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8)
- 2023(9746)
- 2022(7857)
- 2021(7186)
- 2020(5861)
- 2019(12984)
- 2018(12506)
- 2017(24327)
- 2016(12714)
- 2015(13839)
- 2014(13548)
- 2013(12928)
- 2012(11731)
- 2011(10352)
- 2010(10716)
- 2009(10862)
- 2008(9830)
- 2007(9003)
- 2006(8020)
- 2005(7660)
- 学科
- 济(44733)
- 经济(44648)
- 业(41575)
- 管理(41213)
- 企(34182)
- 企业(34182)
- 融(27539)
- 金融(27536)
- 银(26154)
- 银行(26146)
- 行(25229)
- 中国(22188)
- 制(19690)
- 财(19012)
- 方法(16281)
- 数学(14152)
- 数学方法(14027)
- 业经(13837)
- 农(13402)
- 务(12985)
- 财务(12956)
- 财务管理(12925)
- 企业财务(12360)
- 体(11926)
- 中国金融(11293)
- 险(11160)
- 保险(11069)
- 体制(10403)
- 地方(9907)
- 度(9580)
- 机构
- 学院(169461)
- 大学(166954)
- 济(73701)
- 经济(72050)
- 管理(63898)
- 研究(53560)
- 理学(53281)
- 中国(53231)
- 理学院(52818)
- 管理学(52109)
- 管理学院(51793)
- 财(42477)
- 京(33648)
- 财经(32234)
- 经(29148)
- 中心(27754)
- 科学(27392)
- 江(26355)
- 所(25093)
- 经济学(24377)
- 财经大学(24201)
- 融(23435)
- 银(23215)
- 金融(23004)
- 农(22394)
- 银行(22303)
- 经济学院(22035)
- 研究所(21983)
- 州(21636)
- 北京(21401)
- 基金
- 项目(107471)
- 科学(85542)
- 研究(83764)
- 基金(78752)
- 家(66157)
- 国家(65555)
- 科学基金(57532)
- 社会(55623)
- 社会科(52789)
- 社会科学(52778)
- 省(42142)
- 基金项目(40723)
- 教育(37840)
- 划(34408)
- 编号(34010)
- 自然(33965)
- 自然科(33178)
- 自然科学(33171)
- 自然科学基金(32599)
- 资助(31797)
- 成果(28507)
- 制(27830)
- 部(24280)
- 重点(24226)
- 课题(24040)
- 创(23760)
- 国家社会(23413)
- 性(23357)
- 发(23218)
- 创新(22275)
共检索到273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昱成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开始显现,尤其在2013年以后,互联网金融更是井喷式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但由于起步较晚,我国互联网金融并没有形成正式的业务模式,在带来便捷的同时引发了众多风险。因此,亟需提出相应的规制路径,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特征及风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规制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方也媛
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一种颇具创新性的产业,虽然具有实现"金融脱媒"、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打破金融资源垄断等优势,但是其高度创新性致使现有的法律法规难以进行有效的规制,存在立法不规范、监管缺失、混乱经营等诸多弊端。为了使互联网金融的社会治理符合法治的要求,必须让国家和社会的治理行为互相配合、良性互动,这就需要把握好国家公权力和社会自治权在互联网金融治理中的角色地位和作用边界。互联网金融法律规制之路径为: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分类进行特许经营许可;鼓励创新的同时明确刑事惩罚的界限;创建各部门法相互协调的法律治理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法律规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曜
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日臻完善引发了金融创新领域的新一轮监管套利,诸如互联网信托、互联网票据和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金融创新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监管层在关注P2P、网络众筹等主要领域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新领域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立法持续推进的同时,适当的行政干预机制不能缺位,既要鼓励金融创新,不能"监管过度",也要防范"监管真空"的情形,引导互联网金融创新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 行政干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金融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翠 李茜
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与传统消费金融的结合催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经济需求与国家政策支持双重利好下,互联网消费金融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暴露出多方面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背景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从消费者、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监管方三个角度入手,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所暴露的风险和问题:存在消费者信用风险、征信体系不健全、信息泄露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与政策监管不完善的现象,对此提出构建多元化征信体系、建立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的资产证券化交易市场、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议,以期实现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金融 风险 法律监管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宣頔
互联网金融因在业务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广受欢迎。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不少风险,其法律成因在于监管失范和司法规制局限。应建构一套预警性的、调整强度(范围、力度)适中的动态规制体系,对未知的新兴互联网金融交易架构及其风险类型适度加以管控,以形成多元、立体、良性的互联网金融创新动态监管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动态规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灏来 李越冬
2013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其中第三方支付余额宝风生水起,300余家P2P公司分享"网络借贷"盛宴,2013年甚至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金融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学术界也迎来了一股研究互联网金融的热潮。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所带来的问题也渐渐突显,文章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我国国家审计监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路径,分为基本路径和扩展路径。基本路径包括建立国家审计互联网金融法规,成立互联网金融审计小组,开展互联网金融综合审计,合理利用互联网金融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成果,完善互联网金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扩展路径主要是指通过与其他金融监管机构合作而实现的路径,包括建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国家审计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丁玉 卢国彬
当前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呈爆炸式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监管却处于滞后状态。互联网金融具有互联网和金融"二重"属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比传统金融机构更突出,法律合规风险突出,并具有独特的信息技术风险,"长尾"效应加剧和扩大了风险的外部性和破坏性。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本质、风险的复杂性基础上,从功能监管、互联网技术、金融风险、行业自律等方面提出风险防范和监管措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健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也积累大量的风险和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论文在分析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从健全相关法律、加强行政监管、强化行业自律、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征信体系、提高信息技术安全水平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海滨
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风险和问题。一是滞后性。从商品交易的演变看,先有了交易,才有了金融;有了消费,才有消费者,从这个角度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滞后效应;而具体到我国实际,200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出现了金融消费者概念,2013年,银监会出台了《银行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斌
在金融科技持续兴起、监管创新议题不断出现的全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亟需转变规制思路。互联网金融风险在一定意义上是生人社会交易背景下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当前的规制思路将P2P网络借贷定位为民间借贷网络化,将股权众筹定位为股权私募发行,希望通过刑事制裁来规制涉众性网络融资活动以管控互联网金融风险。这种"削足适履"的规制思路不仅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很好的风险管控效果。为此,应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本质,通过强化收益端和风险端的法制建设,化解、转移信息不对称风险,使其回归传统金融交易风险定价的基本逻辑。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斌
在金融科技持续兴起、监管创新议题不断出现的全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亟需转变规制思路。互联网金融风险在一定意义上是生人社会交易背景下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当前的规制思路将P2P网络借贷定位为民间借贷网络化,将股权众筹定位为股权私募发行,希望通过刑事制裁来规制涉众性网络融资活动以管控互联网金融风险。这种"削足适履"的规制思路不仅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很好的风险管控效果。为此,应针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本质,通过强化收益端和风险端的法制建设,化解、转移信息不对称风险,使其回归传统金融交易风险定价的基本逻辑。具体而言,要确立原则导向监管方式,倡导软法治理先行的规制进路,引入国外"监管沙箱"范式,以鼓励创新并控制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到受追捧,进而失序发展再到当下泡沫欲裂之状况,是其实然状态与其应然状态严重背离的结果,与负面清单背景下的"法外治权"有关。行业健康发展亟待监管制度安排本身的合秩性并有效实施。调研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虽被定位"信息中介",但难褪其"信用中介"之本色,其风险典型具备金融风险范畴特征,因此将其纳入到金融监管范畴,是中国互联网金融P2P平台规制之合秩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