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0)
2023(9472)
2022(7865)
2021(7106)
2020(5681)
2019(12824)
2018(12333)
2017(23933)
2016(12504)
2015(13921)
2014(13534)
2013(13439)
2012(12963)
2011(11845)
2010(12479)
2009(11700)
2008(10851)
2007(9677)
2006(8941)
2005(8717)
作者
(35243)
(28879)
(28687)
(27155)
(18518)
(13881)
(12993)
(11199)
(11160)
(10454)
(9864)
(9702)
(9459)
(9205)
(9105)
(9030)
(8484)
(8331)
(8311)
(8194)
(7472)
(7012)
(6937)
(6689)
(6637)
(6477)
(6458)
(6450)
(5843)
(5775)
学科
(57483)
经济(57425)
(34567)
管理(31090)
(27274)
金融(27274)
(26556)
企业(26556)
中国(25854)
(24548)
银行(24535)
(23964)
地方(20816)
(16489)
方法(15557)
业经(15539)
(14642)
(14090)
(12969)
贸易(12954)
数学(12740)
数学方法(12666)
(12559)
农业(11765)
中国金融(11183)
地方经济(10613)
(10556)
(9242)
财务(9207)
财务管理(9190)
机构
学院(172355)
大学(168548)
(78491)
经济(76859)
研究(66736)
管理(60497)
中国(58484)
理学(49683)
理学院(49079)
管理学(48471)
管理学院(48134)
(37984)
(37188)
科学(35907)
(34003)
中心(32132)
研究所(30147)
财经(28625)
(27649)
(27541)
(25919)
北京(24752)
经济学(24697)
(23850)
(23487)
师范(23273)
(23196)
(22992)
经济学院(22197)
银行(22119)
基金
项目(104043)
科学(81792)
研究(81589)
基金(73366)
(62441)
国家(61820)
科学基金(52684)
社会(52306)
社会科(49805)
社会科学(49795)
(41488)
基金项目(37719)
教育(36040)
(34277)
编号(33414)
自然(30296)
资助(30257)
自然科(29584)
(29581)
自然科学(29577)
自然科学基金(29053)
成果(28350)
发展(24618)
课题(24512)
(24183)
重点(24003)
(22787)
(22553)
(21707)
国家社会(21692)
期刊
(96632)
经济(96632)
研究(61436)
中国(42777)
(37627)
金融(37627)
(28008)
(27666)
管理(24924)
学报(21864)
教育(21390)
科学(21221)
农业(18360)
大学(17425)
业经(16312)
学学(16210)
经济研究(16152)
技术(14643)
财经(14457)
国际(13378)
(12534)
问题(12288)
(12162)
世界(10990)
(9926)
理论(8878)
商业(8674)
(8542)
论坛(8542)
现代(8273)
共检索到297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应恒  巩世广  
从宏观和微观视角比较中国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差异,进而基于金融市场供需原理,分析发展中国家互联网金融的后发优势机制,得出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大基本要素。欧美发达国家的传统金融具有先发优势,但其互联网金融具有先发劣势;中国的传统金融具有后发劣势,但其互联网金融具有后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经济增长"和"金融抑制"。互联网金融后发优势的内在机理是金融市场的供需原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形成了冲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明  吕福玉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在于数据形式的信息流。随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产业金融将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流业态。为力图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侧重探讨"产业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信息流态势,指出在这一模式下,信息占据金融市场核心位置,信息流拓展金融立体空间,互联网金融从"二次脱媒"到"再中介化",因而应厘清以信息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秉持共享金融的发展理念,开展互联网金融的信息服务,做好互联网金融的信息监管。通过考察互联网金融借助信息流所内生出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后发优势,考察信息流激活资金流与物流、互联网金融凸显内生特性、互联网金融引领后发优势等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兵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迅速崛起,国内商业银行同时迈开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步伐,一方面加速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另一方面也在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爆发点,致力于打造符合时代需要的银行服务新模式,更高效地助力经济发展。处于网络金融转型初级阶段的商业银行,应审时度势,选取消费金融作为网络金融转型的突破口,积极开展战略布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先发优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三庚  李晓艳  
本文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及国外经验借鉴。研究发现,虽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势头强劲,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互联网金融也重塑了中国的金融格局,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通过介绍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概况,总结借鉴了国外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的经验,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发展互联网金融、加强金融监管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施诗  陈梦乔  
当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飞速发展,新兴电商和网络金融交易平台在我国开始大量出现。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有效的适度监管便成了我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论证了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国外监管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经验,最后在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建议,保护投融资者利益是制定并完善互联网监管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加快立法进程、明确监管主体、有效监测互联网金融产品及行业风险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工作的重点任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亮杰  赵大欣  
金融互联网化是金融创新的重要趋势之一。到目前为止,由技术进步引起的金融互联网化创新已经历三个阶段,有效促进了金融机构运营成本的降低和金融供给能力的提升。从国际经验看,欧美银行金融互联网化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内部挖掘渠道潜能、外部提升客户黏性,成功打造了互联网时代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国内商业银行应以此为借鉴,进一步明确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加快业务创新与试点,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实现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蔚  钱水土  
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具有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先发优势,我国出现的互联网金融经营业态均能在这些国家找到"原型"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大幅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拓展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构成了极大挑战。除第三方支付外,其他新近在我国出现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几乎都处于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无监管机构的"三无"状态。如何对互联网金融进行有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琦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十分迅速,对传统金融理财产品带来了巨大冲击。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创新性及其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得到快速发展的原因,并指出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国辉  
一段时间里,出现在大众生活每个角落的众多互联网金融广告让我们有喜有悲。喜的是闲置资金终于不甘心银行的低收益,有机会另寻出路了。一端是投资人——资金收益可以高一些;另一端是以前从银行拿不到钱的小微企业——有了融资的渠道。悲的是互联网金融来得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准备停当,资金已然千军万马挤在互联网金融的独木桥上了。一、网络高利贷不是金融创新金融看似高深,但其实金融是商业模式最简单的生意,其逻辑很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年猛  王垚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产物,代表了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的趋势。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鼻祖,美国有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管体系,这保证了从业主体的规范运作以及行业的稳健发展。本文通过梳理美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历程、商业模式、风险以及监管经验等,来为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浪潮仍在继续。以支付宝、P2P、众筹和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产品和活动迅速发展。有人将非金融机构从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称为互联网金融。这类金融活动的存在,不仅反映了旺盛的市场需求,折射了传统金融供给的缺陷,同时也与社会脱实向虚的取向不无关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丰富了金融市场主体,促进了传统金融升级,满足了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马宁  张佳睿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和占有率不断增大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业务不断创新,表现出直销银行数量不断增加、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互联网金融与保险业合作不断拓展和互联网金融业逐渐实现整合的态势。为促进互联网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要进一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业的监管,同时加大产品进而服务创新力度,还要加强互联网金融技术的升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下一个战场将是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不能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牢记金融的本质、遵守金融规则、坚守金融底线。传统金融不能低估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影响,要以紧迫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