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9)
2023(14607)
2022(12251)
2021(11430)
2020(9783)
2019(22548)
2018(22185)
2017(43313)
2016(22963)
2015(25958)
2014(25760)
2013(25206)
2012(23175)
2011(20568)
2010(20861)
2009(19924)
2008(18941)
2007(16960)
2006(14425)
2005(12954)
作者
(64223)
(53628)
(53235)
(51020)
(33820)
(25714)
(24631)
(21034)
(20313)
(19125)
(18231)
(17993)
(16791)
(16714)
(16609)
(16453)
(16173)
(15836)
(15479)
(15235)
(13090)
(13090)
(13032)
(12291)
(12096)
(12066)
(11817)
(11805)
(10781)
(10610)
学科
(94306)
经济(94211)
管理(68023)
(66055)
(55546)
企业(55546)
方法(46666)
数学(41380)
数学方法(40697)
中国(28958)
(28300)
金融(28297)
(27662)
(26684)
银行(26659)
(25622)
(25404)
业经(21578)
(20479)
(18906)
财务(18840)
财务管理(18796)
地方(18709)
(17858)
企业财务(17814)
(17751)
贸易(17738)
(17286)
农业(17100)
理论(16380)
机构
学院(323973)
大学(322433)
(131849)
经济(129081)
管理(126503)
理学(109319)
理学院(108215)
管理学(106043)
管理学院(105450)
研究(101215)
中国(83910)
(65958)
(62998)
科学(60870)
中心(50748)
(50727)
财经(50531)
(50066)
(47756)
业大(46383)
(45729)
研究所(45168)
北京(41227)
经济学(41134)
(40974)
师范(40568)
农业(39698)
(39069)
财经大学(37572)
经济学院(37293)
基金
项目(216473)
科学(170848)
研究(159120)
基金(157635)
(135896)
国家(134732)
科学基金(116823)
社会(101273)
社会科(96053)
社会科学(96025)
(85292)
基金项目(82650)
自然(75296)
教育(74507)
自然科(73575)
自然科学(73556)
自然科学基金(72218)
(71386)
编号(65439)
资助(65215)
成果(53044)
重点(48818)
(48058)
(46089)
(45669)
课题(44575)
创新(42528)
科研(42054)
国家社会(41830)
教育部(41791)
期刊
(138855)
经济(138855)
研究(91426)
中国(58304)
(50996)
学报(47704)
(45852)
管理(44734)
科学(43485)
(42358)
金融(42358)
大学(36815)
学学(34778)
教育(32796)
农业(30073)
技术(29420)
财经(25208)
业经(23916)
经济研究(22610)
(21570)
问题(18682)
统计(17687)
理论(16239)
技术经济(16166)
(16024)
(15540)
(15224)
(14992)
财会(14951)
商业(14823)
共检索到472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郭斐  马静  
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现行的民商法、金融监管法、金融刑事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有关互联网金融方面规则亟需重构和完善。本文基于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典型业态法律关系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从而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立法的价值取向、逻辑理路等进行探究。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弓长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所凸显的监管缺陷说明我国监管层当前并无清晰的规制逻辑指引,倒逼式的具体法律规制机制可以弥补当前的制度缺陷,但是也面临着高风险成本和高制度成本的问题。厘清金融科技的法律规制逻辑,基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规制现状准确定位我国当前所处的逻辑节点,同时对于金融发展过程中越发重要的问题实施明确的针对性措施,降低金融创新过程中的制度磨合成本,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构建社会征信机制,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金融科技新形态的出现创造良好的外部规制环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真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金融交易结构,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应当把互联网金融作为践行创新性金融监管理念的试验田,探索未来"新金融"监管的范式。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如厘清其体系边界、业态模式以及内生性的风险等。重塑法律监管原则与逻辑,通过提供有效法律供给、完善征信体系、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充分协调、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职能是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的可行性道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君  吴业明  
互联网金融是市场力量借助技术平台的产物,余额宝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余额宝无缝对接天弘基金的增利宝受到支付宝客户的普遍欢迎,同时却引发了金融业界的普遍关注和激烈争论,我们注意到其中有些看法大相径庭。为此,本文基于余额宝的商业模式,探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逻辑起点,并阐释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征信  [作者] 从宝辉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金融与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而目前征信纠纷解决的三种途径(异议处理、行政投诉和司法诉讼)已无法满足信息主体权益保护工作的新要求。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互联网金融业务背景下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存在诸多难点,严重侵犯了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导致信息主体对征信业产生不满情绪,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应多措并举保护互联网金融领域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宁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是,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丛林中,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甘惰化,造假和跑路等问题由来已久。