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30)
2023(9327)
2022(7756)
2021(7047)
2020(5541)
2019(12486)
2018(12267)
2017(22877)
2016(12269)
2015(13540)
2014(13715)
2013(13332)
2012(12648)
2011(11556)
2010(12199)
2009(11482)
2008(10593)
2007(9783)
2006(9008)
2005(8686)
作者
(34507)
(28128)
(28082)
(26608)
(18061)
(13505)
(12893)
(11063)
(10794)
(10525)
(9644)
(9531)
(9166)
(8994)
(8849)
(8822)
(8261)
(8229)
(8160)
(8114)
(7349)
(6888)
(6821)
(6611)
(6566)
(6494)
(6345)
(6333)
(5793)
(5656)
学科
(52057)
经济(52005)
(33145)
管理(31654)
(26087)
金融(26086)
(25603)
企业(25603)
中国(25551)
(24204)
银行(24193)
(23590)
地方(20569)
(16332)
业经(15315)
(13740)
(13684)
方法(11990)
农业(11699)
中国金融(11105)
地方经济(10295)
(10277)
(9747)
贸易(9731)
理论(9576)
数学(9475)
数学方法(9370)
(9370)
(9067)
财务(9035)
机构
学院(167183)
大学(160578)
(68242)
经济(66467)
研究(60194)
管理(56378)
中国(54022)
理学(45595)
理学院(45026)
管理学(44265)
管理学院(43960)
(35731)
(35148)
科学(34327)
(30839)
中心(29700)
(28917)
研究所(27030)
(26412)
财经(25928)
(24647)
(24239)
师范(23993)
北京(23787)
(23200)
(22148)
(21740)
银行(21326)
经济学(21063)
(20523)
基金
项目(96841)
研究(78152)
科学(74659)
基金(64670)
(54538)
国家(53904)
社会(47449)
科学基金(45703)
社会科(44926)
社会科学(44919)
(41199)
教育(35598)
编号(34501)
基金项目(33244)
(32873)
成果(29109)
(27931)
资助(26568)
自然(25812)
课题(25490)
自然科(25146)
自然科学(25143)
自然科学基金(24666)
发展(23171)
(22751)
重点(22303)
(21557)
(21075)
(20866)
项目编号(20525)
期刊
(89657)
经济(89657)
研究(58722)
中国(45442)
(35489)
金融(35489)
(27905)
教育(27031)
(26742)
管理(23392)
学报(21187)
科学(20056)
农业(17342)
业经(16635)
大学(16582)
技术(16573)
学学(15154)
经济研究(13948)
财经(12751)
(11025)
问题(10868)
图书(9433)
(9041)
论坛(9041)
(8797)
商业(8698)
(8627)
职业(8609)
理论(8461)
国际(8433)
共检索到291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宏山  
普惠金融的主要特点是服务的广泛性和可获得性,由于互联网金融自身特性正有助于社会各阶层便于获取各种金融服务,可对互联网金融进行规范,并以此推进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罗宁欣  颜铭佳  
互联网金融自2013年兴起以来,如今已有了多种模式,并开始加速向农村方向渗透。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大数据技术和便捷性操作,能有力增强金融普惠性并助推农村金融的发展。论文首先对互联网金融助推农村金融的优势作出分析,通过举例说明农村互联网普惠金融的实际发展路径,然后对其发展的难点进行简要的阐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会军  
互联网金融形式本质上是对传统金融的"革命",是在传统金融体制或基于政府认可的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垄断下的民间诉求的突破模式。我国互联网金融完全可以借助改革东风和自身固有的优势,助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普惠金融具有客户覆盖广、单户收益低、成本投入高、潜在风险大的特点,商业银行借助传统方式发展普惠金融面临商业可持续的世界性难题。金融互联网化具有网络覆盖广、综合成本低、复制推广快、信息储量大的优势,可以较为有效地解决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中面临的问题。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参考互联网金融的做法,积极调整发展思路,转变商业模式,从数据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渠道建设、流程服务、风险管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金融互联网化的改进措施,通过金融互联网化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川  
随着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日益壮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注入原动力,同时也为现代金融普惠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普惠覆盖率、确保普惠金融持续性、促进众筹模式建设以及创新融资渠道方面作用巨大。应该从重视普惠金融制度设计、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重视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改善社会大众生活的目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伟川  
随着经济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日益壮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注入原动力,同时也为现代金融普惠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互联网金融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普惠覆盖率、确保普惠金融持续性、促进众筹模式建设以及创新融资渠道方面作用巨大。应该从重视普惠金融制度设计、加强征信体系建设、重视普惠金融服务等方面,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改善社会大众生活的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汤敏  
随着"e租宝"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倒闭、跑路,人们对互联网金融曾寄予的厚望产生了很大的疑问。成百上千的小公司,打着大数据、普惠金融的旗号,弄个网站就自认为是P2P,就要搞众筹。而由于经营不善破产、风险管控不到位资金链断裂以及因非法吸储、非法集资被查处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屡见不鲜。今后,互联网金融路在何方?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瀚  向君  
面对着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长期缺位的困局,传统的金融行业已经难以满足推广普惠金融的需求,而通过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可以充分地发挥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优势,构建"支付—理财—融资—综合服务"一体化系统将有可能成为未来推广普惠金融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澜飚  沈鑫  郭步超  
近年来,众多学者与业界人士纷纷展开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相关文献不断涌现。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梳理国际上对互联网金融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既有研究显示,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中介的替代作用较小,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融合空间;各国中央银行的地位与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不会受到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即使在电子货币完全取代传统货币等极端状况下,中央银行只需调整其实施货币政策的方式及货币政策的传导载体便可继续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但这一转变可能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现阶段,虽然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来说,互联网金融交易的规模较小,但相关政策、法规如何规范互联网金融运行、引导并促进其发展与创新,是值得深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政  李高勇  
目前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主要依靠小微金融机构,此类金融机构的服务区域小、业务量小、信贷经验不足。而互联网金融技术发展迅速,用互联网金融技术来发展普惠金融具有很多优点。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几种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技术,其次从普惠金融视角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然后分析了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路径,最后结合研究成果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钟慧安  
我国普惠金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其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的目标与实践仍存在较大差距。互联网金融开放、平等、协作以及共享的特点,使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融合发展的内在基础。普惠金融如何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尹丽  罗威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爆发式发展补充了传统金融无法惠及的层面——处于"长尾"端的小微企业和新兴个人消费者,如何针对这些客户开展适度征信调查、风险控制成为互联网金融能否长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无疑离不开作为互联网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文章拟从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和征信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关系出发,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征信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模式提出建议和思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光  
互联网金融让大众可以在信息相对对称中自由、平等地获取金融服务,逐步实现金融的普惠性。从互联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基本特征和理念出发,分析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找出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结合点,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普惠金融发展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潘钦锋  周立斌  
互联网金融信息通过社会各大媒体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小企业、农村地区以及一些社会底层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使用接触到金融,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的相互配合,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本文从互联网金融视角出发,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从普惠金融概念和特点的了解入手,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引出互联网技术在促进普惠金融应对自身问题的路径分析,最后提出关于普惠金融互联网化的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