334)
- 期刊
- 济(118568)
- 经济(118568)
- 研究(85519)
- 中国(55657)
- 学报(46801)
- 农(43140)
- 科学(42235)
- 管理(40946)
- 教育(38175)
- 财(37958)
- 融(36593)
- 金融(36593)
- 大学(35367)
- 学学(33234)
- 农业(29829)
- 技术(26032)
- 业经(20876)
- 财经(19544)
- 经济研究(19388)
- 经(16611)
- 图书(16006)
- 理论(15238)
- 业(14770)
- 问题(14740)
- 科技(14408)
- 实践(14194)
- 践(14194)
- 技术经济(13321)
- 版(13275)
- 商业(13155)
共检索到425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霖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的崛起既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包容发展的机会,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与挑战。居民、企业、金融机构以及政府部门金融素养的提高则是化解风险、防范危机的关键所在与治本之策。通过研究现状的回顾,在明确金融素养内涵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思路和构想。金融素养研究将完善和丰富金融包容、家庭金融的实证研究,从需求主体、供给主体及政府监管主体三方面寻找提升金融素养的不同途径和渠道。引入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等学科工具,强调经济主体的金融满意度,以及区域差异化、城乡统筹化的金融教育策略。该专题研究对促进我国各区域的金融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素养 金融包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发布的国民金融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金融素养整体有待提高。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成为居民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相关文献却鲜有关注互联网使用对居民金融素养的影响。为此,利用CFPS2014调查数据,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居民金融素养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互联网使用显著提高了居民金融素养,且对高级金融素养的提升作用更大,部分结论在CFPS2018调查样本中依然成立;(2)互联网使用对初中、高中及大专学历群体的金融素养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所有收入群体的金融素养也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在不同学历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互联网使用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社会互动两条途径影响居民的金融素养。上述结论表明,应通过大力提高居民互联网的使用率、积极开展金融知识专项教育培训、着力拓展线上和线下社会互动渠道等方式,推动居民金融素养的有效提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颖 张友棠
当下瞬息万变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金融机构储存的数据日渐庞大,客户数据爆发式增长。为改善客户体验、提高系统运算与处理能力,云金融的概念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企业面临风险包括政策法律风险、商业风险和技术风险三方面,其中商业风险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的日常经济交易和事项息息相关,是云金融视阈下互联网金融企业从自身角度可以进行预警与防控的。文章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风险所包含的市场风险、信誉风险以及操作风险,基于云金融视阈从风险预警管理视角出发,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商业风险进行研究,详细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商业风险的预警模式、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预警模型及预警结果分析,引导行业制定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预警管理...
关键词:
云金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风险 预警管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晓林 石晓磊
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金融产品成本,扩展金融服务的边界,而互联网金融能否充分发挥金融普惠作用,还受到金融需求主体的接受意愿和使用程度的影响。文章分析城乡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接受、使用及其影响因素,并重点探究信息渠道和金融素养所起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存在较大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进,二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农村家庭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在逐渐增加;信息渠道对城乡家庭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的金融素养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即金融素养较高的家庭,在繁杂的信息中分析、整理和吸收相关信息的能力较强,从而使得信息渠道增加所带来的使用意愿、使用程度显著提高。因此,加强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弱势群体的金融素养,增强金融信息的监管,是提高城乡家庭互联网金融接受意愿,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息渠道 金融素养 普惠金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丽萍 陈德棉 谢胜强
以普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N=348)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建模,探讨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理和路径。主要结论如下:(1)消费者金融素养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风险感知水平越低,越倾向于参与互联网金融市场。(2)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对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共同影响的机制为链式效应,即金融素养→风险容忍→风险感知→投资决策;此路径中,风险容忍完全中介了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影响,风险感知完全中介了风险容忍对投资决策的影响。(3)金融素养对投资决策的直接效应(0.565)远大于间接效应(0.029),这说明,金融素养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消费者互联网金融参与的直接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综上三者可知,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因变量是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对消费者互联网金融投资决策的正确把握应从了解消费者的金融素养开始。
关键词:
金融素养 风险容忍 风险感知 投资决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钟向群
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形态金融本身是社会性、群体性的产物,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没有金融。所以,当环境或者生产力的变化不足以改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时候,金融创新是很难的,即使创新,也是产品层级的。而当群体的、社会关系变化的时候,就会带来金融领域里业务模式、生态模式、服务模式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产品创新。金融新生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生态系统尤其重要。企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程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推动互联网与金融加速融合,催生互联网金融这一新的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信息不对称,拓展了交易可能性集合,加速了金融脱媒,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有观点认为"互联网+金融"会颠覆传统金融业。这种观点显然没有看清金融业与其他行业的不同,忽视了两者在产权结构上的根本区别,并由此带来了对金融风险隐蔽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均坦
发展普惠金融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促进金融服务民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公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互联网支付以其具有开放性、网络正外部性、无时空界限和较低交易成本等特征,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契机。两者的有机融合,将大大拓展普惠金融的外部边界,提升其内在品质。互联网支付对普惠金融具有特殊的意义普惠金融的内涵广泛,囊括金融体系的所有内容和方面,客观上也要求金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戴海容 汤琰 李浩君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其核心素养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政策引领,构建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体系;需求导向,形成职业院校教师研修共同体;环境交互,搭建高效的线上教育服务平台。
关键词:
“互联网+” 职业教育 教师核心素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建鹏
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的背景自2016年4月下旬开始,一场为期一年、由国务院决策部署、十余个部委共同行动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大幕。在总计七个分项整治子方案中,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分别对网络投资理财、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助于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双创"新格局,形成发展新动能,是我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