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43)
- 2023(3848)
- 2022(3167)
- 2021(2902)
- 2020(2437)
- 2019(5499)
- 2018(5089)
- 2017(10447)
- 2016(4962)
- 2015(5094)
- 2014(4705)
- 2013(4522)
- 2012(4013)
- 2011(3552)
- 2010(3766)
- 2009(3971)
- 2008(2764)
- 2007(2467)
- 2006(2274)
- 2005(2222)
- 学科
- 融(24210)
- 金融(24210)
- 银(21413)
- 银行(21413)
- 行(20900)
- 济(17037)
- 经济(17023)
- 业(16701)
- 中国(13225)
- 管理(12589)
- 企(12410)
- 企业(12410)
- 中国金融(10855)
- 制(7859)
- 农(7798)
- 财(7198)
- 业经(6404)
- 农业(6273)
- 地方(5850)
- 方法(5824)
- 务(5702)
- 财务(5690)
- 财务管理(5683)
- 企业财务(5496)
- 数学(5346)
- 数学方法(5324)
- 体(4499)
- 产业(4404)
- 事业(4352)
- 业务(4091)
- 机构
- 学院(59609)
- 大学(57854)
- 济(28817)
- 经济(28271)
- 管理(24317)
- 中国(22974)
- 理学(20711)
- 理学院(20596)
- 管理学(20399)
- 管理学院(20309)
- 研究(18074)
- 银(14724)
- 财(14354)
- 银行(14269)
- 融(13623)
- 行(13413)
- 金融(13364)
- 中心(11921)
- 财经(11486)
- 京(11130)
- 人民(10993)
- 农(10498)
- 经(10433)
- 国人(10092)
- 中国人(10055)
- 中国人民(9992)
- 经济学(9630)
- 经济学院(8853)
- 财经大学(8742)
- 江(8512)
- 基金
- 项目(39192)
- 科学(31555)
- 研究(31133)
- 基金(29530)
- 家(24762)
- 国家(24522)
- 科学基金(22002)
- 社会(21301)
- 社会科(20356)
- 社会科学(20354)
- 基金项目(15571)
- 省(15118)
- 编号(13590)
- 教育(12911)
- 自然(12610)
- 自然科(12366)
- 自然科学(12365)
- 自然科学基金(12174)
- 划(11980)
- 资助(11672)
- 成果(10629)
- 融(10457)
- 国家社会(9428)
- 创(9180)
- 发(9058)
- 制(8652)
- 重点(8643)
- 部(8574)
- 创新(8566)
- 性(8520)
共检索到96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菅雪松 刘福生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和对各个行业的渗透,非面对面业务已成为金融机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有模式下,如何核实客户真实身份,满足客户身份识别工作基本需要,成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互联网金融客户身份识别面临困境客户身份识别是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最前端。由于互联网银行在客户身份识别机构上存在一些特有问题,增加了反洗钱履职难度,影响了反洗钱工作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敏 李晓峰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线下客户正不断接受并转向这一新兴金融渠道。随着监管手段的创新发展,甚至一些客户正逐渐放弃并脱离线下渠道。同时,因互联网金融运营成本较低,传统线下金融企业也在不断探索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发展的路径,同时引导其存量及潜在客户转向线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虎 李霖魁
在信息技术发展和金融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实现普惠金融的新型载体。文章以互联网金融典型模式余额宝为例,通过引入信任理论和多维风险感知变量对技术接受模型(TAM)和计划行为理论(TPB)的集成模型进行拓展,构建基于互联网金融理财支付模式下客户接受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通过设计模型变量的衡量量表和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任和感知有用性是决定客户选择余额宝的决定因素,感知多维风险对客户使用意愿的负面影响显著,且以感知经济风险和感知安全风险为主,而感知易用性对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信任 感知风险 接受意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国刚 张扬
2012年以后,在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金融的热议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进入了高峰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将其列为发展的重点项目。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概念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功能上并无颠覆金融的可能,在机制上更多的是利用了中国金融体制机制的缺陷所进行的监管套利,在发展上具有拾遗补缺的作用但难以成为金融的主流运作方式。在互联网金融热潮中,应防止新一轮的金融泡沫产生。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网络金融 金融功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iklos Dietz Philipp H?rle Somesh Khanna 倪以理 曲向军 Christopher Mazingo 韩峰 马奔
全球银行业新的局面正在形成,数字化技术正在侵蚀银行业务和市场份额,重构客户关系,重点是银行最注重的中间业务收入。随着数字化变革的提速,银行将被卷入一场客户争夺战。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竞争,维护客户关系将成为银行业未来思考的重要主题。未来银行必须向金融科技和互联网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发起挑战,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提供便捷、贴心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数字化改造逐步将自身转型成为行动敏捷的低成本竞争者,从根本上赢回客户。
关键词:
传统银行 客户管理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Miklos Dietz Philipp H?rle Somesh Khanna 倪以理 曲向军 Christopher Mazingo 韩峰 马奔
全球银行业新的局面正在形成,数字化技术正在侵蚀银行业务和市场份额,重构客户关系,重点是银行最注重的中间业务收入。随着数字化变革的提速,银行将被卷入一场客户争夺战。如何与互联网企业合作竞争,维护客户关系将成为银行业未来思考的重要主题。未来银行必须向金融科技和互联网巨头的核心竞争力发起挑战,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提供便捷、贴心的客户体验,同时通过数字化改造逐步将自身转型成为行动敏捷的低成本竞争者,从根本上赢回客户。
关键词:
传统银行 客户管理 金融科技 互联网金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时晨
