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74)
2023(4766)
2022(3808)
2021(3499)
2020(3109)
2019(6717)
2018(6304)
2017(12853)
2016(6410)
2015(6808)
2014(6472)
2013(6315)
2012(5715)
2011(5084)
2010(5327)
2009(5619)
2008(4580)
2007(4098)
2006(3703)
2005(3551)
作者
(15712)
(12690)
(12532)
(11981)
(8040)
(5989)
(5985)
(5077)
(4803)
(4620)
(4302)
(4293)
(4229)
(3943)
(3890)
(3789)
(3757)
(3705)
(3546)
(3432)
(3182)
(3014)
(2995)
(2925)
(2860)
(2804)
(2707)
(2654)
(2568)
(2528)
学科
(25973)
金融(25973)
(24003)
银行(24003)
(23275)
(21562)
(21553)
经济(21528)
中国(16641)
(16352)
企业(16352)
管理(16297)
中国金融(11162)
(10742)
保险(10651)
(10432)
(9816)
方法(8914)
数学(8187)
数学方法(8135)
(7791)
财务(7779)
财务管理(7764)
企业财务(7448)
业经(6839)
地方(6098)
业务(5911)
(5806)
制度(5616)
(5616)
机构
学院(78993)
大学(77458)
(36511)
经济(35665)
中国(31285)
管理(30102)
理学(24537)
理学院(24352)
管理学(23987)
管理学院(23859)
研究(23378)
(21835)
(18416)
(18412)
金融(18098)
银行(17694)
财经(16802)
(16598)
(15444)
(15264)
中心(14495)
人民(13892)
国人(13180)
中国人(13134)
财经大学(12875)
经济学(12718)
中国人民(12577)
经济学院(11664)
(11610)
科学(10657)
基金
项目(47716)
科学(37676)
研究(37351)
基金(35418)
(29057)
国家(28755)
科学基金(25633)
社会(25013)
社会科(23812)
社会科学(23807)
(18200)
基金项目(18112)
教育(16127)
资助(15288)
编号(15282)
自然(14994)
自然科(14704)
自然科学(14701)
(14680)
自然科学基金(14467)
成果(12519)
(11794)
(10853)
(10616)
(10569)
重点(10563)
国家社会(10554)
(10295)
(10216)
课题(10165)
期刊
(37067)
经济(37067)
(33712)
金融(33712)
研究(29524)
(16905)
中国(16471)
管理(10679)
(8886)
财经(8517)
学报(7717)
科学(7490)
(7063)
大学(6741)
学学(6592)
经济研究(6328)
中国金融(5958)
理论(5914)
技术(5509)
实践(5443)
(5443)
业经(5329)
国际(4805)
财会(4698)
农业(4673)
教育(4501)
(4317)
保险(4298)
(4298)
问题(4072)
共检索到133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勇  
在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脉络和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其主要业务模式和国内外监管现状,总结出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可供监管我国互联网金融时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丹  
互联网金融依赖于网络化与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基础完全不同,也就形成了完全不同于传统金融的互联网金融特征:1.互联网金融扩散速度快,广度宽。互联网金融以虚拟网络为基础,互联网网络是一个遍布世界的网络,用户数量难以估计,而且其以数字化形式传递信息,信息传递速度无时间地域限制,因此互联网金融在资金支付与结算上广度与速度都远远超过传统金融,但与此同时风险扩散的广度与速度也呈正相关同比例增长,可能产生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龚明华  
互联网金融既包括电商等互联网企业也包括传统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金融服务,具有普惠性、数字化和便利化等特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的关系。互联网金融具有安全性问题和合规风险,需要构筑防范风险的"三道防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晶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高惺惟  
中国当前的金融风险隐患点,既包括传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新型金融风险,二者同根同源、相互交叉、同步出现,使中国处在金融“双风险”的聚集期、散发期,也容易产生共振效应,增加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传统金融风险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新型金融风险理论基础一致,基因耦合度较高,传导载体、传导链条和节点传染模式一致。金融“双风险”共振对传统金融监管造成冲击,使其应对乏力。金融“双风险”共振会倒逼科技驱动型金融监管崛起,在传统金融监管维度之外,加之以科技维度,形成金融监管的双维体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阳晓伟  魏家富  房汉国  
文章从技术、操作、市场和违法犯罪四个角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从完善互联网金融立法、搭建统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平台、更新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和手段、支持和鼓励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宣传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这六个方面加以应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暖  
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将资源配置到充满经济活力的领域、实现制度增量改革、释放市场创造力,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逻辑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市场定价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当前实体融资难题主要源于金融活动为机构意志所左右,而互联网金融发端的本质正是通过交易激活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生机,让市场因素在金融活动中充分发挥作用。作为一种经济行为,金融活动的本质是金融资源的配置。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指出,经济资源的配置无非企业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汉君  
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还有其特殊性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宇阳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由于门槛较低且操作便捷,参与互联网金融的人群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开始冲击到以银行业为主的我国传统金融体系。但互联网金融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给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者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产生的主要风险类型,并提出了使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党均章  
传统金融企业具有的风险识别能力是互联网金融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所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法律合规风险都不容忽视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余额宝等创新类货币基金因其收益高、便捷性等优势得到迅猛发展。这类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快速发展和庞大的资金规模对我国银行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和冲击,其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原因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增强  
互联网金融模式正在全方位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信息垄断,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大数据和云计算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加之可以极大地改善传统的金融服务滞后、覆盖面窄等不足,使得互联网金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处于"跨界"和"混搭"的状态,具备了金融风险和互联网风险的双重风险,并且风险的关联性极高,再加上我国现阶段信用体系尚未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相关法律尚未建立健全,恶意骗贷等现象极易发生,同时互联网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我国现阶段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克穆  
作为互联网和金融业融合而生的金融新业态,互联网金融受到广泛关注。金融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了相关监管规则,促使互联网金融在审慎监管的框架下规范运行。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发展(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互联网金融概念最先由我国提出,国际上并没有这一概念,目前也没有权威定义。一般认为,互联网金融为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