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2)
2023(8161)
2022(6781)
2021(6380)
2020(5594)
2019(12410)
2018(12049)
2017(23773)
2016(12521)
2015(13849)
2014(13589)
2013(13437)
2012(12598)
2011(11308)
2010(11717)
2009(11540)
2008(10521)
2007(9667)
2006(8837)
2005(8524)
作者
(35936)
(29439)
(29365)
(28055)
(18810)
(14272)
(13602)
(11754)
(11405)
(10798)
(10259)
(10081)
(9529)
(9448)
(9369)
(9367)
(8879)
(8768)
(8568)
(8557)
(7470)
(7309)
(7185)
(6965)
(6815)
(6716)
(6616)
(6368)
(6126)
(5872)
学科
(46870)
经济(46798)
(38380)
管理(34671)
(29679)
企业(29679)
(27500)
金融(27500)
(26238)
银行(26211)
(25316)
中国(22934)
方法(20318)
数学(17976)
(17837)
数学方法(17739)
(16019)
(13863)
业经(11894)
(11788)
财务(11761)
财务管理(11727)
中国金融(11355)
企业财务(11222)
(11026)
保险(10934)
(10542)
贸易(10531)
(10284)
地方(10228)
机构
学院(170014)
大学(169943)
(72931)
经济(71313)
管理(61789)
研究(58927)
中国(58522)
理学(50974)
理学院(50465)
管理学(49517)
管理学院(49238)
(40204)
(36278)
科学(34136)
(30748)
财经(30476)
中心(30044)
(30041)
(27593)
研究所(27298)
(26819)
(24194)
北京(23919)
经济学(23699)
(23599)
农业(23569)
业大(23308)
银行(23221)
金融(23163)
财经大学(22831)
基金
项目(104947)
科学(81683)
基金(76793)
研究(75249)
(67280)
国家(66667)
科学基金(56510)
社会(48131)
社会科(45584)
社会科学(45569)
(40339)
基金项目(39371)
自然(36837)
自然科(36061)
自然科学(36048)
自然科学基金(35438)
(34094)
教育(33761)
资助(33613)
编号(29829)
成果(24763)
重点(23967)
(23345)
(22355)
(21835)
课题(21000)
科研(20761)
创新(20512)
教育部(20160)
(20012)
期刊
(84413)
经济(84413)
研究(59204)
(41439)
金融(41439)
中国(37915)
(31619)
(27670)
学报(27210)
管理(24523)
科学(23927)
大学(20911)
学学(19864)
农业(17215)
财经(15795)
教育(14616)
经济研究(14344)
(13395)
业经(13370)
技术(12370)
问题(10267)
理论(10111)
(9852)
国际(9470)
实践(9031)
(9031)
(8956)
商业(8094)
统计(7698)
会计(7685)
共检索到284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海滨  
当前,互联网金融消费者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风险和问题。一是滞后性。从商品交易的演变看,先有了交易,才有了金融;有了消费,才有消费者,从这个角度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本身就具有先天的滞后效应;而具体到我国实际,200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中首次出现了金融消费者概念,2013年,银监会出台了《银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燕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在实现普惠金融的同时也会因为网络技术漏洞、法律不健全、监管政策和体制缺失等原因产生比传统金融更大的风险,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互联网金融要想真正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以金融消费者为中心。可以通过健全专门的法律、加强金融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建立金融消费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等方式逐渐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充分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科  何理  
论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策略,包括适当引入传统金融监管指标、沙盒监管、大数据监管、开放社会的互联网金融评级、适当提升准入门槛和提升对股东的资格要求、对投资者资格进行认证和适度宽容创新等内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冯科  何理  
论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最后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了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策略,包括适当引入传统金融监管指标、沙盒监管、大数据监管、开放社会的互联网金融评级、适当提升准入门槛和提升对股东的资格要求、对投资者资格进行认证和适度宽容创新等内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宇  胡剑波  
互联网行业和金融领域内在的发展需要,尤其是金融变革的深层次需要,驱动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在便利群众日常生活、给各国经济活动带来巨大推动力的同时,也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互联网金融除了拥有与传统金融领域一样的风险种类之外,还带来了新的风险种类,如特有的理论基础风险、运行模式风险、特有的法律法规风险等。面对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风险,如何对其进行有效防范,规避特殊风险带来的负面效应,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是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研究课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李淑云  单薇  
本文基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和消费者参与调查问卷,分析二者的相互影响。通过设计结构变量和测量潜变量,并以SEM和GSEM结构方程模型为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传导路径和回归系数。研究发现感知收益、感知易用、信息搜索、合作行为和共创价值的提高,及感知风险的降低,能够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从SEM分析扩展到GSEM的Logistics分析,全面论证了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和相关潜变量的分析,发现了促进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途径及消费者本身条件对其发展的影响,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和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伟  李淑云  单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申羽  
文章认为,互联网众筹融资平台的不断涌现,在提升个人创业者、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拓宽金融体系包容性、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以及与传统银行融资渠道进行互补等方面显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作为一种新型的快速直接融资方式也面临着诸多法律风险。基于此,文章就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各类互联网众筹融资模式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深入剖析,并对债权类、股权类和回报类互联网众筹融资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促进互联网众筹融资能够持续、健康、稳步地发展,更好地服务我国实体经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朝平  
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挑战,主要集中于信息安全隐患大、资金安全难保障、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且维权成本高三方面。为不断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需加强信息安全立法,规范准入门槛,在提升风控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升市场主体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唤醒消费者维权意识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