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4)
- 2023(11341)
- 2022(9087)
- 2021(8160)
- 2020(6938)
- 2019(15237)
- 2018(14789)
- 2017(28890)
- 2016(15082)
- 2015(15882)
- 2014(15076)
- 2013(15059)
- 2012(13371)
- 2011(11648)
- 2010(11861)
- 2009(11617)
- 2008(10881)
- 2007(9746)
- 2006(8571)
- 2005(7868)
- 学科
- 业(76535)
- 企(69699)
- 企业(69699)
- 济(64999)
- 经济(64919)
- 管理(57554)
- 方法(28394)
- 业经(27483)
- 融(25505)
- 金融(25505)
- 农(24293)
- 财(23966)
- 银(22927)
- 银行(22896)
- 行(22239)
- 数学(21028)
- 数学方法(20941)
- 中国(20473)
- 务(19176)
- 财务(19163)
- 财务管理(19151)
- 农业(18591)
- 企业财务(18200)
- 制(16719)
- 技术(15766)
- 贸(13209)
- 贸易(13198)
- 易(12912)
- 策(12552)
- 体(12478)
- 机构
- 学院(212690)
- 大学(204964)
- 济(94387)
- 经济(92940)
- 管理(87767)
- 理学(76083)
- 理学院(75443)
- 管理学(74603)
- 管理学院(74253)
- 研究(63891)
- 中国(58097)
- 财(43782)
- 农(42922)
- 京(41037)
- 科学(37686)
- 财经(35409)
- 农业(34130)
- 业大(33829)
- 经(32304)
- 中心(31658)
- 所(31639)
- 江(31410)
- 经济学(29041)
- 研究所(28699)
- 经济学院(26619)
- 商学(26590)
- 商学院(26366)
- 财经大学(26254)
- 经济管理(25232)
- 州(25142)
- 基金
- 项目(141842)
- 科学(113173)
- 基金(105750)
- 研究(100583)
- 家(92599)
- 国家(91687)
- 科学基金(80521)
- 社会(68117)
- 社会科(64907)
- 社会科学(64889)
- 省(57034)
- 基金项目(56816)
- 自然(52424)
- 自然科(51324)
- 自然科学(51308)
- 自然科学基金(50511)
- 划(45977)
- 教育(43451)
- 资助(41642)
- 编号(38219)
- 业(36779)
- 创(34136)
- 重点(31461)
- 发(31232)
- 创新(30988)
- 部(30484)
- 国家社会(28859)
- 成果(27823)
- 科研(27497)
- 制(27415)
共检索到311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华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金融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和冲击。面对这一新变化、新挑战,金融机构应该如何看待与应对?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表现形式及最新发展出发,分析其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并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 风险管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理 彭承亮 何启志 文忠桥
通过建立EGARCH-POT-Copula-CoVaR模型,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业对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第一,如果互联网金融业面临极端风险,其对于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均存在明显的风险溢出效应,平均溢出比例较高,并且平均溢出效应和平均溢出比例均是证券业最高、保险业次之、银行业最小;第二,在现实中的互联网金融业风险集中爆发时间段内,溢出效应绝对值均增大,但是溢出比例却呈现出差异性,其对于证券业溢出比例增大,而对于银行业和保险业反而减小;第三,互联网金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股市泡沫,监管当局需要严格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引发的股市危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安全
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对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不仅完善了其资本市场上的监管制度,同时还有效地推动了利率市场以及银行业的发展,但在促进传统金融发展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一定冲击,应认真应对。
关键词:
传统金融 互联网 第三方 挑战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明仪皓 朱盈盈 张蕾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在经历了弱监管时代的野蛮式生长过后,正在步进入规范化发展的监管时代。在弱监管时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在于抢占市场份额和压缩利润空间,冲击有限。进入监管时代后,其潜在影响是更深层次的,它的实质性是挑战商业银行的思维方式和核心商业模式。展望未来,商业银行应该从以下方面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主动适应互联网金融,加快利率市场化;拓宽互联网销售渠道,提升新渠道的利用效率;构建电商平台,获得一手的客户交易数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商业银行 发展趋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宫晓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关键词:
金融创新 互联网金融 金融脱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何恩良 舒春浪 叶飞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已有一段时间了,对我国传统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等业务形态,然后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支付业务、借贷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影响,以及分析了传统银行金融服务的现状,最后针对互联网金融在便捷性、普惠性和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传统银行在网点布局、风控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提出了加强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等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银行 合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迪芳 张金林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依托去中心化、可靠数据、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加速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块链金融凭借轻资产重服务的运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结算体系与风险管理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压力下,国内众多银行纷纷进行互联网金融布局,加速"区块链化"进程。但由于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金融监管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技术制约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区块链化"的改革与转型举步维艰。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银行的积极探索两方面共同推进"区块链+银行"的全新金融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迪芳 张金林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型互联网技术,依托去中心化、可靠数据、集体维护以及不可篡改的特性,为加速金融产品创新、提高金融运行效率提供了可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区块链金融凭借轻资产重服务的运营模式对传统金融机构的结算体系与风险管理产生了一定冲击。在此压力下,国内众多银行纷纷进行互联网金融布局,加速"区块链化"进程。但由于区块链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面临金融监管滞后、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技术制约等一系列问题,银行"区块链化"的改革与转型举步维艰。因此,需要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沈鑫 郭步超
