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69)
2023(14984)
2022(12482)
2021(11678)
2020(9626)
2019(21692)
2018(21266)
2017(40424)
2016(22058)
2015(24093)
2014(23595)
2013(22704)
2012(21123)
2011(18823)
2010(19123)
2009(17662)
2008(16705)
2007(14815)
2006(13316)
2005(11835)
作者
(63214)
(52493)
(51963)
(49441)
(33437)
(25139)
(23768)
(20324)
(20210)
(18843)
(17926)
(17630)
(16999)
(16519)
(16395)
(16226)
(15663)
(15377)
(15258)
(15187)
(13060)
(12997)
(12800)
(12132)
(11938)
(11720)
(11575)
(11489)
(10653)
(10632)
学科
(75567)
经济(75457)
管理(61364)
(58014)
(46369)
企业(46369)
(28602)
金融(28593)
中国(28278)
方法(28271)
(27859)
银行(27800)
(26879)
(25275)
(25106)
数学(24609)
数学方法(24249)
(22312)
地方(19986)
业经(19592)
(17879)
农业(16893)
(16615)
贸易(16601)
(16144)
(15261)
财务(15213)
财务管理(15173)
(14872)
企业财务(14380)
机构
学院(294484)
大学(291691)
(115114)
经济(112371)
管理(107537)
研究(104276)
理学(91845)
理学院(90741)
管理学(89016)
管理学院(88504)
中国(85718)
科学(65921)
(62014)
(58532)
(57711)
(53603)
中心(50086)
研究所(48940)
业大(47380)
(46720)
农业(46276)
财经(44360)
(40223)
(38993)
北京(38450)
师范(38444)
(38360)
(37389)
经济学(34878)
(33901)
基金
项目(200009)
科学(155452)
研究(143548)
基金(142999)
(127324)
国家(126181)
科学基金(106252)
社会(89705)
社会科(84898)
社会科学(84877)
(79984)
基金项目(75636)
自然(69739)
自然科(68126)
自然科学(68098)
(67732)
自然科学基金(66888)
教育(65356)
编号(58167)
资助(57671)
成果(47671)
重点(45655)
(43890)
(42814)
(42399)
课题(41600)
创新(39673)
科研(38505)
计划(37857)
国家社会(36789)
期刊
(128481)
经济(128481)
研究(87396)
中国(63176)
(53332)
学报(52835)
科学(45952)
(44912)
(44579)
金融(44579)
大学(38951)
管理(38491)
学学(36989)
农业(35008)
教育(32528)
技术(23239)
业经(22124)
财经(21449)
经济研究(21044)
(18570)
(18393)
问题(16479)
(15843)
(13873)
业大(13844)
科技(13837)
理论(13494)
国际(12834)
资源(12723)
现代(12708)
共检索到4528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传勇  
作为互联网金融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具有依附于银行、竞争激烈、市场集中度高、支付手段多样灵活等特点,同时可提供信用担保,颇受收入高者和年轻人的青睐,并且其使用会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作为新兴的中介平台,第三方支付在为买卖双方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包括信用风险、技术风险、沉淀资金问题、流动性风险、隐私保护问题以及监管难度较大等诸多问题。第三方支付可以对金融体系的诸多环节如货币市场、信用体系、商业银行以及跨境金融业务等产生影响。第三方支付业务将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随着跨境支付业务试点的实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目前互联网金融的配套设施与监管措施尚不到位,自贸区第三...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先玲  徐晓兰  
在互联网金融兴起的背景下,我国第三方支付创新加速向资金配置等金融领域渗透,对其现行监管框架提出了挑战。现阶段我国第三方支付监管存在立法层级较低、准入门槛过高、单一机构监管模式不适应业务新发展、监管有效性不足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现阶段第三方支付市场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借鉴欧盟和美国相关监管经验,尽快实现第三方支付领域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较低准入门槛与有效过程监管相配套的新型动态监管模式。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陈一稀  李纳  
第三方支付可谓是互联网金融的"源头"之一。本文分析了第三方支付在支付业务、渠道业务、基础金融服务及虚拟货币四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作用,并研究了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领域相对于银行的优势,认为其暂无法由银行所取代。同时,本文对第三方支付在这四个方面暴露出的问题和风险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董佳佳  
第三方支付为网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流通渠道,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第三方支付产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机制的建议,以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亚涛  董佳佳  
第三方支付为网上交易提供了便捷的资金流通渠道,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健全,导致第三方支付产业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亟需解决。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和立法缺陷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第三方支付法律监管机制的建议,以规范和促进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产业的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妤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不断创新发展。本文从技术、利益、用户驱动三个方面对我国互联网支付业务发展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互联网支付业务在支付安全、资金存管、用户信息安全、网络洗钱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有鉴于此,本文提出完善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业务监管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昕  王静  
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构建在畅通电子商务资金流的同时,也给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对该领域的监管几乎处于“真空”状态。本文在借鉴国际监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国情,提出了我国对第三方网土支付平台进行金融监管的策略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霞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经济各领域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快捷性以及高效性的需求随之增加。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基,其发展速度以及完善程度将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本文从传统结算方式与电子商务发展角度阐明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原因;其次,从信用、金融安全、网络技术三方面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不同发达国家的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第三方支付发展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霞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经济各领域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快捷性以及高效性的需求随之增加。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根基,其发展速度以及完善程度将会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首先,本文从传统结算方式与电子商务发展角度阐明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原因;其次,从信用、金融安全、网络技术三方面对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不同发达国家的第三方支付发展模式进行对比,并以此为基础探索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第三方支付发展路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燕子  
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对商业银行产生了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消极影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采用85个商业银行2007—2015年的面板数据样本,以核心指标第三方移动互联网支付量化了互联网金融对不同规模、地域范围的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说明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对于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影响不同,但主要是积极影响占主导地位,在实行相关政策时,不能单纯地进行大力推广,或者是简单防范其对商业银行进行的冲击,应该注意其对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的不同影响,进行分类引导,为商业银行未来互联网改革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毛金芬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了网络交易的发展,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尚未对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业务的会计处理做出明确规定。因此本文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集支付、筹资、融资为一体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例,对支付宝平台下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实例论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超  
第三方支付体系的基本范畴包括第三方支付工具、机构和服务设施等,其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货币名目论及双边市场平台理论。第三方支付体系能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伴随网络经济的爆炸式增长,第三方支付体系也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其提供的附加服务也越来越类似于商业银行,并初步具备信用创造功能,产生了宏观经济效应以及滋生各种风险,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安  
随着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逐渐发展,占有市场规模较大的几家支付机构将有实力去涉足更宽的领域,进而发生转型,这是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以及央行监督管理所需关注的重要方面。2012年伊始,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紫剑  高洁云  
第三方支付掀起的网络金融创新已不仅局限于支付领域,呈现出跨平台、跨行业、集团化、产业联动、相互融合等特点,并向着金融产业链的纵深发展。这种创新对传统银行经营模式形成强劲冲击的同时,也暴露出众多的风险敞口,对金融稳定发展和国家经济金融信息安全形成一定隐患。当前网络金融创新监管存在着监管主体单一、对信息资源利用的监管严重缺失等问题,亟须从建立多层次动态联合监管体系、加强技术监管研究等方面入手予以解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