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4)
2023(12716)
2022(10717)
2021(9611)
2020(8047)
2019(18600)
2018(18090)
2017(35718)
2016(18826)
2015(20878)
2014(20934)
2013(20760)
2012(19507)
2011(17942)
2010(18466)
2009(17573)
2008(16700)
2007(14864)
2006(13488)
2005(12596)
作者
(53263)
(44126)
(44093)
(41544)
(28299)
(21208)
(20093)
(17118)
(17068)
(16001)
(15130)
(15087)
(14191)
(13886)
(13882)
(13809)
(12929)
(12803)
(12683)
(12303)
(11265)
(10959)
(10622)
(10133)
(10102)
(9983)
(9856)
(9556)
(9029)
(8591)
学科
(94640)
经济(94553)
(54699)
管理(53703)
(45064)
企业(45064)
方法(43282)
数学(38761)
数学方法(38343)
(34249)
银行(34104)
(32521)
(31392)
金融(31392)
中国(30861)
地方(24505)
(23581)
(22025)
(21411)
业经(20594)
(15539)
贸易(15521)
农业(15220)
(14934)
(14452)
(14311)
财务(14272)
财务管理(14243)
理论(14189)
企业财务(13769)
机构
学院(269211)
大学(268248)
(120766)
经济(118418)
管理(105038)
研究(90033)
理学(89825)
理学院(88896)
管理学(87330)
管理学院(86859)
中国(81087)
(57675)
(56273)
科学(50185)
财经(45747)
(44340)
中心(43591)
(41579)
(40891)
(40671)
研究所(39739)
经济学(39270)
北京(36118)
经济学院(35439)
业大(34801)
(34652)
财经大学(34326)
(34249)
(33905)
师范(33589)
基金
项目(171857)
科学(137809)
研究(127279)
基金(126824)
(108123)
国家(107193)
科学基金(94033)
社会(84436)
社会科(80464)
社会科学(80449)
(67380)
基金项目(65829)
教育(59379)
自然(58648)
自然科(57412)
自然科学(57405)
自然科学基金(56420)
(55748)
资助(53970)
编号(50243)
(41428)
成果(40593)
(38952)
重点(38861)
(36540)
课题(35641)
国家社会(35221)
教育部(34532)
创新(34072)
发展(33998)
期刊
(132094)
经济(132094)
研究(87074)
中国(56253)
(53538)
金融(53538)
(43388)
管理(40171)
(37222)
学报(35689)
科学(34908)
大学(28357)
教育(27755)
学学(26854)
财经(24100)
技术(23641)
农业(23481)
经济研究(22416)
业经(21345)
(20600)
问题(17117)
统计(15407)
技术经济(14308)
(14186)
理论(13798)
(13741)
商业(13581)
决策(12715)
国际(12697)
实践(12292)
共检索到4245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灏  
从金融结构转变的角度入手,基于WIND数据库等2013—2015年102家相关金融机构的季度数据进行面板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运用DEAP 2.1对相关金融机构的综合效率以及技术效率评估值,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银行业综合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论认为: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发展能促进传统银行业与之竞争并提升银行业综合效率;互联网金融发展与银行业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在一定的发展范围之内,互联网金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银行业综合效率,但其盲目过度发展也会对银行业效率产生副作用。最后针对结论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雪  
本文结合当前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背景,总结互联网金融成本低廉、受众广泛、平台开放、信息透明及注重客户体验的基本特征,研究这种金融商业模式的变革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互联网金融推动了存款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其逐渐替代传统支付方式,使传统服务方式面临挑战,使银行难以全面掌握客户信息,面临新的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进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在市场拓展、客户服务、支付、融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融合,处理好维持传统优势与开拓新领域的关系、短期利益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客户体验与风险控制的关系、业务创新与依法合规的关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钰  封思贤  
当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移动支付、网络银行、手机银行、云金融等金融服务风起云涌,互联网金融得到快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形成了冲击。本文首先界定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银行业的主要特征,并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相对于传统银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收入来源、经营模式、交易限制、功能互补、信息共享、合作效益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业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骁骏  吕随启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务、P2P网贷业务、互联网基金业务获得了较大发展,对银行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为此,银行业必须尽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积极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紧密合作,培养各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宫晓林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兴起。本文在总结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的基础上,阐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战略、客户渠道、融资、定价以及金融脱媒等方面对传统商业银行产生的影响。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短期内不会动摇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但从长远来说商业银行应大力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以获得新的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要依靠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自律、积极创新,还要吸引更多的客户、加强系统安全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骁骏  吕随启  
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第三方支付业务、P2P网贷业务、互联网基金业务获得了较大发展,对银行业既有积极作用也有负面影响。为此,银行业必须尽快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改变原有的投资模式,积极与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紧密合作,培养各类互联网金融复合型人才,实现双向共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亚辰  田雅群  
