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90)
- 2023(11397)
- 2022(9721)
- 2021(8791)
- 2020(7412)
- 2019(17206)
- 2018(16802)
- 2017(32678)
- 2016(17485)
- 2015(19687)
- 2014(19836)
- 2013(19913)
- 2012(19064)
- 2011(17495)
- 2010(18174)
- 2009(17319)
- 2008(16655)
- 2007(15327)
- 2006(13637)
- 2005(12780)
- 学科
- 济(82132)
- 经济(82059)
- 业(49763)
- 管理(46411)
- 企(38953)
- 企业(38953)
- 方法(31009)
- 中国(29778)
- 融(27480)
- 金融(27478)
- 数学(26843)
- 数学方法(26644)
- 银(26000)
- 银行(25973)
- 行(25219)
- 地方(24764)
- 农(23527)
- 财(19934)
- 业经(19862)
- 制(17989)
- 贸(16264)
- 贸易(16249)
- 农业(16236)
- 易(15715)
- 学(14718)
- 地方经济(12755)
- 务(12593)
- 财务(12558)
- 财务管理(12526)
- 发(12122)
- 机构
- 学院(255548)
- 大学(252346)
- 济(110280)
- 经济(107843)
- 管理(93894)
- 研究(91257)
- 理学(78867)
- 理学院(77931)
- 管理学(76745)
- 管理学院(76256)
- 中国(75641)
- 京(54548)
- 科学(54395)
- 财(51471)
- 所(47473)
- 农(45801)
- 中心(43620)
- 研究所(42675)
- 江(40679)
- 财经(39926)
- 业大(36582)
- 经(35958)
- 农业(35782)
- 北京(35218)
- 经济学(34464)
- 范(34014)
- 师范(33668)
- 州(33278)
- 院(32088)
- 经济学院(31174)
- 基金
- 项目(158820)
- 科学(123578)
- 研究(118689)
- 基金(111901)
- 家(96387)
- 国家(95494)
- 科学基金(80886)
- 社会(74375)
- 社会科(70577)
- 社会科学(70556)
- 省(64248)
- 基金项目(58889)
- 教育(53617)
- 划(53083)
- 自然(49775)
- 编号(49746)
- 自然科(48579)
- 自然科学(48564)
- 自然科学基金(47681)
- 资助(46318)
- 成果(40986)
- 发(40498)
- 重点(36184)
- 课题(35016)
- 部(34584)
- 创(33378)
- 发展(32926)
- 展(32381)
- 创新(31236)
- 性(30299)
- 期刊
- 济(128743)
- 经济(128743)
- 研究(79840)
- 中国(56041)
- 农(43267)
- 融(40675)
- 金融(40675)
- 财(39777)
- 学报(37688)
- 科学(34878)
- 管理(34211)
- 农业(28476)
- 大学(28318)
- 教育(27781)
- 学学(26608)
- 技术(22773)
- 业经(22407)
- 经济研究(20717)
- 财经(20010)
- 经(17185)
- 问题(17134)
- 业(15324)
- 贸(13715)
- 技术经济(13487)
- 理论(13338)
- 商业(13230)
- 国际(12357)
- 实践(12022)
- 践(12022)
- 世界(12000)
共检索到405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旭 兰秋颖 谢尔曼
本文从金融的本义、市场规律及监管视角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解析,依据资金时空再匹配的金融逻辑,推演互联网金融两大主体之间的竞争。研究表明,互联网企业拥有资金空间再匹配的优势,商业银行拥有资金时间再匹配的优势。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必将在互联网平台建设、网络支付、标准化产品营销、网络借贷等领域形成多个竞争热点。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金融服务的本质,准确把握监管政策动向,勇于开展组织架构调整,扎实推进银行渠道改革,全力做好人力资源整合,不断提升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努力补偿自身弱势,提早准备积极应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正平 江千舟
近年来,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主体纷纷进军农村金融市场,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市场竞争格局。本文基于2013—2015年108家农村金融机构的数据,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影响,以及市场竞争对影响过程的作用。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财务绩效越差,而市场竞争水平的上升将弱化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机构财务绩效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越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社会绩效越差。而市场竞争水平的上升将会强化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对机构社会绩效的影响。可见,随着互联网金融在农村的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柯戈
本文以网络经济为背景,对新形势下的我国网络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展开探索性研究,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基于上述研究采用SWOT方法对我国网络金融服务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金融服务 竞争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莫易娴
2013年国内互联网金融出现爆发式增长,给传统金融带来了一定的冲击。本文在分析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异同点的基础上,就互联网金融如何与传统金融在进行必要的竞争的同时,利用各自优势开展分工合作,以及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如何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传统金融 互联网金融 竞争与合作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声洪 梁涛
论文构建了"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双寡头博弈模型,剖析当前"互联网+"跨界经营模式对商业银行的冲击,发现在一次博弈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可能会陷入帕累托次优的"囚徒困境",但是长期重复博弈可以促使双方由竞争走向融合,走出"囚徒困境"实现福利水平最大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伦墨华 李建军
