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32)
- 2023(19859)
- 2022(16944)
- 2021(15695)
- 2020(13149)
- 2019(30214)
- 2018(29853)
- 2017(57563)
- 2016(31063)
- 2015(34789)
- 2014(34320)
- 2013(33779)
- 2012(30749)
- 2011(27483)
- 2010(27823)
- 2009(25711)
- 2008(24335)
- 2007(21416)
- 2006(18850)
- 2005(16132)
- 学科
- 济(122886)
- 经济(122748)
- 业(91476)
- 管理(85736)
- 企(69341)
- 企业(69341)
- 方法(56607)
- 农(52537)
- 数学(49974)
- 数学方法(49188)
- 中国(35317)
- 农业(34952)
- 业经(31847)
- 财(31692)
- 融(28805)
- 金融(28803)
- 银(28180)
- 银行(28114)
- 行(27009)
- 地方(25727)
- 制(25635)
- 学(25524)
- 贸(22248)
- 贸易(22232)
- 易(21677)
- 务(20705)
- 财务(20617)
- 理论(20586)
- 财务管理(20573)
- 企业财务(19549)
- 机构
- 学院(435368)
- 大学(431411)
- 济(171144)
- 管理(170975)
- 经济(167508)
- 理学(149525)
- 理学院(147920)
- 管理学(144792)
- 管理学院(144029)
- 研究(142077)
- 中国(111224)
- 科学(90820)
- 农(90335)
- 京(89903)
- 财(76247)
- 业大(73710)
- 所(71313)
- 农业(70115)
- 中心(67634)
- 研究所(65506)
- 江(62732)
- 财经(62042)
- 经(56721)
- 北京(55735)
- 范(54771)
- 师范(54110)
- 州(51159)
- 经济学(51139)
- 院(50942)
- 经济学院(46337)
- 基金
- 项目(305219)
- 科学(238501)
- 基金(220827)
- 研究(217960)
- 家(194697)
- 国家(193042)
- 科学基金(165279)
- 社会(136689)
- 社会科(129357)
- 社会科学(129319)
- 省(120899)
- 基金项目(117110)
- 自然(109587)
- 自然科(107102)
- 自然科学(107072)
- 自然科学基金(105131)
- 划(101056)
- 教育(100144)
- 资助(91326)
- 编号(88887)
- 成果(70038)
- 重点(68461)
- 部(66156)
- 发(65114)
- 创(63530)
- 课题(60770)
- 创新(59256)
- 科研(58879)
- 计划(56399)
- 大学(56387)
- 期刊
- 济(182600)
- 经济(182600)
- 研究(119034)
- 农(88568)
- 中国(81146)
- 学报(75953)
- 科学(67009)
- 农业(59752)
- 管理(58458)
- 大学(57806)
- 财(57076)
- 学学(55258)
- 融(48669)
- 金融(48669)
- 教育(43338)
- 技术(37762)
- 业经(35505)
- 财经(29300)
- 业(29131)
- 经济研究(28047)
- 经(25058)
- 问题(24831)
- 版(23530)
- 科技(21756)
- 业大(21560)
- 技术经济(20659)
- 统计(20108)
- 理论(19689)
- 图书(19299)
- 商业(18937)
共检索到6235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红丽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特征、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运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产生影响。通过构建农户期望收益模型,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农户的信贷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农户选择何种贷款渠道与该贷款渠道的贷款利率和成本有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红丽
在农村金融体系中,普遍存在着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现象,即"农村二元金融结构"。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在特征、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运行机制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势必对农村二元金融结构产生影响。通过构建农户期望收益模型,分析不同市场结构下农户的信贷决策行为,结果表明农户选择何种贷款渠道与该贷款渠道的贷款利率和成本有关。最后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采用Probit模型对中国12个省(市)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进行分析,实证研究了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下其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解析了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影响,高收入农户的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行为相互独立,而中等收入与低收入农户的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的选择行为相互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芹 罗剑朝
以473户农户数据为依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三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不高,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和金融产品满意度是影响农户忠诚度最基本的因素;比较三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三农"服务商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忠诚为冲动型忠诚,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网上金融部门的忠诚为认知型忠诚。基于此,建议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客户评价体系,有效区分客户类别,并对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三类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可尝试建立金融共生模式,优势互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全新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天芸 李杰
自从20世纪80年代新结构主义学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问题后,国外很多学者开始注意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并存的现象,并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二元金融结构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基础。本文基于理论的开放性,采用农户借贷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检验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并根据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解析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在中国农村的运行特点。基于经验结果,本文试图证明,与中国农村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元金融结构具有制度安排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