本研究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六种主要产品,在同一的双维框架下与商业银行的产品进行对标。主要网络金融产品基于资金保障与利息承诺、基于投资期限与投资对象、基于杠杆应用与如期兑付的三重双元定位,本文有三大主要发现:一是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没有本质差别,在某些反馈和反应领域存在效率优势,但整体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蔡宁伟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各类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层出不穷,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但是,在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丛林中,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自甘惰化,造假和跑路等问题由来已久。本研究归纳了互联网金融的六种主要产品,在同一的双维框架下与商业银行的产品进行对标。主要网络金融产品基于资金保障与利息承诺、基于投资期限与投资对象、基于杠杆应用与如期兑付的三重双元定位,本文有三大主要发现:一是互联网金融产品与传统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没有本质差别,在某些反馈和反应领域存在效率优势,但整体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薄弱;二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由于缺乏足够、及时和深入的监管,其产品的归类存在一定差异,呈现明显的"丛林"特征;三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定价优势主要源自效率优势,而非包括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内的内涵优势,短期内可能相对有效,但个别产品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控不足可能导致相关产品线甚至机构本身丧失中长期竞争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毛志刚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地方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日渐突出。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流动性和混业经营等特征也给地方政府监管带来了挑战。囿于当下地方金融监管权尚处于灰色地带,在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中仍然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不足。本文立足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正当性,从监管对象、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央地分权等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参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困境。通过借鉴英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构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出发点、合理配置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权、地方政府协作为核心的金融监管体系,并创新性地提出地方政府在互联网金融监管中采用软法治理、监管沙箱的监管方式和以原则性监管为导向的监管理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松兰  曾云翔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存在监管法制滞后、主体混乱、方式不当、条件模糊等法律难题。为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监管机制的法治构建应贯彻法定、公平、绩效、适度的监管原则,在区分互联网经营者、投资者及消费者的特点及明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定位下,通过法治的方式界明不同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方式及条件。与此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健全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强化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贺松兰  曾云翔  
目前,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机制存在监管法制滞后、主体混乱、方式不当、条件模糊等法律难题。为此,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监管机制的法治构建应贯彻法定、公平、绩效、适度的监管原则,在区分互联网经营者、投资者及消费者的特点及明确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定位下,通过法治的方式界明不同模式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体、方式及条件。与此同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健全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完善信息披露与风险提示制度;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强化消费者权利保护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式媛  
中小企业非典型担保模式的新实践商业银行的担保融资条件严格,主要为不动产担保融资,中小企业的有形财产不足,可供抵押的不动产非常有限。尤其是商业银行基于贷款安全性的考虑,对于中小企业贷款,一般采用固定资产抵押模式,而大多数中小企业因固定资产少、设备陈旧等原因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无法获得融资。随着经济改革和金融业内部竞争的加剧,不少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中小企业可供抵押或质押的有形财产不足的现实,出现了新型的非典型担保模式,如商铺租赁权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峻  
自2012年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在国内首次提出以来,互联网金融行业一度成为市场投资和关注的热点。带着对行业前景的良好预期,众多资金和人才涌入,给这个年轻的行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金融与互联网这两种不同属性和基因的事物相互融合,注定无法一帆风顺。随着行业种种乱象的曝光和政府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工作大幕的拉开,曾经广受热捧的"互联网金融"概念近期受到市场广泛质疑。无论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百姓,人们谈"互联网金融"而色变,也使得很多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