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3)
- 2023(17097)
- 2022(14344)
- 2021(13365)
- 2020(11218)
- 2019(25898)
- 2018(25853)
- 2017(49929)
- 2016(26855)
- 2015(30367)
- 2014(30459)
- 2013(29866)
- 2012(27252)
- 2011(24814)
- 2010(25440)
- 2009(23642)
- 2008(22084)
- 2007(19442)
- 2006(17292)
- 2005(15464)
- 学科
- 济(121028)
- 经济(120907)
- 管理(75979)
- 业(71422)
- 企(58284)
- 企业(58284)
- 方法(50145)
- 数学(43955)
- 数学方法(43245)
- 中国(34395)
- 融(28369)
- 金融(28361)
- 地方(27813)
- 农(27575)
- 财(27151)
- 银(26939)
- 银行(26895)
- 行(25939)
- 业经(25844)
- 学(25487)
- 制(23400)
- 理论(20291)
- 农业(18631)
- 贸(18593)
- 贸易(18576)
- 易(17975)
- 和(16953)
- 务(16920)
- 财务(16831)
- 财务管理(16799)
- 机构
- 大学(379036)
- 学院(378259)
- 济(156018)
- 经济(152484)
- 管理(147785)
- 研究(128210)
- 理学(127336)
- 理学院(125920)
- 管理学(123500)
- 管理学院(122815)
- 中国(100257)
- 京(80894)
- 科学(78267)
- 财(70853)
- 所(64382)
- 中心(59256)
- 农(59110)
- 研究所(58537)
- 财经(56489)
- 江(55876)
- 业大(54783)
- 北京(51479)
- 经(51170)
- 范(49349)
- 师范(48848)
- 经济学(47665)
- 院(46541)
- 农业(46044)
- 州(45536)
- 经济学院(42595)
- 基金
- 项目(254705)
- 科学(199360)
- 研究(186494)
- 基金(183434)
- 家(159420)
- 国家(158113)
- 科学基金(135755)
- 社会(117208)
- 社会科(111089)
- 社会科学(111054)
- 省(100131)
- 基金项目(96228)
- 自然(87667)
- 教育(85967)
- 自然科(85657)
- 自然科学(85638)
- 自然科学基金(84061)
- 划(83536)
- 资助(77039)
- 编号(76619)
- 成果(62534)
- 重点(57102)
- 部(55331)
- 发(54639)
- 课题(53215)
- 创(52537)
- 创新(49036)
- 科研(48405)
- 国家社会(47964)
- 教育部(47675)
- 期刊
- 济(174205)
- 经济(174205)
- 研究(114017)
- 中国(75002)
- 学报(58979)
- 管理(55554)
- 科学(53713)
- 财(53375)
- 农(52959)
- 大学(44910)
- 融(43386)
- 金融(43386)
- 教育(42988)
- 学学(42189)
- 农业(35895)
- 技术(34932)
- 经济研究(29215)
- 财经(27973)
- 业经(26802)
- 经(24044)
- 图书(21794)
- 问题(21537)
- 技术经济(19347)
- 统计(19079)
- 理论(18584)
- 业(18098)
- 策(17109)
- 科技(17091)
- 商业(16901)
- 实践(16769)
共检索到568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欣烨 修 妍
互联网金融包含多种模式并具有普惠金融特点。由于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的共性基础存在差异,金融服务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模式共性基础的差异比较,寻找形成金融服务效果差异的原因,从而辩证地对待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形成差异化监管,并逐步完善监管对策,发挥出其普惠金融的作用,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共性基础差异 金融服务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红 穆军
近年来,以移动支付、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不同形式的互联网金融业态均实现跨越式发展,这一有别于信贷市场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给金融市场结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为中国金融业带来深度变革。互联网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念 王海军
在中国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及"普惠金融"政策启动之际,金融的互联网与互联网式的金融交互发展,集中爆发,对中国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及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基础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形成新的金融业态,而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从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实践活动看,其主要模式是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众筹以及比特币五种形态。互联网金融将对中国实现金融民主化和普惠金融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云计算 移动支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宝伟 楚燕兰 张云 张庆元
基于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现状,本文从历史演绎的角度厘清其金融本质,分析与传统金融的差异,并运用PVAR模型实证研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过去一段时期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公众储蓄未有效转化为工业企业投资,而是大量滞留在金融体系内部,未能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据此,本文提出"安全、公平、效率"三大顺序监管原则,并通过整合互联网技术优势、新兴商业模式和传统监管资源,构建了一个引导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监管联动机制,以促进互联网金融充分实现其社会价值与金融价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志桂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商银行)创新"产业链银行""智能制造银行""人才银行""小微贴心银行"等金融模式,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浙商银行资产总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4%;营业收入477.03亿元,同比增长2.89%;排名英国《银行家》杂志"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97位,比上年跃升10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超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并延伸至那些没有得到传统、主流金融体系服务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在阐述全球消费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分类,进而对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PEST分析,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曾超
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逐渐转向线上,并延伸至那些没有得到传统、主流金融体系服务的中低端用户群体。在阐述全球消费金融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进行了分类,进而对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进行PEST分析,指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念 王海军 赵立昌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掀起的热潮,大有冲击传统金融之势。尽管国内外学者所持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建立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及网络与通信技术等基础之上的互联网金融,本身并没有形成新的金融业态,而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实现的金融服务普及和延伸,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从国内互联网金融创新实践活动来看,其主要的模式就是P2P、第三方支付、电商金融、众筹以及比特币等五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主要体现在降低交易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拓展市场交易边界以及节约人的劳动时间等四个方面,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在推动实现普惠金融、促进金融交易脱媒、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以及推动利率市场化等方面对中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技术基础 基本模式 普惠金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颜雅英 黄启才
我国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脱虚向实,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泉州市作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紧紧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区域性实体金融服务中心,有效推动经济金融互动发展,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对泉州市金融改革模式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区域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文波
引入互联网金融,提出"众筹+PPP"和"P2P+PPP"两种模式,为有效开拓PPP项目资金来源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思路和现实可行的方案,可供PPP模式推进过程中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PPP 互联网金融 众筹 P2P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