互联网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出现了"在线常态化、购物网络化、社交虚拟化"的互联网生活新特征,以电脑、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革命推动了以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等为形式的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以移动、智能为特征的移动互联技术又将互联网金融推向了移动金融时代。本文全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形式特征以及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金融行业竞争态势,综合运用合作博弈的K-S解法,论证得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合作利大于弊,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增值业务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有效手段。最后,本文提出了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合作和建立移动金融生态圈的发展策略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 博弈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琼 蔡谦
运用SWOT模型分析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劣势、发展机会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商业银行应通过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加强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和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等措施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丽芳
互联网金融在支付、网贷、投资、微金融和信息中介方面凸显其竞争实力,文章基于GEM模型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和金融资源、云上金融战略与业务、国内外金融市场六个方面分析互联网金融的核心竞争力。探究互联网金融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根源,基础资源与设施是互联网金融的资源池和创新源,企业战略与主营业务是互联网金融的价值源,市场需求与市场竞争是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动力源。通过分析得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是高效率、高风险、低市场占有率、监管不到位的行业,同时提出顺应互联网金融成长逻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协同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传统企业实现跨界联合三点建议,为中国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生态化演进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资源 市场需求 金融战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去非
2013年以来,以"余额宝"为代表的"宝宝类"理财产品(互联网货币基金)发展迅猛,至今仍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对金融运行及金融管理体系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各互联网货币基金的投资标的、风险,以及与传统货币基金的异同作简要的分析对比,浅析其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的影响,并就金融主管部门如何应对互联网货币基金快速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货币基金 货币政策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中国工商银行渠道管理部课题组 郝彬 陶能虹
本文总结了互联网金融的渠道特性,分析了互联网企业与商业银行的渠道竞争格局,并就商业银行未来渠道建设得出若干启示。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企业在支付结算特别是线上小额支付结算领域将对商业银行形成较大挑战;在代理理财和负债业务领域对商业银行造成分流,带来成本效益压力;在资产业务领域更多起到对银行信贷的补充和少量替代作用,难以撼动银行主导地位;最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企业软硬件结合竞争客户入口对银行客户资源的持续分流。商业银行已对互联网企业采取竞争性措施,但仍显不足,未来需在渠道建设方面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边绪宝
互联网金融以其先天的渠道和成本优势迅速改变资本市场的竞争格局,随着监管的放松,这种竞争还将进一步加剧:一是互联网技术会降低券商业务成本,加剧同业竞争,如各大券商积极布局的证券电子商务,这只是网络经纪业务第一步,非现场开户全面放行后,证券业能以更低成本展业,这不可避免引发新一轮的佣金价格战,通道型经纪收入将更加难以为继;二是互联网金融会改变券商业务模式,催生网络经纪等新业态,这将带来新的竞争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运信 王祺琦 胡旭阳
文章基于“竞争分流”和“技术溢出”双重视角考察了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总体上推高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二,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通过业务分流、价格竞争和风险承担等渠道,在资产端推高了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和贷款平均期限,从而促进了银行流动性创造,但在负债端推高了中长期存款占比和存款平均期限,从而抑制了银行流动性创造;第三,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发展对商业银行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提升了银行金融科技水平,进而促进其流动性创造功能的发挥。文章主要政策建议是金融管理当局应该鼓励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金融科技,同时全面监管互联网企业的金融科技活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庆 王越
互联网作为一种颠覆性力量,已经将音乐、图书这些传统行业彻底颠覆,而当其将触角延伸到金融业时,整个金融行业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互联网的逻辑想要真正理解互联网金融,首先要弄清楚中国互联网的逻辑。互联网逻辑之一:用户比收入重要。周鸿祎在谈到互联网本质的时候借用过毛泽东这样一句话:地在人失,人地皆失:地失人在,人地皆得。地就是你的收入,人就是你的用户。互联网的本质就是用户为王,用户利益要大于商业利益。有人认为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互联网理财产品高收益率的背后其实是互联网公司自己在掏腰包补贴。但这却是符合中国互联网逻辑的,早期赚钱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这才是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