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23)
- 2023(4026)
- 2022(3254)
- 2021(2980)
- 2020(2521)
- 2019(5644)
- 2018(5362)
- 2017(10798)
- 2016(5186)
- 2015(5481)
- 2014(4970)
- 2013(4797)
- 2012(4344)
- 2011(3715)
- 2010(4055)
- 2009(4154)
- 2008(3066)
- 2007(2801)
- 2006(2631)
- 2005(2501)
- 学科
- 融(25491)
- 金融(25491)
- 银(22818)
- 银行(22818)
- 行(22254)
- 济(17154)
- 经济(17135)
- 业(16741)
- 管理(15080)
- 企(14618)
- 企业(14618)
- 中国(13768)
- 中国金融(10932)
- 制(9871)
- 财(9124)
- 务(7013)
- 财务(7000)
- 财务管理(6982)
- 企业财务(6759)
- 业经(6629)
- 地方(6190)
- 体(5913)
- 体制(5492)
- 方法(5393)
- 数学(4842)
- 数学方法(4817)
- 农(4773)
- 制度(4694)
- 度(4694)
- 产业(4508)
- 机构
- 学院(59871)
- 大学(57704)
- 济(27751)
- 经济(27093)
- 中国(24660)
- 管理(22188)
- 研究(18541)
- 理学(18167)
- 理学院(18036)
- 管理学(17833)
- 管理学院(17734)
- 财(16836)
- 银(16124)
- 银行(15452)
- 行(14418)
- 融(14414)
- 金融(14141)
- 财经(12803)
- 中心(12036)
- 人民(11969)
- 经(11645)
- 京(11417)
- 国人(10887)
- 中国人(10842)
- 中国人民(10756)
- 财经大学(9821)
- 经济学(9763)
- 江(9100)
- 经济学院(8889)
- 人民银行(8877)
- 基金
- 项目(37001)
- 研究(29437)
- 科学(29233)
- 基金(27068)
- 家(22434)
- 国家(22209)
- 科学基金(19746)
- 社会(19596)
- 社会科(18781)
- 社会科学(18778)
- 省(14676)
- 基金项目(14180)
- 教育(12536)
- 编号(12061)
- 划(11570)
- 自然(11241)
- 自然科(11024)
- 自然科学(11022)
- 资助(11007)
- 自然科学基金(10848)
- 融(10483)
- 成果(9826)
- 创(8696)
- 发(8602)
- 性(8571)
- 重点(8437)
- 国家社会(8411)
- 制(8236)
- 项目编号(8171)
- 课题(8162)
共检索到103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晓晖 李继尊 冯晓岚
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要鼓励创新,更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改变金融业高风险的属性,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风险。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暴露,案件频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见报端。仅2013年10月至11月20日,就有39家P2P借贷平台倒闭或陷入困境。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风险:一类是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出现问题的P2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连
今年,政府两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议题热度相较去年有所下降。鉴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尽快出台监管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平台开展专项治理已成共识。在此背景下,复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讨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有所裨益。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常态互联网金融的提出,把很多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这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特殊性 监管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宏皓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成为难题。本文从政府、互联网行业自身、投资者三方面探讨了风险规避方法,并就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例说明。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规避 监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志阳 黄可鸿
梯若尔因对市场势力及经济规制的分析荣获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其有关金融规制的基础研究却远未引起学术界和金融界的足够重视。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规制缺失带来的潜在金融系统风险日益突出,在鼓励金融创新的基础上迫切需要提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文章在分析以P2P网络信贷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现状及其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梯若尔金融规制理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1)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坚持适度监管、分类监管、依法监管和负面清单管理等基本准则;(2)在国安委框架下建立金融系统风险理事会,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管理,由其统一履行宏观金融监管职责和制定金融冲击对策;(3)在已有"一行三...
关键词:
梯若尔 金融监管 互联网金融 P2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梁斯 张晶
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社会带来了极大影响。其所具备的众多优点也令其业务规模及客户覆盖面不断扩大。市场门槛低、支付方式便捷、信息披露充分是其业务运作的主要特点。针对的客户群体也大都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区域。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互联网金融有着自身的独特优势。它的出现势必会加剧目前的市场竞争程度,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众多的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路径还没有真正实现规模化及产业化。它的出现是否会对金融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又或者只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过渡性产物?本文将分别对其产生、运作模式及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介绍,并针对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监管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资源配置 普惠金融 金融泡沫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段玲 冯春江
从互联网金融必须服务互联网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观察,可发现互联网金融体现为并行发展着的三个趋势: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业的改造,服务于互联网贸易的互联网支付方式的发展,服务于人类互联网生活的新金融业分工体系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三个趋势对现有的反洗钱监管模式、反洗钱规则、反洗钱工作有效性带来了挑战,值得高度关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妍 段文奇
该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模式、监管、风险三个维度归纳综述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带来业务模式进步与模式进步带来体制革新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欧盟、英国、美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监管控制现状,归纳为国际监管与风险评估表,得到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八点启示。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大数据应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四个方面打造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框架。未来研究应以消费者为发展定位,树立监管法律意识,抓住具体方式方法,依托网络存贷款业务释放强大生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监管 金融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振辉
为鼓励金融创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工信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两份基础文件对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黎黎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中,政府角色的目前定位是"辅助者和监督者",辅助市场发展并在法律框架下实施有限监督;而政府角色的发展趋势是"干涉者与管束者",整顿现有市场并重新制定部分市场规则。政府角色定位的演变,反应了我国处于权衡模式初探期到发展期的过渡。在初探期,政府的监管局限更多是由于无法获得充分信息确定具体监管举措。在发展期,政府将更多介入行业发展,以体现与市场的协同关系。要实现权衡模式成熟期中的政府角色最终定位,需要避免统制模式和放任模式的倾向,同时制定符合市场发展特点的法律规范和鼓励自主性的行业自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监管 政府角色 权衡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