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2)
- 2023(13488)
- 2022(11412)
- 2021(10576)
- 2020(9139)
- 2019(20857)
- 2018(20771)
- 2017(39969)
- 2016(21587)
- 2015(24536)
- 2014(23995)
- 2013(23426)
- 2012(21398)
- 2011(19364)
- 2010(19974)
- 2009(18956)
- 2008(18186)
- 2007(16502)
- 2006(14218)
- 2005(12782)
- 学科
- 济(85036)
- 经济(84955)
- 管理(57472)
- 业(57016)
- 企(46851)
- 企业(46851)
- 方法(41514)
- 数学(37032)
- 数学方法(36352)
- 融(28037)
- 金融(28034)
- 中国(27644)
- 银(26330)
- 银行(26293)
- 行(25383)
- 农(23776)
- 财(23124)
- 业经(19137)
- 制(18786)
- 学(18781)
- 地方(17539)
- 贸(16656)
- 贸易(16642)
- 易(16171)
- 农业(15899)
- 理论(15688)
- 务(15345)
- 财务(15294)
- 财务管理(15258)
- 企业财务(14465)
- 机构
- 学院(303812)
- 大学(301601)
- 济(119392)
- 经济(116621)
- 管理(113533)
- 研究(99967)
- 理学(97749)
- 理学院(96645)
- 管理学(94400)
- 管理学院(93870)
- 中国(82106)
- 科学(63314)
- 京(63195)
- 财(56565)
- 农(52541)
- 所(51415)
- 中心(48892)
- 研究所(46987)
- 江(46037)
- 业大(45751)
- 财经(45155)
- 农业(41635)
- 经(40736)
- 范(40066)
- 师范(39616)
- 北京(39543)
- 州(37501)
- 经济学(37115)
- 院(35828)
- 经济学院(33704)
- 基金
- 项目(201533)
- 科学(157455)
- 研究(145633)
- 基金(144707)
- 家(126514)
- 国家(125501)
- 科学基金(106810)
- 社会(89949)
- 社会科(85267)
- 社会科学(85241)
- 省(80252)
- 基金项目(75897)
- 自然(70024)
- 教育(68545)
- 自然科(68458)
- 自然科学(68438)
- 划(67699)
- 自然科学基金(67199)
- 编号(60820)
- 资助(60571)
- 成果(49638)
- 重点(46381)
- 部(43880)
- 发(43512)
- 创(42153)
- 课题(42084)
- 科研(39477)
- 创新(39433)
- 大学(37636)
- 计划(37371)
- 期刊
- 济(127805)
- 经济(127805)
- 研究(85156)
- 中国(57629)
- 学报(48470)
- 农(47635)
- 科学(44426)
- 财(44027)
- 融(40282)
- 金融(40282)
- 管理(39492)
- 大学(36202)
- 学学(34240)
- 教育(33282)
- 农业(31581)
- 技术(27125)
- 业经(21849)
- 财经(21801)
- 经济研究(21235)
- 经(18618)
- 业(17171)
- 统计(16433)
- 问题(16280)
- 版(15218)
- 策(14855)
- 技术经济(14736)
- 理论(14718)
- 商业(14261)
- 图书(14058)
- 决策(13476)
共检索到446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世成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上海资信、安融惠众、阿里征信等互联网金融专业征信机构或"准征信机构",P2P网贷、众筹融资、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迫切需要对众多参与主体进行信息挖掘、分析和共享,互联网金融下的征信机构需求应运而生,并大体可分为互联网征信机构和大数据征信机构两种类型。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应充分利用两者的潜在市场需求,推动两种模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市场诱导性制度变迁的各自优势,建立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互联网金融征信服务机构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机构 征信体系 需求分析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润盛
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我国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兆辉
对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格局进行梳理,分析互联网征信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剖析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互联网征信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符合国情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模式,提出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征信 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兆辉
对我国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以人民银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主导,市场化征信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征信格局进行梳理,分析互联网征信业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剖析宏观和微观层面制约互联网征信发展的瓶颈问题,探讨符合国情的互联网征信体系模式,提出构建互联网征信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征信 征信体系建设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佳儒
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征信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构建央行牵头的独立、集中、统一互联网金融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征信模式,实现对互联网金融信息阶段性、有序性、技术性的整合和采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征信模式 金融信用信息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丽 罗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补充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层面——处于"长尾"端的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文章拟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征信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征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庆 王越
互联网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已经将音乐、图书这些传统行业彻底颠覆,而当其将触角延伸到金融业时,整个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逻辑想要真正理解互联网金融,首先要弄清楚中国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逻辑之一:用户比收入重要。周鸿祎在谈到互联网本质的时候借用过毛泽东这样一句话: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地就是你的收入,人就是你的用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用户为王,用户利益要大于商业利益。有人认为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互联网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的背后其实是互联网公司自己在掏腰包补贴。但这却是符合中国互联网逻辑的,早期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这才是关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金星
互联网金融发展依赖于互联网思维,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所具备的网络特征。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智能理财、众筹、P2P借贷、电子资本交易市场、电子货币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点在于技术壁垒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治理机制不完善蕴含的风险,未来监管需要完善平台的治理,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伦墨华 李建军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出现了"在线常态化、购物网络化、社交虚拟化"的互联网生活新特征,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推动了以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为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移动、智能为特征的移动互联技术又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移动金融时代。本文全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金融行业竞争态势,综合运用合作博弈的K-S解法,论证得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合作利大于弊,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有效手段。最后,本文提出了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和建立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 博弈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志诚
分析互联网时代的数据产生机制和环境,对互联网时代数据的特点和联盟区块链的特点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论证联盟区块链思想解决互联网数据面对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难点的优势所在,提出多中心、分布式的联盟区块链的个人征信体系框架,指出通过"一库一通道"建立互联网时代个人征信体系的发展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峻桦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互联网金融在热议中不断升温,交叉性金融产品与服务不断涌现,使得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消费权益纠纷与保护问题愈发凸显。本文通过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金融消费的现状及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旨在为不断创新发展的中国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提供学术支持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权益 保护 金融服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成虎 李霖魁
以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众筹为研究对象,从众筹项目选择、项目成果转化和回报以及项目空间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主流众筹模式的运行现状与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众筹模式的项目选择机制与传统金融模式具有差异性,网络环境下的质量信号显示对于众筹项目选择的成功率具有显著影响。同时,大多数融资成功的项目最终可以实现预期成果,但对投资者的实际回报时间滞后于预期承诺时间。研究还显示,现阶段中国众筹项目的发起范围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现象。
关键词:
众筹融资 质量信号 成果转化 空间聚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文波
引入互联网金融,提出"众筹+PPP"和"P2P+PPP"两种模式,为有效开拓PPP项目资金来源提供一个开放创新的思路和现实可行的方案,可供PPP模式推进过程中借鉴和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PPP 互联网金融 众筹 P2P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称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本文研究了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