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8)
- 2023(13848)
- 2022(11920)
- 2021(11395)
- 2020(9505)
- 2019(21850)
- 2018(21549)
- 2017(42623)
- 2016(22896)
- 2015(25487)
- 2014(25366)
- 2013(24834)
- 2012(22875)
- 2011(20447)
- 2010(20700)
- 2009(19419)
- 2008(18201)
- 2007(15961)
- 2006(14198)
- 2005(12694)
- 学科
- 济(84092)
- 经济(83991)
- 业(66148)
- 管理(65865)
- 企(53931)
- 企业(53931)
- 方法(38245)
- 数学(33207)
- 数学方法(32800)
- 中国(30238)
- 融(28766)
- 金融(28765)
- 银(28331)
- 银行(28299)
- 行(27243)
- 财(25536)
- 农(23764)
- 制(20827)
- 业经(20380)
- 地方(19065)
- 务(17055)
- 财务(16987)
- 财务管理(16953)
- 学(16898)
- 贸(16541)
- 贸易(16528)
- 企业财务(16141)
- 易(16127)
- 农业(15935)
- 理论(15763)
- 机构
- 学院(310573)
- 大学(310297)
- 管理(126277)
- 济(124518)
- 经济(121576)
- 理学(108222)
- 理学院(107106)
- 管理学(105397)
- 管理学院(104837)
- 研究(100872)
- 中国(85533)
- 京(65618)
- 财(62042)
- 科学(60083)
- 所(49420)
- 财经(48760)
- 中心(48721)
- 农(45892)
- 江(45619)
- 研究所(44649)
- 经(44278)
- 业大(43194)
- 北京(42039)
- 范(39914)
- 师范(39597)
- 州(37841)
- 经济学(37016)
- 院(36769)
- 财经大学(36401)
- 农业(35611)
- 基金
- 项目(208796)
- 科学(164080)
- 研究(156767)
- 基金(150963)
- 家(129252)
- 国家(128121)
- 科学基金(111072)
- 社会(97677)
- 社会科(92569)
- 社会科学(92547)
- 省(81119)
- 基金项目(79841)
- 自然(71630)
- 教育(71447)
- 自然科(69940)
- 自然科学(69923)
- 自然科学基金(68658)
- 划(67900)
- 编号(65504)
- 资助(63075)
- 成果(53641)
- 部(46107)
- 重点(46007)
- 课题(44460)
- 发(44143)
- 创(43498)
- 项目编号(40881)
- 创新(40468)
- 教育部(39986)
- 科研(39564)
- 期刊
- 济(135004)
- 经济(135004)
- 研究(97768)
- 中国(59909)
- 融(47844)
- 金融(47844)
- 财(45945)
- 管理(45369)
- 学报(44047)
- 农(41749)
- 科学(41240)
- 教育(34295)
- 大学(34048)
- 学学(31984)
- 农业(28302)
- 技术(26065)
- 财经(23216)
- 业经(22104)
- 经济研究(21278)
- 经(19573)
- 理论(17522)
- 问题(16763)
- 实践(16278)
- 践(16278)
- 图书(16007)
- 现代(14477)
- 技术经济(14420)
- 科技(14265)
- 业(13870)
- 贸(13190)
共检索到4674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童文俊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态势迅猛,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有效防范洗钱风险,已成为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基础层次和延伸层次的角度研究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洗钱风险,剖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防范的国际经验,从强化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客户身份识别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重点,建立以"合理怀疑"为基础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反洗钱 互联网金融 洗钱风险 防范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袁民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工具及手法的特点,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难点,并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和监管深度为依据,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洗钱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梳理了美、英、法西方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P2P类机构和众筹机构的监管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反洗钱监管权限、降低互联网金融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营运成本、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非现场监管力度和增加反洗钱现场检查的有效性等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反洗钱工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袁民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了互联网金融洗钱工具及手法的特点,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反洗钱监管难点,并以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和监管深度为依据,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洗钱风险等级进行划分。同时梳理了美、英、法西方国家对第三方支付机构、P2P类机构和众筹机构的监管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明确反洗钱监管权限、降低互联网金融主体履行反洗钱义务的营运成本、提高对互联网金融主体的非现场监管力度和增加反洗钱现场检查的有效性等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反洗钱工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兰立宏
