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41)
2023(18235)
2022(15516)
2021(14497)
2020(11977)
2019(27617)
2018(27215)
2017(52402)
2016(28032)
2015(31369)
2014(31011)
2013(30422)
2012(28126)
2011(25323)
2010(25420)
2009(23340)
2008(21879)
2007(18984)
2006(16742)
2005(14685)
作者
(78485)
(65180)
(64482)
(61309)
(41472)
(31232)
(29574)
(25592)
(24894)
(23139)
(22269)
(21980)
(20502)
(20439)
(20233)
(19862)
(19246)
(19088)
(18610)
(18571)
(16134)
(15855)
(15653)
(14895)
(14671)
(14512)
(14334)
(14230)
(13060)
(12779)
学科
(114881)
经济(114767)
管理(80251)
(76815)
(62940)
企业(62940)
方法(48655)
数学(42111)
数学方法(41553)
中国(36567)
(31228)
地方(28919)
(28577)
金融(28575)
(28328)
(27488)
银行(27447)
业经(27013)
(26487)
(23183)
(22369)
农业(21535)
(20013)
贸易(19995)
(19372)
理论(19323)
(18515)
环境(18473)
财务(18432)
财务管理(18395)
机构
学院(385473)
大学(385007)
(155240)
管理(153088)
经济(151815)
理学(132119)
理学院(130681)
研究(129904)
管理学(128361)
管理学院(127671)
中国(102423)
(82373)
科学(79364)
(71051)
(64050)
中心(60988)
(60640)
研究所(58343)
财经(56878)
业大(56002)
(55977)
北京(52341)
(51975)
(51827)
师范(51491)
(47641)
农业(47080)
经济学(46721)
(46543)
财经大学(42551)
基金
项目(265515)
科学(209176)
研究(196221)
基金(191750)
(166306)
国家(164871)
科学基金(142436)
社会(123599)
社会科(117182)
社会科学(117150)
(104063)
基金项目(101793)
自然(91961)
教育(90181)
自然科(89767)
自然科学(89747)
自然科学基金(88102)
(87126)
编号(80995)
资助(78772)
成果(64740)
(59535)
重点(59333)
(58269)
课题(55427)
(55323)
创新(51562)
国家社会(50734)
科研(50450)
教育部(50241)
期刊
(169624)
经济(169624)
研究(114534)
中国(76726)
学报(58442)
管理(56431)
(55049)
科学(54521)
(53286)
(45257)
金融(45257)
教育(45076)
大学(44837)
学学(41960)
农业(37973)
技术(34512)
业经(29284)
经济研究(27368)
财经(27325)
(23434)
问题(21763)
图书(21454)
(19373)
理论(19001)
科技(18224)
技术经济(18136)
资源(18122)
商业(17431)
实践(17377)
(17377)
共检索到573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洪梅  
本文基于金融功能观视角分析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金融功能。中国互联网金融实现的金融功能有:便捷地履行金融的基础功能;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资源配置的核心功能;很好地完成风险管理与风险分散的扩展功能;具备信息提供、激励、引导消费、带来社会效益等衍生功能。但其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在风险管理方面也没有极致发挥。以实现金融功能为目标,文章最后提出了引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玲  
互联网时代,在物流需求推动下的物流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环节。如何在传统物流业务中植入金融业务,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为物流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当前物流企业所关注的方向。本文在介绍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的基础上,以顺丰为例分析了物流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模式及对物流企业产生的新价值及财务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万玲  
互联网时代,在物流需求推动下的物流业正逐步发展成为供应链上的核心环节。如何在传统物流业务中植入金融业务,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同时为物流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成为当前物流企业所关注的方向。本文在介绍供应链金融内涵、模式的基础上,以顺丰为例分析了物流企业介入供应链金融的优势、模式及对物流企业产生的新价值及财务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物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敏  张丽琼  
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其普适性的特征,为缓解居民流动性约束,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提供了外部条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加速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风险的爆发,整个行业在疫情后也面临着重新洗牌。本文认为,由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制度尚不规范,个人征信体系还未形成,加上居民不健康的消费理念,导致了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透支风险的出现。面对疫情后消费需求的增长以及风险管控的需要,应该在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强化行业内部规范,以金融科技赋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钦锋  周立斌  
互联网金融信息通过社会各大媒体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接触到金融,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相互配合,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从普惠金融概念和特点的了解入手,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应对自身问题的路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普惠金融互联网化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7月12日上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联合国粮农组织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将展开战略合作,于2019—2021年在中国16个贫困村打造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该项目将通过"互联网+农业+金融"扶贫,推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将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分享创新扶贫经验。"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实施的第一个由私营领域全额资助的项目,同时也是多方合作共同为脱贫攻坚
[期刊] 征信  [作者] 邹艺  陶士贵  
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视角,从支付手段、资源配置、数据信息、风险管理四个方面,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互动发展的关系。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带动传统金融理念上的更新和提升;另一方面,传统金融也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者可以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而不是相互替代、非此即彼的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梅  王文博  姚遂  
站在金融功能观的金融发展框架下,互联网金融是金融发展中金融功能提升推动下的一种产物,是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金融功能完善与创新的一种尝试。中国现存的五大互联网金融模式,在实现金融基础功能和核心功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能部分完成金融的扩展和衍生功能,但不具备经济调节功能。互联网金融还没有明显地衍生一些新的金融功能,因此目前还没有明显地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大数据金融作为联接金融各层次功能的一种模式,最有可能促成互联网金融功能演进,从而推动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晓平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发展指导观,当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中存在多方面的困难。而作为21世纪领头科技的互连网具有信息储藏量大,形式多样,信息传递速度快等特点,同时互连网又是培育基于互连网的各种技术的基底,这使得互连网及其技术成为确保可持续发展顺利进行的战略基石。本文从经济、社会与资源三个角度入手,详细分析互连网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华  张晓毅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有效需求大幅下降,包括出口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而同时竞争、信用和资本积累导致了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不断增加的证据表明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贸易依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文博  
文章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和现状,并就此讨论了互联网金融征信的价值所在以及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现状和问题。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设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尽管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信息共享机制不足、征信标准不统一、立法滞后、监管主体不明确、缺乏信息安全建设与风险防控措施等一系列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