基于273家农村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测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同时使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GMM模型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并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从作用机制上看,在互联网金融对成本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80.51%是通过恶化存款结构的间接渠道实现的;在互联网金融对利润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61.11%是通过缩窄收入来源的间接渠道实现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范亚辰  田雅群  
基于273家农村商业银行2013-2020年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法测度了农村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同时使用文本挖掘法构建互联网金融指数。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GMM模型验证互联网金融对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影响,并借助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其作用机制。结论表明:从整体上看,互联网金融降低了农村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从作用机制上看,在互联网金融对成本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80.51%是通过恶化存款结构的间接渠道实现的;在互联网金融对利润效率的整体影响中,有61.11%是通过缩窄收入来源的间接渠道实现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牛锡明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创新已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给银行带来的一种改变,更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一种新金融业态。为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商业银行纷纷探索互联网金融战略和转型发展模式。本文将就如何以客户为中心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打造互联网金融领先的创新型银行进行讨论,以期为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开拓新的思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彭迪云  李阳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虽然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主流,但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展现了差异性优势,倒逼商业银行改革。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商业银行的支撑。两者同属系统内的共生单元,根据质参量兼容原理呈现共生关系特征。为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发展,一是尽快完善风险监管机制;二是提高商业银行信息化和平台化水平,利用金融产品设计优势,以产品创新带动金融市场发展;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在专业领域的实力,做好对商业银行市场职能的补充。在"大资管"的趋势下,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将立足共生关系,共同致力于金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繁荣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顾海峰  杨立翔  
本文选取2007-2016年107家中资银行年度面板数据,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结果表明: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表现为边际递增的单门限效应,银行资本充足率越高,其风险承担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反应越敏感;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存在功能性差异,信息处理、资源配置与支付清算功能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功能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调控差异显著,同为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控,数量型工具产生加剧效应,价格型工具发挥抑制作用,且数量型工具调控力度更强;银行风险承担的顺周期特征显著,在支付清算功能主导下更易受经济增长驱动,在资源配置功能主导下更易受货币政策影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金林  邹凯  肖鹏南  
互联网与传统金融业的融合使用为缓解金融排斥带来了机遇,对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测度了2011—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对普惠金融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这一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最强,东部与中部地区次之,且异质性分析的结论证实其具有普惠性特征。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果仍然显著。微观层面上,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升城乡居民的信贷可得性,且提升效应在农村与城镇居民间没有明显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能为决策部门加快推进"互联网+"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随着"e租宝"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倒闭、跑路,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曾寄予的厚望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成百上千的小公司,打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旗号,弄个网站就自认为是P2P,就要搞众筹。而由于经营不善破产、风险管控不到位资金链断裂以及因非法吸储、非法集资被查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屡见不鲜。今后,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郭海鹏  李丽霞  李志芳  
面对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参与者不断大众化、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绕开银行券商等中介的现实,商业银行如何避免成为21世纪的恐龙,如何创造出更加多样化的业务并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产品,满足企业和民众的金融需求,如何适应未来金融生态环境,以上问题将成为商业银行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玲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传统商业银行面临"脱媒"危机,信息已不再是可以垄断的"稀缺资源"。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小贷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不断向银行传统业务领域渗透,对银行业的发展模式、经营理念、服务方式和产品创新等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对银行的传统业务产生挤占效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迫使传统商业银行面对金融加速"脱媒"的局面。从事支付清算业务的非金融机构以其拥有的客户优势、数据优势和结算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