利用互联网支付洗钱已成为洗钱的新手段和新趋势。互联网支付在非面对面关系与匿名性、地理范围、注资方式、获取现金可能性以及服务分割性等五个方面具有洗钱风险。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在客户尽职调查措施、注册与登记、有权管辖的监管方法与识别等方面向成员国提出了防范建议。采用风险为本的方法,完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管理办法》的规定,防止利用第三方(包括稻草人)为互联网支付服务账户提供资金、利用互联网支付服务的非面对面性质洗钱以及与互联网支付服务提供者或其雇员共谋洗钱等三种洗钱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支付 网络洗钱 风险为本 法律防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彦杰 史静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形成了有益补充,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隐含风险,并对传统监管机制提出了挑战。结合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分析其面临的洗钱风险,借鉴其他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经验,并就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防范互联网金融洗钱风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洗钱风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晓巍 黄运成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成为金融发展的新亮点,但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存在特有的风险,且监管较为困难,使其也蕴藏着诸多市场风险。虽然当前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方式已有改进,但仍存在监管漏洞,亟须研究并完善,以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互联网金融的特有风险目前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如P2P、众筹等良莠不齐,风险事件频发。这些风险既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特征,也具有互联网业态的特点,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模式。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晓敏
本文针对当前理财产品品种不断丰富、规模急剧上升的实际,分析理财产品存在的洗钱风险隐患及制约理财产品反洗钱水平提升的瓶颈,在工作机制、风险控制等方面寻求办法,切实解决理财产品中反洗钱风险管理存在的机制不畅、被动性和难识别等问题。为金融机构理财产品洗钱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
理财产品 洗钱风险 对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捷 杨杰 潘宏晶
艺术品市场参与主体众多,特有的隐蔽性、专业性、不留交易凭证、价值不确定等特征,使得艺术品市场成为洗钱犯罪的潜在高风险领域。本文通过研究国内艺术品市场的洗钱风险和交易模式,在分析国内艺术品市场监管现状、比照国外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反洗钱监管对策,希望为落实FATF新《40项建议》要求、研究制定我国关于特定非金融行业的反洗钱和反恐融资规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
反洗钱 艺术品市场 特定非金融行业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卫红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趋势的增强,各地相继出现了诸如"大蒜之乡"、"蔬菜之乡"、"苹果之都"的农产品集散地。受农民现金偏好、农村非现金支付意识相对滞后等多种因素影响,农产品集散地现金结算率过高问题愈来愈突出,过高的现金结算率导致异常资金监测难、客户身份识别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存萍
互联网金融风险是时下热词,也正是基于此,中国开启了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当前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和传导机制的研究成为关键,这也是防范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净化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是互联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文章讨论了互联网金融风险自身的发展历程和规律,同时对其在其他行业和领域的传染性和传导性进行了细致梳理,并且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成因及传导机制,从法律制度体系、防控预警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监管制度建设、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李雯归纳总结出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特征如下。互联网金融(ITFIN)是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指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App等互联网工具为平台,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思维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已呈现多种形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韦娜 陈彦达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内涵、业务模式、发展现状和风险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探讨,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普惠金融和长尾理论等概念,并且存在监管与法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特殊风险等。因此,为维护互联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其监管思路应体现包容性、开放性和适应性,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构建包括法制建设、市场自律和外部监管"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业务现状 发展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韦娜 陈彦达
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内涵、业务模式、发展现状和风险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探讨,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主要涉及信息技术与金融的结合、普惠金融和长尾理论等概念,并且存在监管与法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信用风险、资金安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特殊风险等。因此,为维护互联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其监管思路应体现包容性、开放性和适应性,坚持鼓励与规范并重、培育与防险并举,构建包括法制建设、市场自律和外部监管"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业务现状 发展风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岳森
新时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活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对金融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互联网金融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并逐渐渗透到多个行业的发展中。当前互联网金融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诸多的风险隐患,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文章对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经济发展状况及其风险类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强化风险防控能力,促进新时期互联网金融经济的健康长期发展。
关键词:
新时期 互联网金融经济 风险 防范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