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5)
2023(14007)
2022(11637)
2021(10844)
2020(9072)
2019(20909)
2018(20218)
2017(39870)
2016(20932)
2015(23320)
2014(22988)
2013(22944)
2012(21324)
2011(19254)
2010(19429)
2009(18697)
2008(17824)
2007(15985)
2006(13975)
2005(13274)
作者
(57292)
(47876)
(47684)
(45551)
(30649)
(22964)
(21832)
(18390)
(18209)
(17213)
(16548)
(16188)
(15422)
(15384)
(15171)
(15026)
(14030)
(14016)
(13908)
(13476)
(12095)
(11470)
(11414)
(10845)
(10816)
(10745)
(10662)
(10330)
(9659)
(9359)
学科
(90283)
经济(90156)
管理(64115)
(62422)
(52029)
企业(52029)
方法(41771)
数学(37690)
数学方法(37457)
中国(31554)
(31024)
金融(31021)
(29428)
银行(29416)
(28347)
(28315)
(26034)
(22173)
(20396)
贸易(20376)
业经(20017)
(19974)
(18021)
财务(17987)
财务管理(17945)
企业财务(17230)
(16412)
地方(15111)
农业(14379)
(14198)
机构
大学(299256)
学院(295460)
(138585)
经济(136142)
管理(114396)
研究(101329)
理学(97644)
理学院(96673)
管理学(95529)
管理学院(94947)
中国(90415)
(69326)
(62101)
财经(54846)
科学(53435)
(50137)
中心(49421)
(49149)
经济学(46398)
研究所(43854)
(43657)
(43269)
经济学院(41954)
财经大学(41421)
北京(39679)
业大(36978)
(35925)
(34878)
(34106)
(34096)
基金
项目(190458)
科学(153387)
基金(145360)
研究(141192)
(125034)
国家(124102)
科学基金(108125)
社会(96308)
社会科(91809)
社会科学(91789)
基金项目(75188)
(69416)
自然(66816)
自然科(65390)
自然科学(65374)
教育(64580)
自然科学基金(64343)
资助(60478)
(58929)
编号(54062)
(45408)
成果(45179)
重点(42533)
国家社会(42213)
(41290)
(40644)
教育部(40454)
(40094)
人文(38750)
(38394)
期刊
(146999)
经济(146999)
研究(96392)
中国(61811)
(54593)
(53621)
金融(53621)
管理(44029)
学报(40972)
科学(39621)
(39491)
大学(32738)
学学(30953)
财经(29337)
经济研究(25748)
教育(25163)
(25146)
农业(24838)
技术(22652)
业经(20967)
问题(19355)
(18957)
国际(17420)
理论(15857)
世界(15806)
技术经济(14418)
实践(13802)
(13802)
(13752)
统计(13654)
共检索到463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程华  鞠彬  
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一个先创新发展后监管规制的过程,本文通过对网络借贷行业的实证研究,分析监管规则的出台实施对新型互联网融资市场有效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平台资金的银行存管、持有ICP证等强制性规定缓解了投资者、平台企业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对克服早期平台间通过竞相承诺高回报率来吸引投资者导致的"柠檬市场"问题、对解决网贷市场上缺乏平台风险性高低有效信号的问题都起到了正向作用,有助于互联网融资市场的有效性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博  张晓玫  卢露  
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存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和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使得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往往被边缘化。网络借贷重塑了金融组织的形态,作为信息中介,网络借贷通过信用认证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聚集机制和监督功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在纯信息中介前提下,借贷平台对长尾群体软硬信息的生产、传递、监督等过程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2)长尾群体通常缺乏充足的硬信息,网络借贷能否提供某种机制,使得长尾群体能够缓解自身的融资约束?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软硬信息的披露均有助于抑制信息扭曲,提高借贷市场的信息透明度。充足的可验证硬信息会主导投资者的投标决策;对于硬信息不足的长尾群体,可通过累积自身的软信息来缓解信贷约束,借款人声誉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缓解融资难问题上,同时,可验证硬信息与借款人声誉存在替代效应。因此,网络借贷有望成为长尾群体实现普惠金融的一条有效路径。在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上,声誉的激励机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是由于"人人贷"借贷利率的设定机制缺乏弹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博  张晓玫  卢露  
传统金融机构对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存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和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使得长尾群体的信贷需求往往被边缘化。网络借贷重塑了金融组织的形态,作为信息中介,网络借贷通过信用认证机制以及信息披露机制,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息聚集机制和监督功能。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本文主要关注两个问题:(1)在纯信息中介前提下,借贷平台对长尾群体软硬信息的生产、传递、监督等过程能否降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费用?(2)长尾群体通常缺乏充足的硬信息,网络借贷能否提供某种机制,使得长尾群体能够缓解自身的融资约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崔婷  刘家麒  魏章进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对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模型研究和实证检验,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典型网络借贷平台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存在交叉网络外部性;且相比出借人而言,借款人是"鸡与蛋"问题的关键点。进而,本文构建了关于网络借贷行业的竞争性双边市场模型。我们发现的证据表明,出借人会寻求高利率的投资标的,借款人会寻求低利率的资金。同时,网络借贷平台上双边用户的数量与用户规模、撮合利率、交易量、借款期限等有关。本文的研究结果意味着,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的关键在于拓展借款人市场和平台交易规模,从而提升双边用户的外部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余送  
近年来,我国网络借贷交易规模和平台数量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网络借贷机构难以得到传统银行同等待遇,网络信贷征信机构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网络借贷征信机构数据积累过少。为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需要提升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等对网络信贷平台的服务能力,积极推动互联网征信机构与央行征信中心个人征信系统的数据共享,加大征信产品开发力度,为互联网征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史和新  王少杰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创新模式,网络借贷平台出现后,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摆在现实中的一个非常大的难题。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一问题,同时也满足了较多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文章主要对国内外存在的P2P网络借贷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明  