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是服务中小企业信贷需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兴普惠金融平台,做好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上大量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对"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前移风险防控关口、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网络化运营特点和企业客户信用评价需求,构建了"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进行混合叠加筛选,以其交集指标构建数据可用性条件下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基于优化BP神经网络法建构"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企业客户信用评价模型,形成互联网"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中小企业客户信用评价算法;进而以"秦云工程—金融云"平台的小样本和大样本数据分别进行了经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和模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对中小企业信用状况的动态有效刻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刘冰清 卢子芳 朱卫未 尹相菊
收集互联网金融贷款产品用户的海量多维数据,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数据进行一些指标预处理,在传统逻辑回归模型中增加DEA效率值,提高模型准确率。结果证明,互联网贷款产品的客户的短信回应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使得此款互联网贷款产品的潜在客户得到有效识别,达到精准营销与增加收入的目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一、互联网金融定义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往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了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是不限于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岷峰 陆顺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2015年是艰难的一年,经济增速放缓,不良贷款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收窄了存贷利差,互联网金融公司从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网络借贷等多个方面挤压着传统银行业务的利润空间。作为扎根于当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和城镇居民的城商行,2015年第三季度不良贷款率达1.44%,资产利润率进一步降低到了1.08%。面对新常态下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同于大型国有银行所具备的规模优势和产品创新能力,城市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所具备的地方性银行口碑、地方性客户资源禀赋以及服务于中小企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鑫 徐唯燊
互联网金融是近两年国内学术界热议的话题之一,但许多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问题至今仍存有很大争议。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三个争议较大的基本问题给予了深入辨析,以期能够增进各方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理解。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指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据此定义,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分为两大类——支付类和脱媒类。展望前景,最有可能出现的是金融专业性与大数据的有效融合,更重要的则是由互联网金融所引发的金融体制改革。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志九 吴义根
互联网金融是在ICT技术优势推动下发展的金融新业态,以高效、便利、开放、普惠的崭新面貌展现于世。新业态所内嵌的不确定性注定其发展充满分歧,无法形成共识的焦点集中于理性评价互联网金融的功过是非、客观认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念、前瞻预测互联网金融的影响程度及如何有效监管互联网金融。展望未来,发展互联网金融理应坚持利大于弊的前进方向,不可因风险事件的扰动而动摇;技术创新理应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更新完善技术是互联网金融竞争力的创新源泉;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银行业构成立体式、多方面的冲击,但短期内互联网金融难以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主导地位;防范风险与刺激创新构成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干,需要实现机构性的外部...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新业态 银行业 金融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闫海 刘闯
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但是累计形成的数额庞大的客户备付金也存在较多问题。客户与支付机构之间为一般保管合同关系,因此备付金本身及其利息都应当归客户所有。但是,鉴于客户备付金利息返还的特殊性,可以用于建立风险准备金和备用金风险基金。针对我国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中客户备付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问题,立法应当明确备付金的使用规则,建立支付机构的保证金制度,以及加强支付机构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楠
客户是企业生存的基石,以经纪业务收入为主的证券公司,客户服务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其已经对证券行业尤其是经纪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改变证券行业传统格局的同时,也为证券公司的业务升级及转型提供了助力。证券行业应基于互联网金融创新打造新的客户服务模式,利用广袤的互联网大数据将客户分类去物理化、去传统化,并提升原有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针对不同类别客户推送不同的服务模式,进行即时信息交流,打造统一开放式的金融服务平台。同时也应注意到互联网天生具有的冒险精神与传统金融风险厌恶的金融本质的区别,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注意防范新的风险隐患。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客户服务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