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18)
2023(13184)
2022(11167)
2021(10666)
2020(8924)
2019(21102)
2018(21025)
2017(41205)
2016(21907)
2015(24637)
2014(24439)
2013(23956)
2012(21662)
2011(19330)
2010(19728)
2009(18140)
2008(16580)
2007(14381)
2006(12558)
2005(11003)
作者
(60799)
(50010)
(49747)
(47395)
(31851)
(23987)
(22668)
(19625)
(19161)
(17858)
(17265)
(16698)
(15737)
(15670)
(15634)
(15121)
(14857)
(14697)
(14253)
(14227)
(12300)
(12272)
(12161)
(11401)
(11293)
(11141)
(11061)
(10922)
(10026)
(9745)
学科
(84508)
经济(84418)
管理(63239)
(61157)
(52547)
企业(52547)
方法(42161)
数学(37162)
数学方法(36492)
(28150)
金融(28148)
中国(27281)
(26627)
银行(26594)
(25655)
(22874)
(21151)
业经(20171)
(18971)
地方(18127)
(17081)
理论(16347)
(15773)
财务(15696)
财务管理(15661)
企业财务(14915)
(14722)
贸易(14708)
农业(14420)
(14325)
机构
大学(297555)
学院(297438)
管理(122223)
(115740)
经济(113050)
理学(106348)
理学院(105268)
管理学(103169)
管理学院(102663)
研究(93224)
中国(76943)
(62803)
科学(57597)
(54149)
(45466)
中心(45116)
财经(43866)
(43449)
业大(43269)
(41673)
研究所(41574)
(39899)
北京(39806)
(37683)
师范(37348)
(35246)
经济学(34467)
(34165)
农业(33936)
财经大学(33034)
基金
项目(206840)
科学(162603)
研究(151832)
基金(149856)
(129455)
国家(128382)
科学基金(111545)
社会(94197)
社会科(89411)
社会科学(89385)
(81148)
基金项目(79587)
自然(73542)
自然科(71905)
自然科学(71892)
自然科学基金(70569)
教育(70327)
(67962)
资助(63156)
编号(62931)
成果(50157)
重点(45790)
(45159)
(43374)
(43201)
课题(42707)
创新(40329)
科研(39657)
项目编号(39477)
教育部(39139)
期刊
(119958)
经济(119958)
研究(86569)
中国(54694)
管理(44393)
学报(44282)
科学(41202)
(40433)
(39400)
金融(39400)
(38926)
大学(34147)
教育(33194)
学学(32176)
技术(26955)
农业(26801)
财经(20710)
业经(20035)
经济研究(19585)
(17502)
理论(16030)
图书(15462)
实践(14896)
(14896)
问题(14800)
技术经济(14362)
科技(14175)
(13731)
统计(13726)
现代(13202)
共检索到429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谭艳斌  
我国以市场为主导、鼓励金融创新,旨在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宽松环境的"负面清单"的互联网金融监管理念已经基本确立,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监管层变革监管体系将面临诸多难点:监管能力的挑战、清单漏列和修订滞后以及监管方式转变可能造成金融不稳定等。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应该牢牢树立负面清单的监管理念,完善修定现有法律法规,转移互联网金融监管重心、与时俱进保持负面清单动态更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艳  李娟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初生到急速跃进的过程,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有效跟进,使得部分业务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突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混业发展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探讨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实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的双重监管模式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俞林  康灿华  王龙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包括违约风险、欺诈风险、政策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可以通过建立不同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模型的方法来研究完善监管体系。本文以P2P网贷为例,通过建立包括企业、借款方、贷款方和监管方在内的博弈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的风险问题,提出了P2P网贷行业的监管措施,包括建立行业内的统一信用评级系统、提倡理性投资、引入保险制度、鼓励监管创新、建立适宜的利率定价机制和市场进入、运行、退出机制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衷凤英  杜朝运  
P2B网贷行业虽然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也存在着法律风险、信用风险、欺诈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P2B平台、借贷双方、P2B的监管部门构成了P2B网贷模式的参与主体,通过构建借贷双方、借款方和P2B平台、监管方和P2B平台的博弈模型,对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基于此,结合鑫合汇的实际情况,分析P2B平台的风险问题,并提出建议:从P2B平台角度来看,应完善市场机制;从投资人角度来看,投资人应理性投资;从借贷双方角度来看,应建立合适的利率定价机制;从监管部门角度来看,应鼓励监管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静  张宇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将从投资拉动逐步向消费主导升级。在我国"互联网+"发展战略的支持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发展迅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主体不断增长,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并逐步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然而,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时间尚短,在法律政策、监管方式、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监管部门创新监管方式,为互联网消费金融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滕磊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型金融业态,其健康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监管。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实状况,本文建立了政府监管当局和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的进化博弈模型。对博弈双方的稳定性条件的分析表明,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成效与政府的监管成本、政府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鼓励措施、对互联网金融领域违法经营的处罚力度以及违法经营的负面危害等因素密切相关。进一步通过进化博弈分析,得出四个稳定策略和一个不稳定策略。博弈策略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要制定相关措施,加强监管,并建立恰当的奖惩机制,引导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守法经营;还可以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必须是长期、稳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  王宝刚  荆伟  
近几年,我国的互联网金融业务量呈井喷式发展,多种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务竞相发展,但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立法和监管滞后,监管真空或监管重叠并存,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积聚,改善和加强对其的监管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在借鉴欧美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立法和监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的有效建议,完善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制度规定,健全监管体制,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切实防范洗钱风险等,以支持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磊  庄文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方兴未艾,其带来了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风险,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防范其风险的同时又能保证其发展的活力是文章考虑并阐述的主要问题。文章主要从对问题的提出到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以及对中国金融监管产生的冲击入手,来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在面对互联网金融高速发展时应当如何改革,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在经过分析探讨后认为监管当局应该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监管,但在监管同时要做到不能扼制金融创新,打击金融发展活力,因此监管当局要坚持引导创新,规范发展,适度监管,控制风险的原则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健华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功能的新兴金融模式。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主要包括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基于互联网的基金、保险产品销售等。这些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不断发展不仅冲击着传统金融经营格局,也冲击现行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出发,主要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给监管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而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俞林  康灿华  王龙  
近几年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发展迅速,在促进金融改革的同时也对保持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提出了挑战。因此,应原则引导、底线控制并重,加快出台监管政策;监督管理以政府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实行集中管理,协作监管;严格准入退出制度,突出风险控制,保护参与者权益;建设信用体系,实现信息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