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代表,P2P网络借贷是我国传统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也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然而,出借人作为信息劣势方,与P2P平台和借款人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的广泛存在。在决策时,由于借款人众多且分散,道德风险更难被掌握,出借人会更加注重甄选P2P平台,由此产生了市场分割,形成投资市场与借贷市场的"双市场"。有限理性条件下,出借人受利益驱动选择劣质P2P平台、劣质借款人,导致P2P网络借贷市场的柠檬困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会娟  廖理  
P2P网络借贷是互联网技术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信用是影响P2P网络借贷交易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缺少高度透明的个人信用体系,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完全由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做出。本文基于"人人贷"的数据,从信息不对称的理论框架出发,研究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认证机制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信用评级越高,借款成功率越高且借款成本越低。进一步分析认证指标和认证方式对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借贷行为影响较大的是工作认证、收入认证、视频认证和车产、房产认证等认证指标。另外,相比单纯的线上信用认证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信用认证方式更能提高借款成功率并降低借款成本。本文的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彭  王飞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平台治理的理论提出网贷平台风险发生机制,即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能力、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针对网络借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各网贷平台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差异明显,符合当前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此外,对问题平台的分析发现基于网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的异常,能够对网贷平台问题的集中爆发提前做出预警,在有效降低投资人损失的同时警示运营商。因此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部门提供了实时监控、提前预警这一全新的P2P监管思路,在实际操作层面为规范平台经营以及保护投资人权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彭  王飞  
本文基于双边市场平台治理的理论提出网贷平台风险发生机制,即平台治理的缺失以及治理能力的不足导致了网贷平台风险的集中爆发。在此基础之上,借助主成分分析方法从规模控制能力、匹配效率、实力储备、产品设计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这五个维度构建了一个针对网络借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对其合理性和适用性的验证结果表明各网贷平台之间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差异明显,符合当前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发展现状,具有良好的解释性。此外,对问题平台的分析发现基于网贷平台治理能力的综合指数能够追踪和反映动态的平台治理状况并提前数月捕捉到平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冯素玲  刘会敏  杨杨  
利用Wind数据库中2016年4月1日至2018年3月16日共715条网贷市场每日综合利率数据作为样本,并基于GARCH模型创新性的引入两个政策虚拟变量,进而分析政府监管对中国网贷市场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网贷市场仍不具有弱式有效,当期收益依旧受滞后期收益的影响;监管政策出台后,网贷市场波动性减弱,但波动的持续性依旧明显;随着政策的逐步发布,网贷市场有效性渐趋改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姗  王飞  
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是网贷平台可持续经营的保障。文章借助因子分析法构建网贷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评价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指导利率与平台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与平台交易效率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说明网贷平台制定高指导利率的做法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但却会导致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此外还发现,民营无背书平台普遍存在追求交易效率而忽视资源配置效率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资金空转以及金融资源的无效配置,网贷平台需要权衡利弊,制定合理的指导利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何灿  杨咸月  
本文首次检验了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区域差异及其信息引导关系。网络借贷市场的迅猛发展确实已突破时空局限,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了服务"草根"阶层的定位;但各地网贷市场利率水平差异显著、区域分割问题相当严重,这与其利率变动不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场信息已完全畅通形成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借贷平台因深度介入交易、成为类似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角色错位而引起市场定价混乱造成的。进一步发展网贷市场必须以全面提升市场效率为目标,消除区域分割。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慧宇  陆岷峰  
本文用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信任机制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借贷信任机制的特征及中国现行几种网络借贷的信任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用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的网络借贷信任机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纯粹的"线上"模式不能够满足征信需求和建立信任。于是,中国相当一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依然引入了传统的借贷信任机制,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基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断言,网络借贷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于传统借贷的信任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