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66)
- 2023(10071)
- 2022(8410)
- 2021(7680)
- 2020(6257)
- 2019(13892)
- 2018(13465)
- 2017(25791)
- 2016(13632)
- 2015(15191)
- 2014(15006)
- 2013(14973)
- 2012(14456)
- 2011(13302)
- 2010(13927)
- 2009(13419)
- 2008(12458)
- 2007(11598)
- 2006(10640)
- 2005(10122)
- 学科
- 济(62315)
- 经济(62241)
- 业(40098)
- 管理(38809)
- 企(31361)
- 企业(31361)
- 融(26550)
- 金融(26550)
- 中国(26226)
- 银(24514)
- 银行(24501)
- 行(23911)
- 地方(20813)
- 方法(19210)
- 农(18609)
- 业经(16481)
- 数学(16041)
- 财(16004)
- 数学方法(15837)
- 制(14905)
- 农业(13253)
- 贸(11882)
- 贸易(11866)
- 易(11409)
- 中国金融(11191)
- 学(11016)
- 发(10804)
- 地方经济(10535)
- 务(10412)
- 财务(10379)
- 机构
- 学院(196329)
- 大学(192164)
- 济(82572)
- 经济(80672)
- 管理(70261)
- 研究(70126)
- 中国(61734)
- 理学(58065)
- 理学院(57390)
- 管理学(56385)
- 管理学院(56040)
- 京(42315)
- 科学(40799)
- 财(40494)
- 所(36167)
- 中心(33977)
- 农(32683)
- 研究所(32042)
- 江(31551)
- 财经(30760)
- 北京(27833)
- 经(27648)
- 范(26963)
- 州(26739)
- 师范(26683)
- 业大(25863)
- 经济学(25346)
- 农业(24999)
- 院(24982)
- 银(22891)
- 基金
- 项目(118114)
- 科学(92339)
- 研究(89212)
- 基金(83206)
- 家(71194)
- 国家(70457)
- 科学基金(60282)
- 社会(56782)
- 社会科(53860)
- 社会科学(53848)
- 省(47616)
- 基金项目(42968)
- 教育(39886)
- 划(38707)
- 编号(37300)
- 自然(36634)
- 自然科(35743)
- 自然科学(35734)
- 自然科学基金(35077)
- 资助(34831)
- 发(31228)
- 成果(30781)
- 课题(26610)
- 重点(26395)
- 发展(25603)
- 展(25175)
- 部(25156)
- 创(24370)
- 国家社会(22958)
- 性(22859)
共检索到329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瑞胜 王正位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了互联网金融中存在可能导致金融消费者权益受损风险的严重程度,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方法检验了这些风险对于金融消费者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纠纷处理难风险和法律风险是影响金融消费者参与的重要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和欺诈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中比较严重的风险,但对金融消费者的参与影响不显著;根据实证结果,明确了互联网金融中进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勇坚
本文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存在着消费者认定难,互联网高链接性带来利益集团化,适当性原则适用特殊,信息安全及数据所有权、隐私保护等问题凸显,以及传播快速带来的纠错成本高等特殊性。中国在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方面存在着消费者界定不清、电子数据保存不规范、数据所有权不清晰、适当性原则使用缺乏规则、个人信用资产保护不力等问题,对此,本文提出正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出台专门数据相关法律法规、以金融顾问弥补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之不足、建立快捷高效的互联网金融纠纷处理机制、引入冷静期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潘斯华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大量的网络金融产品迅速涌入人们的生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消费者的多项权利如消费选择权、平等交易权、结社权、监督权得到更好的实现,但同时知情权、安全权、隐私权、求偿权等权利更易遭受侵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可以从健全法律框架、完善监管体系、畅通投诉受理途径、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盛夏 王升
本文在梳理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特殊性,认为监管缺失导致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失衡、开放性与保密性失衡、创新发展与安全保障失衡是导致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侵权问题较多的主要原因,应从制度建设、监督管理等角度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胡晓慧
一是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监管。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实施,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正逐步加强,但互联网领域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立法仍然欠缺,尚处在"无法可依"的境地。互联网金融的消费者群体相比传统金融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致远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金融的不断进步,金融活动开始从传统的线下模式向线上模式转变,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如消费者权益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就迎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角度出发,分析了现阶段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现状,之后探究了促进互联网金融安全发展和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消费者权益 权益保护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明 张亚鹏
互联网金融的深化发展给金融消费者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风险。与传统金融消费者相比,我国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知情权、资金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权益的保护出现了诸多困境。通过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在P2P网贷平台、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者保护的有益做法,提出构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监管制度,加强互联网金融企业自律、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纠纷解决机制的应对之策,以期更好保护我国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消费者 权益保护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优平
随着以网络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新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门槛大幅降低,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但不断出现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在带给消费者便利的同时也给监管者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顺势而为,既不限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又能确保资金和信息安全,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已成为现阶段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大伟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朝平
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挑战,主要集中于信息安全隐患大、资金安全难保障、消费者维权意识淡薄且维权成本高三方面。为不断加大互联网金融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需加强信息安全立法,规范准入门槛,在提升风控要求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升市场主体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唤醒消费者维权意识并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青
互联网金融作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后的新兴业态模式,具有降低交易双方成本,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便捷性的作用,在满足了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的同时,还促进了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但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丰富,互联网金融混业经营及脱媒现象加剧,在缺乏监管和法律定位不明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给消费者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对此,需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在短期内强化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措施,保证互联网金融市场平稳发展;中长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质量,通过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进而构建具有综合性特征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姚进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对当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满意度以及对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内容、途径等看法进行实证调查,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梳理,最后,就如何建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教育与权益保护的长效机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教育 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