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7)
- 2023(15900)
- 2022(13400)
- 2021(11986)
- 2020(10158)
- 2019(23100)
- 2018(22434)
- 2017(43153)
- 2016(23391)
- 2015(25907)
- 2014(25681)
- 2013(25536)
- 2012(24207)
- 2011(22148)
- 2010(22466)
- 2009(21120)
- 2008(20366)
- 2007(18420)
- 2006(16238)
- 2005(14822)
- 学科
- 济(103771)
- 经济(103669)
- 业(65971)
- 管理(64229)
- 企(51660)
- 企业(51660)
- 方法(44477)
- 数学(39675)
- 数学方法(39391)
- 中国(33562)
- 农(28901)
- 融(28817)
- 金融(28815)
- 银(27240)
- 银行(27173)
- 地方(27080)
- 财(26873)
- 行(26246)
- 业经(23342)
- 制(21044)
- 贸(21013)
- 贸易(20998)
- 易(20349)
- 农业(20087)
- 学(19979)
- 务(17400)
- 财务(17365)
- 财务管理(17324)
- 企业财务(16577)
- 环境(15461)
- 机构
- 学院(338139)
- 大学(336817)
- 济(142672)
- 经济(139806)
- 管理(125475)
- 研究(119160)
- 理学(107795)
- 理学院(106525)
- 管理学(104834)
- 管理学院(104216)
- 中国(94756)
- 科学(73795)
- 京(71048)
- 农(66914)
- 财(65710)
- 所(62053)
- 研究所(56438)
- 中心(56298)
- 业大(54062)
- 农业(53052)
- 财经(52261)
- 江(51696)
- 经(47464)
- 北京(44769)
- 经济学(44741)
- 范(43350)
- 师范(42757)
- 院(42067)
- 州(41702)
- 经济学院(40738)
- 基金
- 项目(224184)
- 科学(175163)
- 基金(161888)
- 研究(158833)
- 家(143267)
- 国家(142016)
- 科学基金(120212)
- 社会(101774)
- 社会科(96719)
- 社会科学(96688)
- 省(89236)
- 基金项目(85801)
- 自然(78014)
- 自然科(76261)
- 自然科学(76237)
- 划(75143)
- 自然科学基金(74923)
- 教育(72804)
- 资助(66369)
- 编号(63173)
- 发(53117)
- 重点(51312)
- 成果(50726)
- 部(49195)
- 创(47314)
- 课题(44458)
- 创新(44309)
- 科研(43602)
- 国家社会(42362)
- 计划(42239)
- 期刊
- 济(155942)
- 经济(155942)
- 研究(98668)
- 中国(68843)
- 农(61138)
- 学报(59179)
- 科学(51681)
- 财(50460)
- 融(46123)
- 金融(46123)
- 管理(44202)
- 大学(43607)
- 学学(41486)
- 农业(40620)
- 教育(33095)
- 技术(27428)
- 业经(26674)
- 财经(26544)
- 经济研究(25980)
- 经(22770)
- 业(21808)
- 问题(20887)
- 贸(17323)
- 技术经济(17001)
- 商业(16658)
- 版(16571)
- 理论(15934)
- 科技(15509)
- 统计(15193)
- 国际(15132)
共检索到51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龚遥 顾晓安
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已对传统金融的经营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等问题引起了各界关注。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归纳了影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五大因素,根据2004年~2013年有关数据,选择指标运用熵值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中,网民特征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在具体指标中,网购总额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最大,利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不够显著,包括网购在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政策环境 熵值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何菊香 赖世茜 廖小伟
21世纪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本文基于2003-2011年的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互联网产业增加值构建扩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以涵盖整个互联网产业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新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诸因素。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科技发展度、互联网产业人力资源规模和基础设施是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且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即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发展得较好,而在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则发展欠佳。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思齐 于都 孙伟增
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迅速,但是地区间差异显著。首先分析和归纳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验证了各因素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区域性因素,如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科技投入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对于互联网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而社会人口因素,如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结构的作用效果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影响地区间互联网使用情况差异的因素主要来自需求端,其中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是影响东部与中西部城市间互联网使用差异关键因素;人口规模对于中部与西部城市之间的差异也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影响因素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周曙东 钟钰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关键词:
互联网 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谢印成 高杰
我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全体国民网络消费提供了良好的消费环境,成为本届政府促进消费升级、产业转型和民生改善、稳增长和调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文中通过收集国内互联网络发展和网络消费的实际数据,利用专业计量经济分析软件Eviews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就国内互联网发展对网络消费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论,提出促进我国互联网信息消费、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的对策。
关键词:
网络消费 互联网发展 实证分析 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指数 空间集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峰 孔涛 王靖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高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但使用权威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成果还十分有限。本文利用"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对全国范围内互联网金融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正式检验和讨论。通过对335个地级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的空间自相关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地区集聚效应。此外,应用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即便是在控制了多个区域经济特征变量,区域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仍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指数 空间集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傅平江
对"互联网+"的发展规律把握和风险认识比较难。一方面,"互联网+"既不同于互联网行业,也不同于被"+"的行业形态,两者融合创新往往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一点在近年来"互联网+"发展上已有充分体现,很多时候超乎制度制定者、互联网从业者甚至产品设计者的预期。另一方面,尽管互联网最早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在中国特定环境和土壤中生根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童瑶 叶建木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面对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时,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的形成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从资金持有方维度、资金需求方维度、交易维度和制度维度提取10个影响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形成的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发现:资金持有方的信任倾向和风险感知能力是影响信任机制形成的直接因素,而互联网整体的网络道德水平对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的形成起根本性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童瑶 叶建木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面对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时,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的形成对互联网金融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从资金持有方维度、资金需求方维度、交易维度和制度维度提取10个影响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形成的因素,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发现:资金持有方的信任倾向和风险感知能力是影响信任机制形成的直接因素,而互联网整体的网络道德水平对互联网金融信任机制的形成起根本性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巍 朱艳春 王天梅
文章从企业规模、企业家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融资能力等8个方面选取19个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和修正后得到6个综合因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从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针对我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关键词:
企业成长 互联网企业 因子分析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郭娜
本文以金融共生理论为切入点,首先对金融共生的基本要素及共生关系的判定标准进行了介绍,随后在Logisitic增长模型的框架下,分别选取P2P与银行业作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代表,对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共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共生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镔 赵丹妮
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决策层、监管层、学界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作为当前一种特有的爆发性发展的新业态,其对现阶段我国金融效率的影响如何尚无定论。考虑到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金融创新直接影响金融效率,可从传导机制入手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金融效率提高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机制进行分析。而基于省际面板和第三方网络支付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脉冲响应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和冲击可以发现,从静态来看,互联网金融对区域金融效率的平均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李义 涂奔
文章从内生增长理论视角出发,在线性内生增长AK模型的基础上,将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关键变量简化为资本边际产出率、储蓄-投资转换率和储蓄率,进而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以及中国2011—2015年的有关时间序列数据,对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和上述变量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上述变量均能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中国宏观经济的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