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9)
- 2023(11307)
- 2022(9816)
- 2021(9339)
- 2020(7792)
- 2019(18213)
- 2018(18092)
- 2017(35375)
- 2016(18779)
- 2015(20913)
- 2014(20524)
- 2013(20269)
- 2012(18442)
- 2011(16307)
- 2010(16381)
- 2009(15191)
- 2008(13633)
- 2007(11733)
- 2006(10265)
- 2005(8909)
- 学科
- 济(69139)
- 经济(69059)
- 管理(54140)
- 业(52746)
- 企(45209)
- 企业(45209)
- 方法(32672)
- 数学(28311)
- 数学方法(28020)
- 融(27463)
- 金融(27462)
- 银(25745)
- 银行(25713)
- 行(24853)
- 中国(24309)
- 财(20541)
- 农(17816)
- 业经(17468)
- 制(16951)
- 地方(16218)
- 务(14442)
- 财务(14380)
- 学(14369)
- 财务管理(14350)
- 企业财务(13719)
- 理论(12923)
- 贸(12633)
- 贸易(12620)
- 农业(12335)
- 易(12296)
- 机构
- 大学(250708)
- 学院(249752)
- 管理(103524)
- 济(97619)
- 经济(95309)
- 理学(89889)
- 理学院(88977)
- 管理学(87550)
- 管理学院(87125)
- 研究(79328)
- 中国(66465)
- 京(52827)
- 科学(48498)
- 财(46370)
- 中心(38734)
- 所(38452)
- 财经(37598)
- 农(36442)
- 业大(36212)
- 研究所(35177)
- 江(34621)
- 经(34236)
- 北京(33491)
- 范(31453)
- 师范(31178)
- 州(29543)
- 院(29121)
- 经济学(29057)
- 农业(28447)
- 财经大学(28383)
- 基金
- 项目(175529)
- 科学(137825)
- 研究(130330)
- 基金(127284)
- 家(109614)
- 国家(108675)
- 科学基金(94317)
- 社会(80982)
- 社会科(76821)
- 社会科学(76801)
- 基金项目(68632)
- 省(68579)
- 自然(61544)
- 自然科(60119)
- 自然科学(60108)
- 自然科学基金(59024)
- 教育(58909)
- 划(57314)
- 编号(54071)
- 资助(52301)
- 成果(43125)
- 重点(38590)
- 部(38363)
- 创(37060)
- 发(36971)
- 课题(36167)
- 创新(34446)
- 项目编号(34197)
- 科研(33622)
- 教育部(33221)
- 期刊
- 济(101283)
- 经济(101283)
- 研究(74328)
- 中国(45098)
- 学报(37353)
- 融(37032)
- 金融(37032)
- 管理(36596)
- 科学(34449)
- 财(34403)
- 农(32669)
- 大学(28526)
- 学学(26867)
- 教育(26148)
- 农业(22486)
- 技术(20652)
- 财经(17692)
- 业经(16738)
- 经济研究(16168)
- 经(14852)
- 理论(14605)
- 实践(13684)
- 践(13684)
- 图书(13515)
- 问题(12612)
- 科技(12057)
- 现代(11424)
- 技术经济(11397)
- 业(11092)
- 商业(10665)
共检索到361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汪厚冬
包容审慎是我国新经济领域政府监管权行使的重要原则。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实践为例,考察表明互联网金融包容发展中广泛存在监管缺位,同时互联网金融审慎监管实践又表现为包容不足,这些极端的监管现状突出体现在互联网金融行业重大监管失序事件频发,包容审慎监管原则备受广泛质疑。以包容审慎监管来审视互联网金融监管,需要遵循以科技创新、风险防控、金融特性为着力点的监管思路。在包容审慎监管原则的指引下,科学监管应主要集中于推进互联网金融市场准入改革,寻求多元监管替代机制,创新事中监管秩序和科学设计惩处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琪 姚舜达
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整顿行动中,相关监管政策和整顿行动的落实,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地方金融监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地方金融监管的现状针对金融监管而言,当前所处的阶段是中央顶层设计调整和地方底层创新并行。中央层面的监管体系,整体呈现出全面性、制度特征明显、制度间联动性强的特点。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中央授权地方政府开展金融监管;地方通过中央监管部门的委托对地方金融进行监管;地方政府通过创新开展不同形式的金融监管。具体说来,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存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连
今年,政府两会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议题热度相较去年有所下降。鉴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和不断暴露出来的风险,尽快出台监管规章制度,对互联网金融尤其是P2P网贷平台开展专项治理已成共识。在此背景下,复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探讨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有所裨益。互联网金融发展新常态互联网金融的提出,把很多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金融服务都整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热潮。这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承惠
近年来,在网络金融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机构"野蛮生长",行业内鱼龙混杂。跑路、倒闭、停止兑付等风波频发,且涉及金额和人群数量庞大。一旦互联网金融平台风险暴露,往往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由于网络金融活动监管缺失,带来了巨大的道德风险,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需要尽快出手治理。从互联网金融的经营者结构看,目前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真想做事又稳健经营者,运作规范审慎,具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海二
互联网金融本身及其风险的特殊性,给金融监管带来了难题。表现在:对市场主体来说,互联网金融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但对监管者来说,这也分散信息和转移信息,导致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同时,非金融与金融因素的混合,使得监管者获取信息的难度增加。加之互联网金融所具有的匿名性和虚拟性,隐蔽了监管所需要的关键信息。总之,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监管者获取信息的成本过高,抑或根本无法获得。因此,如何进行监管创新,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特殊性 监管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晓晖 李继尊 冯晓岚
