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3)
2023(10391)
2022(8291)
2021(7741)
2020(6356)
2019(14391)
2018(14165)
2017(27854)
2016(14405)
2015(15963)
2014(15284)
2013(14505)
2012(12584)
2011(11189)
2010(11410)
2009(11105)
2008(9928)
2007(8879)
2006(7913)
2005(7416)
作者
(37017)
(30278)
(30185)
(28894)
(19194)
(14410)
(13878)
(11792)
(11438)
(10925)
(10490)
(10264)
(9588)
(9487)
(9440)
(9247)
(8993)
(8870)
(8679)
(8502)
(7466)
(7450)
(7170)
(7028)
(6963)
(6902)
(6774)
(6618)
(6063)
(5976)
学科
(54220)
经济(54179)
(38442)
管理(38139)
(33451)
(33377)
企业(33377)
银行(33306)
(31716)
(29871)
金融(29869)
方法(25080)
数学(22535)
数学方法(22006)
中国(21560)
(20315)
业经(15040)
(14514)
(14357)
中国金融(11810)
(11742)
业务(11737)
制度(11732)
地方(11541)
理论(11125)
(10499)
贸易(10484)
(10396)
财务(10354)
财务管理(10338)
机构
学院(186112)
大学(180685)
(75964)
经济(74255)
管理(71813)
理学(61044)
理学院(60518)
管理学(59157)
管理学院(58854)
中国(57141)
研究(55404)
(37215)
(36890)
科学(31094)
(30780)
中心(29918)
银行(29591)
财经(29533)
(28057)
(27568)
(26670)
(26361)
(25851)
(24626)
(24278)
经济学(24265)
金融(24161)
业大(23771)
研究所(23294)
北京(23088)
基金
项目(121239)
科学(96018)
研究(91505)
基金(87551)
(74335)
国家(73721)
科学基金(65001)
社会(58327)
社会科(55616)
社会科学(55599)
(48852)
基金项目(44959)
教育(42899)
自然(40871)
自然科(40021)
自然科学(40015)
(39807)
自然科学基金(39252)
编号(38685)
资助(36998)
成果(30259)
重点(27365)
(26601)
(26418)
课题(26267)
(25715)
创新(24774)
项目编号(24306)
国家社会(23996)
科研(23301)
期刊
(82073)
经济(82073)
研究(57285)
(46980)
金融(46980)
中国(35991)
(28829)
管理(27889)
(24914)
学报(22709)
科学(22546)
教育(19971)
大学(18415)
学学(17565)
技术(17418)
业经(15442)
农业(14875)
财经(14680)
经济研究(14298)
(12485)
统计(10265)
理论(10239)
商业(9893)
(9716)
问题(9422)
实践(9358)
(9358)
技术经济(8707)
决策(8548)
国际(8413)
共检索到288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付霞  龙华贻  白华龙  
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通过对不同收入来源对商业银行营业利润贡献率的研究,发现中间业务对商业银行的营业利润贡献更大,进而认为互联网金融在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造成严重冲击的同时,亦为商业银行创造了盈利机遇,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梅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随之兴起并迅猛发展,对公众经济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基于SWOT模型下,商业银行应转变经营理念,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实施大数据经营战略,打造智慧银行,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旨在降低和预防可能会出现的金融风险。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钰娜  雷禹  
O2O模式有助于商业银行在线实现服务入口、增加服务通道、增强"互联网+"服务能力,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的重要突破口。我国商业银行引入O2O模式可以带来客户信息选择成本降低、客户享受的优惠活动增多、信息可信度提高等益处,但是也面临着线上和线下尚未达到有效统一、生活服务的应用场景尚处于匮乏状态等制约因素。商业银行引入O2O模式的主要途径是打造移动金融服务体系、发展直销银行,转型的关键点之一是重视客户价值而非单纯地强调渠道价值,二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形成O2O模式闭环,而非简单地将线下客户导入线上平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暾  刘文芳  邢绪文  
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金融创新,也涵盖了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银行的经营造成了巨大冲击,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和特点,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实际,文章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述,建议传统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转变思维,发挥内外部优势,打造金融服务生态圈,有针对性地扬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傅剑舜  
移动互联网在很多方面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互联网金融就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商业银行只有做好应对、顺势转型网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文章从界定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经营转型的内涵及目的等概念出发,探讨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影响及应把握的方向,进而提出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网点转型的具体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苑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而开展金融创新成为商业银行有效应对巨大挑战的重要举措。本文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首先分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背景以及发展现状,然后评析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存在创新主体缺位﹑创新技术含量低以及金融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蔡昌达  
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和特点出发,总结互联网金融的两大优势,即大规模数据处理能力和资源配置过程"去中介化",这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冲击。鉴于此,互联网金融浪潮下传统商业银行的一个可能发展机遇是,针对中小企业开展大数据征信和网络贷款业务。又以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助学贷款业务为例,展示了大数据征信和网络贷款的具体应用方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光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IT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突飞猛进,互联网金融目前正以支付结算、渠道业务、网络信贷等寡头垄断发展范式与商业银行形成错位竞争格局。从长期来看,这种错位竞争不仅会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造成直接冲击,也将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范式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基于商业银行视角,在对互联网金融涵义、特征及范式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影响渠道,进而就商业银行如何应对在经济金融新常态下互联网金融冲击进行转型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云和大数据,重构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主动寻求与互联网金融合作,再造业务流程,实现银行产品、服务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最...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岷峰  刘凤  
目前,一场前所未有的互联网金融热潮正席卷全国,给传统的银行业经营模式带来不小的冲击,商业银行面临着变与不变的应对选择。本文认为,变是必然趋势,也是商业银行生存之道,但"不变"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不变"需要自信,"变"不能盲目。对此,商业银行应在全面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权衡利弊,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形成比较优势,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捷  周婧  
本文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中的CRS模型和VRS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于2007至2014年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效率进行了测度。根据16家商业银行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变动情况,来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造成影响和冲击。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整体效率波动与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变化基本一致,并且,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变化与综合技术效率变化保持一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一直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雯雯  
互联网金融影响银行经营的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从互联网金融向传统银行业务渗透的角度来看,有三种主要模式,不同模式都已形成一定的代表产品和优劣势。一是个人投资理财类金融产品网销迅猛发展。其主要特征有:类余额宝货币基金代销快速发展、基金公司网上直销平台交易量明显提高,以及互联网保险电商化趋势明显。二是第三方支付抢占互联网支付结算市场。其主要特征有: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持续增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润盛  
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我国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艺  谢尔曼  
商业银行"信用中介"功能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中介"能力的大小。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之下,互联网企业不断挑战商业银行"信息中介"的地位。商业银行只要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平台战略,着力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将其打造成商业银行"线上+线下"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并发展成为接触客户、感知客户的重要渠道,以及实现网点转型、主动服务客户的重要途径,就能形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核心竞争力,引领互联网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逸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出现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叶湘榕(2015)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消费者金融服务。赵大伟(2017)认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指依托互联网技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消费贷款及相关金融服务,满足个人或家庭的消费需求。本文认为所有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理念的消费金融活动及金融环境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消费金融,作为传统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汪小松  
在"互联网+"时代潮流中,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文章从界定"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出发,探析了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