借贷行为 二元金融结构 概率单位模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建群 吕忠伟 秦建国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12省市的农户家庭信贷的微观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在正规金融渠道与非正规金融渠道相互独立和相互影响下,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解析中国农村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农户分层信贷渠道选择行为。本文研究发现,家庭特征、经济特征以及金融生态环境对高收入与低收入农户信贷渠道的选择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基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二元金融结构特征下的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户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关于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史小坤
本文运用金融地理学理论,分析中国农村现实的社会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约束,指出农村二元金融模式脱离了中国农村现实的地理环境,无法解决中国农村的融资问题。在中国农村双重地理环境约束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并结合实例提出适合中国农村地理环境约束的发展模式:以大型农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中介的农村正规和非正规金融联合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杜忠连 邱晖
农村互联网金融兼具农村传统正规金融及民间金融的优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二者的缺陷,关键在于其能够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通过信任与声誉机制以及社会抵押与惩罚机制,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利用农户社会资本来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以及道德风险。通过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农村互联网金融实现了对农户虚拟社会资本的深度开发并构建起产业闭环,通过设置特殊的制度安排能够有效嵌入农户的社会网络并实现市场向底层农户的下沉。
关键词:
农户 社会资本 互联网金融 惩罚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新颖
文章在互联网金融博弈经济学模型建构的基础上,以余额宝为考察对象,运用我国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收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显示:要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安全度,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健康发展,应规范互联网金融交易程序,严惩互联网违法行为,强化互联网的投资监管和风险控制管理。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 风险收益模型构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新颖
文章在互联网金融博弈经济学模型建构的基础上,以余额宝为考察对象,运用我国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收益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论显示:要提高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安全度,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良性健康发展,应规范互联网金融交易程序,严惩互联网违法行为,强化互联网的投资监管和风险控制管理。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余额宝 风险收益模型构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凯琪 沈蕾
挑选我国7支互联网金融产品挂钩的货币基金,基于VaR建立EGARCH-GED模型,并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货币市场基金的风险度量方法适用于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和目的选择适宜指标进行评价分析,且基于VaR的评价指标比传统Sharpe比率对投资者参考意义更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松勤 凌方 廖飞梅
为了考察互联网普惠金融对"三农"的服务现状,本文通过对安徽、山东303家农户的问卷调查以及不同金融机构的实地访谈,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互联网普惠金融在服务"三农"过程中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普惠金融在"三农"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应大力开发数据银行,完善大数据与云计算功能;以农户规模化的优质项目,置换优质电商+保险公司的信用担保;引入人才精准扶农,解决农业合作社经营人才匮乏难题;同时,通过互联网金融示范点的示范效应,消除家庭承包制经营农户金融排斥心理,以有效构建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三农"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普惠金融 内生金融 外生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曙光 王东宾
破除二元金融结构、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及时调整非均衡增长模式是克服金融危机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数据,对农户信贷意愿和信贷可及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运用统计数据揭示了我国农村系统性负投资和双重二元金融结构的制度特征与经济后果。本文最后对未来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激励与约束机制设计、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战略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提出了系统的政策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二元Logistic与ISM模型的农户地膜回收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新疆为例
农户绿肥种植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和南方稻区506户农户的调查
互联网金融风险度量模型选择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共生性研究
农村人口转型对二元经济结构收敛的影响——基于引入劳动力供给数量与质量因素的二元经济收敛模型的分析
互联网嵌入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影响——基于PSM模型的计量分析
梯度二元融资结构下中国农村家庭的教育选择——基于嵌套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
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客户识别及选择影响因素的Logit模型分析——基于湖南祁阳县的农户调查
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研究
基于泛VAR模型展开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