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对于这个新生事物,要鼓励创新,更要趋利避害,防范风险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目前,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改变金融业高风险的属性,在提升金融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不少风险。2013年以来,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开始暴露,案件频发,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屡见报端。仅2013年10月至11月20日,就有39家P2P借贷平台倒闭或陷入困境。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风险:一类是信用违约、非法集资等传统金融风险。据不完全统计,出现问题的P2P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龙春玲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客户数量急剧增长,对人们的生活和金融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广受社会各界关注。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在2013年全球互联网金融市场中,第三方支付占据了绝大部分份额,达76.3%,P2P小额贷款占11.2%,众筹融资占9.8%,新型电子货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宏皓
互联网金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如何规避风险、加强监管成为难题。本文从政府、互联网行业自身、投资者三方面探讨了风险规避方法,并就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了实例说明。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规避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震 蒋松成
中英两国达成了就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合作协议,可以预期,监管沙盒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关于金融科技(FinTech)的监管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也译为"监管沙箱""沙盒监管")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地已经开始出现对于沙盒的探索或尝试,并且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柔性监管遥相呼应。金融科技监管沙盒的思路与成果,对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卢清波
近年来,有关互联网金融话题的讨论与争议一直没有停止,但其概念尚未确切定义,一些新鲜经验尚未固化形成范式,开创性的实践步伐走向何方,未来的探索触角往何处深化,目前难以定论但值得期待。在互联网金融深化、嬗变的全新视野下,作为引领金融业改革发展,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监管部门,应积极适应、主动作为,使互联网金融每深化一步,监管法规体系构建和监管工作就往前推进一步。为此笔者在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的基础上,从监管法律法规建设、监管主体明确化、建立动态监管体制、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等方面入手,为改进和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监管创新 法规构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何文虎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过程中蕴藏风险的累积与暴露,加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征和主要类型,从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从监管主体、目标和原则、监管思路以及具体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硕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需要监管技术与时俱进。论文对监管科技(regtech)的概念和范畴进行界定,并指出监管科技在监管机构提升管理能力、金融机构满足合规要求及提升自身风控能力三大驱动力下快速发展。最后,提出了不同参与主体监管科技的创新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监管科技 互联网金融 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魏鹏
本文分析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风险特征及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认为互联网金融存在经营主体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技术操作风险、市场流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发达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主要包括对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网络银行、众筹融资的监管。为改善国内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应明确监管原则,适度监管和协调监管并重;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快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明确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完善互联网监管规则,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及监管主体。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监管原则 自律组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中东
随着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我国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国家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发展的监管并未形成制度。本文在观照互联网金融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的地方监管实践及其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地方监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产业发展 地方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