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54)
- 2023(15060)
- 2022(12721)
- 2021(12079)
- 2020(10221)
- 2019(23527)
- 2018(22740)
- 2017(43740)
- 2016(22886)
- 2015(25297)
- 2014(24600)
- 2013(24075)
- 2012(21939)
- 2011(19514)
- 2010(19324)
- 2009(18244)
- 2008(16940)
- 2007(14429)
- 2006(12683)
- 2005(11376)
- 学科
- 济(86129)
- 经济(86041)
- 管理(63310)
- 业(62763)
- 企(51115)
- 企业(51115)
- 方法(42039)
- 数学(37976)
- 数学方法(37552)
- 银(35103)
- 银行(34956)
- 行(33360)
- 中国(31236)
- 融(31179)
- 金融(31178)
- 制(26193)
- 财(26122)
- 农(23412)
- 业经(20322)
- 贸(19790)
- 贸易(19771)
- 易(19274)
- 务(17029)
- 财务(16985)
- 财务管理(16946)
- 企业财务(16124)
- 地方(15998)
- 农业(15596)
- 学(14714)
- 度(14702)
- 机构
- 大学(306292)
- 学院(305356)
- 济(130640)
- 经济(128176)
- 管理(121316)
- 理学(104783)
- 理学院(103725)
- 管理学(102060)
- 管理学院(101493)
- 研究(99947)
- 中国(90362)
- 京(63314)
- 财(63139)
- 科学(58792)
- 农(53022)
- 中心(50943)
- 财经(50435)
- 所(48442)
- 经(46075)
- 业大(45804)
- 研究所(44078)
- 江(43580)
- 农业(42099)
- 经济学(41139)
- 北京(39500)
- 财经大学(38038)
- 经济学院(37506)
- 院(36146)
- 银(36043)
- 州(35680)
- 基金
- 项目(209466)
- 科学(165236)
- 基金(155110)
- 研究(149276)
- 家(136473)
- 国家(135368)
- 科学基金(116417)
- 社会(97367)
- 社会科(92681)
- 社会科学(92658)
- 基金项目(82319)
- 省(80138)
- 自然(75953)
- 自然科(74282)
- 自然科学(74260)
- 自然科学基金(72957)
- 划(68415)
- 教育(67888)
- 资助(62851)
- 编号(59280)
- 重点(47259)
- 部(46550)
- 成果(46340)
- 创(44850)
- 发(44499)
- 创新(42021)
- 国家社会(41551)
- 科研(41280)
- 教育部(40238)
- 人文(39309)
- 期刊
- 济(130854)
- 经济(130854)
- 研究(91047)
- 中国(56565)
- 融(55614)
- 金融(55614)
- 学报(48926)
- 财(48551)
- 农(46076)
- 管理(43882)
- 科学(43716)
- 大学(37494)
- 学学(35642)
- 农业(28991)
- 财经(24916)
- 技术(24827)
- 教育(24027)
- 经济研究(22841)
- 业经(21998)
- 经(21308)
- 理论(18020)
- 问题(17650)
- 贸(16734)
- 实践(16475)
- 践(16475)
- 国际(15644)
- 业(15471)
- 商业(14997)
- 统计(14581)
- 技术经济(14030)
共检索到461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朋林 董一一
利用2006~2016年我国11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对互联网金融两大主要模式第三方支付和P2P网贷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影响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非结构VAR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不完全替代效应,其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的影响因模式及业务内容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商业银行是P2P网贷资金来源地,P2P网贷吸走了商业银行存款。研究结果侧面反映出监管层对第三方支付的资金管理政策效果显著,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合作是化解冲突、减缓不利影响、实现共赢的有效通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锐 黄剑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存贷款、理财等领域面临激烈竞争,倒逼商业银行进行创新和转型。本文基于2006-2014年我国98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构建包含互联网金融指数的动态面板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对商业银行存贷款规模和增速构成不利冲击,并提高其风险水平;相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幅度较大,贷款规模下降趋势更明显,风险水平上升幅度则较小。因此,发挥好互联网金融在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方面的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加快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组织的改革,提升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廖戎戎 蒋团标 喻微锋
本文采用动态面板模型,以我国5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就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整体上显著提高了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但这种影响会因银行规模不同而存在不同的"门槛"效应。互联网金融对小银行的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负面影响转为正向影响,且当银行规模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银监局课题组 王筠权 王国成 金强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迅速发展及其对金融业的渗透,"互联网金融"成为一个新的研究和讨论热点。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深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进而提出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业务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基础上,我们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协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创 赵胜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受到了较大影响。本文选取我国101家商业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首次利用百度指数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并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收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对银行产生积极影响,但是由于竞争效应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更强,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收益水平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非利息业务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孝明 张伟 刘裕文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挑战,本文采用18家上市商业银行在2009~2015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整体创新能力带来正面影响,互联网金融提升了商业银行创新能力。进一步对不同股权性质的商业银行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相对国有银行,互联网金融对股份制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据此,本文建议商业银行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借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创新能力 股权性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玲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脱媒"危机,信息已不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对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挤占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以其拥有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结算优势,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谢乾隆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和金融之间的相互融合越来越紧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这不仅对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引发"鲶鱼效应",对商业银行的创新与转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文章概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优势策略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仓明 鞠玲玲 孟令杰
为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具体领域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在测算出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整体和国有商业银行的效率有正向影响;其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生产率和纯技术效率的影响为正,而对规模效率影响为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凤鸣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环境、客户需求和服务模式的深刻变化,一方面互联网企业迅速跨界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商业银行也在不断进行互联网业务创新,加快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另一方面来自信息技术发展、产业升级、客户需求、跨界竞争等多方面的力量正共同推动银行经营模式向全面数字化的银行4.0时代转变。本文对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现状进行梳理,总结互联网业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挑战,以探究其互联网业务未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电子商务平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娟 黄永兴
文章运用中国110家商业银行2013—2017年的数据,采用广义矩估计法研究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结论表明,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下降,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利于商业银行改善盈利结构。在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分析中发现,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为显著,这就迫使其必须加快调整盈利结构,开展多元化经营,以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冲击;大型商业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大以及客户粘度高,农村商业银行由于受地缘经济限制、信息流通慢、硬件设施差、村民思想僵化的影响,二者的盈利能力以及盈利结构受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均较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洪梅 谢朝阳
金融功能分为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扩展功能、衍生功能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不管是互联网金融还是商业银行,都没有实现所有功能最优,二者在各金融功能发挥上各有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商业银行则在经济调节的扩展功能方面优势突出。监管当局在确定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时,必须首先明确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功能优势,以强调功能监管为标准,引导二者的竞争与合作,从而促进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最终促进金融发展。
关键词:
金融功能观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付玉丹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普及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金融领域的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些影响,以便在新的竞争环境中,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信用卡业务。文章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入手,分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启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信用卡业务 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长青 李梦真 杨彩林 卢彦霖
基于上市商业银行2007~2013年信用卡业务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通过网络银行业务的中介作用,实现对信用卡业务的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的替代效应却不显著。有鉴于此,商业银行应积极开拓互联网金融,加快其自身业务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