近年来,众多学者与业界人士纷纷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梳理国际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既有研究显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中介的替代作用较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融合空间;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与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不会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即使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等极端状况下,中央银行只需调整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方式及货币政策的传导载体便可继续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但这一转变可能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现阶段,虽然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来说,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较小,但相关政策、法规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运行、引导并促进其发展与创新,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中介机构 中央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凤岐
以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第三方支付和众筹融资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模式、金融理念、金融运营方法的创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未来将出现一种不同于传统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具有革命性的新型金融,对传统金融带来很大的挑战,带来了新的竞争,同时也催生了新的合作。商业银行要尽快转型,利用自己客户、网络、信息及征信体系完善的优势,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这将大大促进金融机构综合发展,推动传统金融企业的市场化。监管机构则要强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保障互联网金融健康规范发展,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赵洪江 陈林 李平
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互联网金融的网络技术特征,从多个角度阐述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改变与不变。认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环境下的金融创新,互联网金融的互联网技术特征包括虚拟社会、移动连接、社交网络、自由精神、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将在金融机构物理形态、资金周转速度、金融市场结构、金融机构投资策略、金融机构信用评估方式以及金融机构竞争策略方面对传统金融发生改变,但互联网金融的金融本质特征没有改变。因此互联网金融更多体现为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的革新,是一个历史现象。故而对其既不能拒绝否定,又不能无限拔高。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改变 不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晗 黄益平 纪洋
本文使用2011-2015年263家银行的年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基于蚂蚁金服用户数据构建的地市级数字金融普惠指数,探究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银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的发展实质上推动了一种变相的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的负债端结构,使得银行负债端越来越依赖于同业拆借等批发性资金。负债端结构的改变导致银行资产端风险承担偏好上升,但是借贷利率和净息差都有所下降。即银行选择了更高风险的资产来弥补负债端成本上升所造成的损失,但并没有将成本向下游企业转移。此外,本文还发现规模越大的银行受到金融科技的冲击越小。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银行负债结构 银行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曾耿明
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现状和不足进行分析,研究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诞生背景、商业模式以及对我国传统金融业可能造成的冲击,并对我国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模式 冲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玉秀
与传统消费金融相比,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业务模式、运营体系、市场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目前互联网消费金融体量较小,但是客户群体数量较多,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互联网消费金融从业机构依靠自有产业链和他有产业链,积极搭建消费金融平台,在不断挤占传统消费金融市场份额、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的同时,也为传统消费金融提供了有效补充、提升了消费金融的运行效率、为产融结合开辟了新路径。为此,要着力引导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消费金融融合创新发展,营造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健康发展的公平竞争环境,完善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规范发展的法律法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静
互联网金融从资产端、负债端和支付端对传统银行业形成冲击,加速了金融脱媒和金融业的市场化发展,但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商业银行必须实行自我变革,加快赢利模式的转型和重塑。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风险不应忽视,亟需出台监管和风险管理框架。因此,应在实现金融改革提升效率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平衡中重新设计金融监管体系,构建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动态调整监管方式、规则、内容等,实现智慧监管。未来或出现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发展 金融效率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