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74)
- 2023(13782)
- 2022(11477)
- 2021(10582)
- 2020(8805)
- 2019(19953)
- 2018(19396)
- 2017(37630)
- 2016(19443)
- 2015(21392)
- 2014(20908)
- 2013(20417)
- 2012(18681)
- 2011(16626)
- 2010(16555)
- 2009(15132)
- 2008(13521)
- 2007(11489)
- 2006(9954)
- 2005(8839)
- 学科
- 济(82960)
- 经济(82888)
- 业(53687)
- 管理(52976)
- 企(42896)
- 企业(42896)
- 方法(33054)
- 中国(29946)
- 数学(29366)
- 数学方法(28998)
- 融(27723)
- 金融(27722)
- 银(26352)
- 银行(26341)
- 行(25525)
- 地方(23945)
- 农(22863)
- 财(20639)
- 业经(20310)
- 制(17544)
- 农业(15989)
- 贸(15718)
- 贸易(15702)
- 易(15241)
- 务(13697)
- 财务(13646)
- 财务管理(13617)
- 企业财务(12995)
- 技术(12986)
- 环境(12785)
- 机构
- 学院(257084)
- 大学(253104)
- 济(111688)
- 经济(109554)
- 管理(101758)
- 理学(87469)
- 理学院(86598)
- 管理学(85265)
- 管理学院(84789)
- 研究(84168)
- 中国(71117)
- 京(52132)
- 财(51332)
- 科学(47318)
- 中心(42067)
- 财经(40925)
- 所(39362)
- 江(37478)
- 经(37351)
- 农(36992)
- 研究所(35496)
- 经济学(35197)
- 业大(33840)
- 范(33466)
- 师范(33140)
- 北京(32550)
- 经济学院(31842)
- 州(30986)
- 院(30916)
- 财经大学(30726)
- 基金
- 项目(175653)
- 科学(140716)
- 研究(133390)
- 基金(128285)
- 家(109566)
- 国家(108600)
- 科学基金(95575)
- 社会(87296)
- 社会科(83074)
- 社会科学(83058)
- 省(69390)
- 基金项目(67952)
- 教育(61166)
- 自然(59127)
- 自然科(57835)
- 自然科学(57824)
- 划(57548)
- 自然科学基金(56772)
- 编号(54311)
- 资助(51184)
- 发(43150)
- 成果(42480)
- 重点(39580)
- 部(39152)
- 创(38163)
- 课题(37039)
- 国家社会(36650)
- 创新(35606)
- 发展(35027)
- 教育部(34603)
- 期刊
- 济(120441)
- 经济(120441)
- 研究(77031)
- 中国(51981)
- 融(40237)
- 金融(40237)
- 财(39175)
- 管理(38125)
- 农(34545)
- 科学(32338)
- 学报(32259)
- 教育(27647)
- 大学(26403)
- 学学(24949)
- 技术(24006)
- 农业(23299)
- 业经(21738)
- 财经(19961)
- 经济研究(19921)
- 经(17232)
- 问题(15572)
- 理论(12723)
- 商业(12446)
- 技术经济(12099)
- 贸(12058)
- 业(11881)
- 现代(11552)
- 实践(11532)
- 践(11532)
- 国际(11279)
共检索到388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二亮
当前互联网企业在支付、理财、信贷等金融领域遍地开花。与美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相比,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表现出了异常的活跃性。本文基于权变理论和五力竞争模型,对中美两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竞争因素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中国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快速成长的原因,分析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前景。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唐昭霞 高雅
近两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在最早出现互联网金融的美国却没有引发类似中国的热潮。对比中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当前金融抑制的体制环境、互联网金融产品缺乏创新、企业内控机制不健全、征信体系尚未建立、监管仍存在空白等。而互联网金融若要走上常态化的发展道路,则需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探索相应的发展对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达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
美国 互联网金融 中国 比较 网络经济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文峰
金融创新作为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性质与动因的归属直接影响到人们对金融发展趋势的不同认知。量化报告给出了基础信息网络技术创新是"互联网金融"创新基因的直接经验证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生命力来自于其拓展金融交易渠道和方式符合普惠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未来金融发展体系中,普惠金融发展将成为主流金融发展趋势,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将构成未来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网络金融 信息技术 金融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丁俊峰
近几年来,以P2P网贷为主流的互联网金融井喷式发展对正规金融构成很大的冲击。由于互联网金融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其中,同时使不少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融资便利,于是催生了"共享金融"的理念和发展取向。但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毕竟是在金融抑制的制度背景下的阶段性表现,因此必须在金融深化条件下倡导"共享金融",才能体现实际市场供求关系。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必须反思自我作为的偏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东荣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与风险逐渐暴露。互联网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本质,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负外部性的特征。为此,应充分发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强化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约束、自我规范,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路振家 董玉峰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形成了冲击,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无序发展,风险不断暴露,甚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和金融秩序。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应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责任,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应以"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正本清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路振家 董玉峰
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现有的金融体系和金融运行机制形成了冲击,但由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无序发展,风险不断暴露,甚至扰乱了正常的社会和金融秩序。未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应发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独特优势,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应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法规体系,明确监管责任,提高准入门槛,保证互联网金融规范发展;应以"普惠金融"和"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对互联网金融行业进行正本清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资本利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互联网化的热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璟玮 晏正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融工作的四项原则,即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新科技、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融合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务必要坚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心,满腔热情地支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其成长开辟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产品 互联网金融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钦先 李士涛
新形势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从参与主体、业务模式、运行机制和市场规模四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缺失、监管主体缺位以及风险复杂多样且影响深远等突出问题,建议构建理论体系和政策框架、完善监管体系和加快推进征信业发展,并提出以互联网金融发展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与结构调整的构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慧安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目标与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以及共享的特点,使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普惠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丽 罗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补充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层面——处于"长尾"端的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文章拟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征信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 征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钦锋 周立斌
互联网金融信息通过社会各大媒体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接触到金融,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相互配合,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从普惠金融概念和特点的了解入手,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应对自身问题的路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普惠金融互联网化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普惠金融 发展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