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1)
- 2023(11608)
- 2022(9647)
- 2021(9163)
- 2020(7693)
- 2019(17472)
- 2018(16987)
- 2017(33718)
- 2016(17067)
- 2015(18720)
- 2014(18205)
- 2013(17776)
- 2012(15724)
- 2011(13587)
- 2010(13225)
- 2009(12270)
- 2008(10764)
- 2007(8961)
- 2006(7573)
- 2005(6628)
- 学科
- 济(65352)
- 经济(65287)
- 业(47468)
- 管理(46713)
- 企(39385)
- 企业(39385)
- 银(34053)
- 银行(33907)
- 方法(33182)
- 行(32340)
- 融(30271)
- 金融(30268)
- 数学(30162)
- 数学方法(29787)
- 中国(23443)
- 制(22145)
- 财(19729)
- 农(17248)
- 业经(15580)
- 地方(14458)
- 务(13423)
- 财务(13381)
- 财务管理(13355)
- 度(12944)
- 制度(12930)
- 企业财务(12712)
- 贸(12621)
- 贸易(12604)
- 业务(12309)
- 易(12169)
- 机构
- 学院(216258)
- 大学(215255)
- 济(94944)
- 经济(93196)
- 管理(89748)
- 理学(78024)
- 理学院(77351)
- 管理学(76155)
- 管理学院(75755)
- 研究(63639)
- 中国(62881)
- 财(45443)
- 京(41875)
- 财经(37216)
- 中心(35258)
- 经(34148)
- 科学(34124)
- 银(31975)
- 经济学(31565)
- 银行(30741)
- 江(30609)
- 农(29617)
- 经济学院(28826)
- 行(28678)
- 财经大学(28502)
- 融(27956)
- 所(27796)
- 业大(27776)
- 金融(27456)
- 研究所(25402)
- 基金
- 项目(153723)
- 科学(124038)
- 基金(115871)
- 研究(114671)
- 家(98562)
- 国家(97757)
- 科学基金(87342)
- 社会(76693)
- 社会科(73128)
- 社会科学(73110)
- 基金项目(61690)
- 省(58837)
- 自然(55299)
- 自然科(54148)
- 自然科学(54139)
- 自然科学基金(53181)
- 教育(52938)
- 划(48983)
- 资助(46604)
- 编号(45568)
- 部(35064)
- 成果(34717)
- 重点(34157)
- 创(33654)
- 国家社会(32836)
- 发(32598)
- 教育部(31569)
- 创新(31468)
- 人文(31203)
- 制(30327)
共检索到317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姚梅芳 狄鹤
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积极作用显著大于消极作用,且这种正向作用机制保持了比较明显的长期稳定性。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间存在较大的合作共赢空间,大力发展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具有助推作用。因此,我国应确立第三方支付明晰的法律地位和监管体系,坚持市场主导与鼓励创新原则,加大对正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扶持力度;同时也应进一步加强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间的产业链合作。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第三方支付 商业银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浩 张琳
第三方支付企业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力军,在向金融产业链纵深方向发展的同时,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双方虽在网络支付、在线理财等业务方面存在冲突,但在支付安全、跨境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商务领域却存在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本文通过建立第三方支付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双方之间的策略选择、演变轨迹以及影响因素,分析其均衡策略及形成机理,研究不同情形下复制动态系统中的局部均衡点。最后,从降低合作成本、开创收益增量和协调收益比例这三个层面出发,提出促进双方长期稳定协作的策略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静
互联网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对于传统经济的影响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而金融功能的提供恰恰是互联网企业能够跨界进入金融领域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视角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典型代表进行梳理,并发现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扩展传统金融边界的过程中,逐步与商业银行形成负债端快速分流、资产端错位竞争、支付端分庭抗争的局面。随着消费者金融行为的变迁,商业银行变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功能 金融效率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淑锦 陈银飞
本文构建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定量模型,主要借此探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7.2软件基于工商银行2007年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工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核心资本充足率、广义货币流通量M2分别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净资产收益率滞后一期效应、存贷比、不良贷款率分别在1%、5%、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工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淑锦 陈银飞
本文构建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定量模型,主要借此探讨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利用E-views7.2软件基于工商银行2007年至2016年的季度数据,采用逐步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规模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工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核心资本充足率、广义货币流通量M2分别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为正相关关系,净资产收益率滞后一期效应、存贷比、不良贷款率分别在1%、5%、5%的显著性水平下和工商银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郑霄鹏 刘文栋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商业银行造成了严峻的挑战,引发了金融脱媒现象(技术脱媒、信息脱媒、渠道脱媒等),文章从中间业务、信贷业务、理财业务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金芬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了网络交易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尚未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集支付、筹资、融资为一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对支付宝平台下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实例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蒙月
2014年11月11日又是一年全国电商"大狂欢"的日子,也再一次激发了全国消费者网购的热情。电商最大主力淘宝网全天成交额571亿人民币,通过无线网络成交243亿,占比42.6%。"双十一"首小时就完成6283万笔交易,每秒约1.7万笔。这其中,3504万笔交易是由手机发起的。当下,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网络的兴起,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取得了爆炸式的发展成绩。本文通过讨论第三方支付兴起的必然性,从而阐述其对商业银行业务和未来发展的冲击并提出相应对策。着重探讨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互联网金融紧抓客户需求,旨在为商户创造更佳的客户体验,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客户深层次、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正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极大的冲击。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开始从直营银行为代表的1.0阶段,向以数字银行为代表的2.0阶段纵深发展。本文总结了欧美互联网银行2.0代表企业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欧美互联网银行2.0的经验,加快业务创新,加速推进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互联网金融紧抓客户需求,旨在为商户创造更佳的客户体验,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客户深层次、多元化的理财需求,互联网金融正对传统金融机构产生极大的冲击。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欧美银行业开始从直营银行为代表的1.0阶段,向以数字银行为代表的2.0阶段纵深发展。本文总结了欧美互联网银行2.0代表企业的成功经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要借鉴欧美互联网银行2.0的经验,加快业务创新,加速推进互联网银行的发展,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一稀 李纳
第三方支付可谓是互联网金融的"源头"之一。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在支付业务、渠道业务、基础金融服务及虚拟货币四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领域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认为其暂无法由银行所取代。同时,本文对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互联网金融 银行 虚拟货币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先玲 徐晓兰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创新加速向资金配置等金融领域渗透,对其现行监管框架提出了挑战。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准入门槛过高、单一机构监管模式不适应业务新发展、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和美国相关监管经验,尽快实现第三方支付领域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较低准入门槛与有效过程监管相配套的新型动态监管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 金融监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苏萍 马姗子
推广和普及普惠金融势在必行,而此过程中需要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共同发力。论文提出可通过构建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共生关系来应对商业银行的品牌老化问题,实现商业银行品牌激活与重塑,转变商业银行受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现状,促使二者朝着和睦共生方向健康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体系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共生关系 品牌激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