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0)
2023(3756)
2022(2947)
2021(2702)
2020(2188)
2019(4882)
2018(4462)
2017(9078)
2016(4308)
2015(4476)
2014(4099)
2013(3981)
2012(3511)
2011(3092)
2010(3384)
2009(3588)
2008(2415)
2007(2152)
2006(2034)
2005(2006)
作者
(9983)
(8031)
(7864)
(7555)
(5014)
(3782)
(3721)
(3271)
(2966)
(2895)
(2736)
(2712)
(2643)
(2485)
(2435)
(2421)
(2355)
(2257)
(2218)
(2101)
(2013)
(1963)
(1924)
(1841)
(1815)
(1749)
(1721)
(1717)
(1664)
(1663)
学科
(24101)
金融(24101)
(20947)
银行(20947)
(20467)
(15142)
经济(15130)
中国(13319)
(13209)
(11302)
企业(11302)
中国金融(10838)
管理(10831)
(7315)
(6981)
业经(5940)
地方(5679)
(5590)
财务(5578)
财务管理(5572)
企业财务(5390)
方法(4593)
(4482)
产业(4325)
事业(4259)
(4212)
数学(4118)
数学方法(4101)
体制(3797)
信息(3709)
机构
学院(51143)
大学(49024)
(24254)
经济(23735)
中国(20920)
管理(18198)
研究(15975)
理学(15102)
理学院(14995)
管理学(14822)
管理学院(14739)
(14132)
银行(13687)
(13312)
(13182)
金融(12925)
(12857)
财经(10415)
人民(10375)
中心(10353)
国人(9516)
中国人(9478)
(9447)
(9435)
中国人民(9414)
经济学(8821)
经济学院(8082)
财经大学(7956)
人民银行(7847)
(7317)
基金
项目(31776)
研究(25937)
科学(25199)
基金(22994)
(18784)
国家(18583)
社会(17432)
社会科(16710)
社会科学(16708)
科学基金(16547)
(12826)
基金项目(11810)
教育(11248)
编号(10886)
(10056)
(10032)
资助(9317)
自然(8841)
成果(8770)
自然科(8670)
自然科学(8669)
自然科学基金(8531)
(7814)
(7762)
国家社会(7490)
(7425)
课题(7383)
重点(7311)
项目编号(7217)
创新(7200)
期刊
(24989)
经济(24989)
(24969)
金融(24969)
研究(17967)
中国(10587)
(10429)
管理(6877)
(6154)
财经(5453)
学报(4874)
经济研究(4674)
科学(4627)
(4625)
中国金融(4592)
大学(4333)
学学(4160)
业经(4098)
教育(4045)
技术(3835)
理论(3742)
实践(3402)
(3402)
农业(3115)
国际(3004)
农村(2784)
(2784)
财会(2754)
问题(2735)
上海(2564)
共检索到865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平  
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迅速进入金融领域,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也纷纷主动联姻互联网企业,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甚至展示出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之势,成为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的焦点。著名学者谢平先生在本文中提出,互联网金融是不同于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和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直接融资的第三种融资模式,是对传统金融业的颠覆。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程度将取决于互联网的发展程度,而金融则可能成为互联网的一种工具。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金涛  金超  
自问世以来,互联网金融诸业态的安全问题就备受关注。本文回顾了针对网络互助、第三方支付、P2P借贷平台这三大业态的监管方案,提出加强风险识别和风险控制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互联网金融行业是新兴行业,但实际上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服务的需求,早已有之。提高资金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搜寻—匹配效率,是金融行业核心竞争力。一次成功的匹配往往是一个三赢局面:资金需求方获得可用的资金,资金供给方获得收益,金融中介获得撮合费用。互联网技术大大降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关伟  蒋逸  
目前,互联网金融正在国内飞速发展,但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却非常薄弱。同时,相较于互联网技术更发达的美国,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虽然诞生更晚,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对已有金融体系的冲击却比美国显著得多。尝试从金融中介理论出发,用已有的金融学理论来解释互联网金融存在的意义和根据,并从制度红利的角度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内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丁杰  
发展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其发展始终受限于我国原有的金融业格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构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内在耦合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梳理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与普惠金融相悖的现象,如目标偏移、金融排斥、成本高企等;最终提出需要从大数据的利用、金融创新、边界界定等方面引导互联网金融走向普惠金融之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政道  任晓聪  
区块链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信用不足而产生的风险、保证金融交易安全,受到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普遍关注。区块链技术是一种以大数据共享理论为基础的现代互联网金融技术,依靠其去中心化、去信任化、集体维护、可靠数据库四大优势,建立金融黑白名单,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现代金融的征信体系,降低金融风险与金融诈骗风险,因此区块链技术在我国将具有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区块链作为一项新的互联网金融技术,由于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其技术特点与优势不明显、理论体系不完善,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诸多困难。即便如此,随着区块链的不断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妍  
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健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互联网金融以其交易方便、快捷、资金配置率高等优势丰富了金融市场的应用环境。文章阐述了新时代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展望了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风险,提出了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路振家  董玉峰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形成了冲击,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无序发展,风险不断暴露,甚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和金融秩序。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应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责任,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应以"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正本清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路振家  董玉峰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形成了冲击,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无序发展,风险不断暴露,甚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和金融秩序。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应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责任,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应以"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正本清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姜占英  
近年来,民间金融互联网化趋势日趋增强,在运营主体、信任机制以及资金运作三个方面持续变迁,呈现开放式、复杂化、套利化特征。在有效提高长尾市场金融可得性、促进金融深化、改进金融效率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民间金融的互联网化加剧了资本脱实向虚,增加了金融风险防控难度,放大了民间金融风险。立足金融稳定与互联网化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利率管控和征信体系建设,有效防范交叉传染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刘婷婷  路振家  
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耦合性,可以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满足农户财富管理需求,但存在着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足、借贷农户主体有限、网络交易数据积累不够、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应逐步汇集农户信息数据,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联结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跨界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监管,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彭璟玮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领域备受瞩目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的长尾理论、普惠金融理论、金融功能理论、金融脱媒理论探析了互联网金融的理论渊源;研究了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驱动发展、风险防范机制、监管责任落实、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的现实策略。本文为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安强身  胡金焱  姜占英  
近年来,民间金融互联网化趋势日趋增强,在运营主体、信任机制以及资金运作三个方面持续变迁,呈现开放式、复杂化、套利化特征。在有效提高长尾市场金融可得性、促进金融深化、改进金融效率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同时,民间金融的互联网化加剧了资本脱实向虚,增加了金融风险防控难度,放大了民间金融风险。立足金融稳定与互联网化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需要加强主管部门协同监管,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强化利率管控和征信体系建设,有效防范交叉传染引致的系统性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生态,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更多的福利,这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商业逻辑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希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从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多年前提出的"连接一切",到总理的"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行业的关系已经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